也無風雨也無晴

臥槽112期

臥槽|也無風雨也無晴

一則萬眾矚目的消息,終於從朋友圈傳來,就是宣佈華人首富李先生要退休,並指定接班人。這個消息是大夥兒期盼已久但是一直沒等到的,當它終於要來到的時候,其實心裡又是一種莫名的傷感。超人終究是超不過人的,只能超越常人,在時間和歲月面前,只能完成階段的歷史使命,剩下的,只能變成一個符號供人紀念。

終於,在他90歲的時候,他選擇了另外一種生活。在七十已是古來稀的世界裡,李先生多幹了二十年,才選擇退休,也算終究認清楚了人是敵不過天的。曾經與他共同叱吒風雲的,都已經一個一個先他而去了,江湖裡只剩下最後一位大哥,獨孤求敗的滋味又有幾個人能懂。江山代有才人出,現在的江湖已經不是曾經的江湖,所以,只能選擇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李先生生於上世紀初,也算是詩書門第,父親是一名教師。在五歲那年,父親就讓其祭拜孔子,入小學讀書。無奈接下來日本侵華戰爭爆發,剛讀初中的李先生隨家人避禍到香港,寄居在舅父家裡。14歲那年父親病重去世,李先生不得不為了一家的生計開始輟學謀生。

接下來的各種勤奮與努力自是必然,但是在勤奮與努力的基礎上還要看你是否思考。有的人忙忙碌碌一輩子,也就是吃飽喝足了事;有的人恰恰能夠審時度勢抓住人生際遇當中的每一次機會,一步一步走向成功;有的人只能抓住人生當中的少部分機會,但是有的人卻能抓住大部分機會,而且一直能夠用大的成功對沖小的失敗。近代以來,能做到商業上持續成功的華人可能只有李先生一人,無人能出其右。

一般的人比試的是技術的高低,真正的高手比拼的是意境,比的是你對人生的理解。也許正是父親床前的話,奠定了李先生這一輩子的事業基礎——求人不如求己,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失意時莫灰心,得意時莫忘形——父親的輕聲叮囑,如刀刻一般留在了心裡,所以接下來的每一次商業行為都有超強的執行能力和吃苦耐勞的本性。

先是在舅父的鐘錶店當學徒,接下來又開始做銷售員,終於在二十歲的時候做到了塑料花廠的總經理。二十二歲的時候開始自己創業,長江實業的前身——長江塑膠廠開始幹起來了。先是生產塑膠玩具,接下來生產塑料花,還獲得了塑料花大王美譽,公司也更名為長江工業,由此開創了華人商業的一個王朝時代。

8對於李先生來講是一個吉利幸運的數字,也是每每階段成功的年份。自己在28年出生,38年逃難到香港,48年就當了總經理,58年開啟了輝煌的房地產生涯,從此一發不可收拾,接下來的六十載商業生涯,都是以房地產為基礎的發展思維和模式。當然,也因為是靠房地產發展的模式,讓香港在新一代科技產業升級中錯失了機會,也讓長江集團的整體商業模式還是在依賴老的路徑發展,殊不知在新一代科技、互聯網包括現在的區塊鏈發展之中,長江實業的未來也不免讓人擔憂。

從58年蓋第一棟樓開始,到67年香港地價暴跌,李先生全部抄底收購。購買了地皮並不急於開發,而且屯著地讓地價上升,接下來或自己開發或賣掉地皮賺取差價,這就是李先生六十年來的房地產開發邏輯,而且也是賺得盆滿缽滿一路唱凱歌吃火鍋的基礎。

當然,李先生總是具備反向思維能力,別人恐懼的時候他大膽。67年在香港大舉抄底,89年大陸外資企業撤離他反而開始大舉進軍大陸,收購了大量的低價土地,一舉成為大陸最大的香港地產商,到了93年他大陸的業務佔了公司總量的四分之一,而且在北京拿下了最有標誌性的地段——長安街邊王府井路口,建成了東方廣場,雲集了眾多的財富500強公司和各行業龍頭,號稱北京城中城。接下來的二十年時間,房地產恰恰是李先生的長江系在大陸財富積累的主要方式,到2015年,長和系總市值1.22萬億,成為香港第一大家族財團,這與在大陸的房地產業務是分不開的。

李先生在五十歲的時候幹了一件驚天動地的事情,就是第一個收購老牌英資商行——和記黃埔,這才把長江變成了今日的長和系。

能在大陸賺的盆滿缽滿,第一,李先生還是蠻會講政治的。1978年與小平同志會面,隨後與霍英東一起擔任中信第一批董事,帶頭支持改革開放事業,1985年成為香港基本法的起草委員,1995年出任特區籌備委員會委員,1996年出任香港特別行政區選舉委員會委員,先後獲得中國北京市、汕頭市、廣州市、深圳市、南海市、佛山市、珠海市、潮州市及加拿大溫伯尼市榮譽市民稱號。

第二,李先生也懂得樂善好施,對教育事業的捐獻特別重視,而且興學育才也成為他人生除商業成功之外最有意義的事情,甚至希望能效仿前輩陳嘉庚先生創辦廈門大學一樣,在自己的家鄉創辦一所優質大學培養人才。1981年開始捐建家鄉汕頭大學已經超過了50億,從最開始的三千萬港幣開始,為祖國的四化建設邁出了堅實的一步。之後又創建了全國第一所以教授治學的長江商學院,而且也希望能成為世界十大商學院之一。截止到目前為止,李先生基金會總共捐出150多億元,列胡潤華人慈善榜首位。

李先生的起步是得益於舅父的支持,更得益於表妹的欣賞和幫助。李先生從社會底層開始打拼,而表妹從小讀的就是最好的學校。李先生剛來香港的時候白話講得不好,英文也不行,都是表妹手把手的教,讓表哥能夠儘快的融入香港的社會。當時舅父在香港也是億萬身家,號稱鐘錶大王,而李先生不過是個鄉下來的小夥子,雖然自己努力拼搏,但依然是一個窮小子。雖然和表妹也算是青梅竹馬情投意合,但是因為兩家背景和財富相差懸殊,包括自己的母親都反對這門婚事,所以到了三十歲依然沒有結婚。

成為塑料花大王之後首次涉足房地產領域,也讓舅父看到了這個外甥的潛力和長處,終於在1963年讓這對錶兄妹成了親,李先生也是假裝豪氣的拿出六十幾萬買了一套別墅作為新房以表示深情。

婚後第二年即生下了第一個兒子,過兩年第二個兒子出生,表妹一直是在家相夫教子。在長江實業上市的時候莊小姐出任執行董事,為公司的核心管理層,可以說從李先生到香港開始一直到事業輝煌頂點,一直都是莊小姐盡心幫助扶持,為李先生的事業發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1990年第一天,不幸降臨了,年僅五十八歲的莊小姐突發心臟病離開人世。也許是愛得太深沉,也許是再造之恩永世難忘,也許是根本無可替代,剛六十出頭的富豪李先生卻不願再娶,而且在香港那個名利場連緋聞都沒有。別的富豪都是幾房之多,而且外面還有各種小道消息,但是李先生對這一切都敬而遠之。

在太太去世後的第三年,李先生的紅顏知己周小姐出現了。當時周小姐在操盤北京東方廣場項目,躊躇滿志的準備了各種理由和一沓厚厚的資料來說服李先生投資這個項目,誰知道只用五分鐘時間李先生就答應了投資。

在1999年,周小姐又建議李先生進入互聯網成立tom網,並且自己拿出三十萬成為TOM網的第二大股東,隨後李先生力推其上市,周小姐身價飆升至一百多億,成為香港響噹噹的女富豪。2007年又建議李先生投資尚未盈利的FACEBOOK,六千萬美元在五年後翻了五倍,周小姐的能力和水平非同一般。

兩人互為知己惺惺相惜,也不介意在公眾場合十指相扣秀恩愛,但這麼多年過去了,任憑瓜群狗仔各種人雲亦云,兩人就是不結婚。“聰明如狐狸,單純如鴿子”是周小姐的做人格言。只是不知道今天退休的李先生會不會完成自己人生的重要事情,這個懸念只有等時間來揭開。

其實一隻腳已經踏進了科技圈,而且還創造了香港乃至華人圈的科技造富神話,時機節點都正好,而且還成功的用新概念的TOM併購了香港的老牌電訊公司,創造了蛇吞象的商業神話。但TOM只是踩中了開頭,而後隨著互聯網的發展慢慢被淘汰,當然後來也可能是不在李先生的重視範圍之內,對李先生來講摸得準踩得實的還是看得見的房地產。再加上香港本來就寸土寸金,如果地產商們的房價上不去那豈不是虧損,所以在科技創新層面無意於太多的投資和關注,政府也無力引導,就這樣世界金融中心的香港在服務貿易激烈的商業模式下地產價格一路飆漲,也就成功的錯過了轉型升級的時間。

種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或者是現在,但是對於今天的香港來講,十年前香港的GDP是北上廣深加起來的總和,現在深圳的GDP總量已經超越了香港,而且在這一波全球科技創新的發展當中,香港沒有任何新的創造訴諸於世,要不是京港高鐵和港珠澳大橋的即將通車,香港已經與高新科技離的很遠很遠了。

月盈則虧,李先生在大陸三十年的高速發展也算是窮極所有,但超人之所以成為超人,就是開始了冷靜的反思:自己的繁榮是否能夠繼續下去,是不是也需要離開江湖一段時間。

超人在2012年開始拋售大陸和香港的地產,套現上千億轉戰投資英國。李先生目前控制了英國三成天然氣市場、四分之一電力分銷市場和約5%的供水市場,另外在英國還有3個港口、1個通信公司、一個飛機場,還有房地產、高鐵公司等等,這些年在英國已經投入了接近4000億港幣,可謂是英國的半個政府機構了。

還有一個巧合的是,在2012年香港特首的選戰中,李先生是提名了前財政司司長唐英年參選新一屆特首,但是後來因為唐英年醜聞纏身而敗選。當時李先生說就算是梁振英當選也不會撤資香港,但是一顆紅心兩手準備一直是李先生的操作模式,所以,接下來的你就看到了全球大配置中的賣賣賣和買買買。

2015年的《人民日報》發文批評其跑路,當時一片風聲鶴唳,不知從哪兒傳出一篇文章《不能讓李嘉誠跑了》,也讓李先生當時捏了一把汗。當時李先生自己表示撤資和愛國是兩碼事,而且並不是全撤,而是基於商業邏輯的運作。當時公開挺李先生的也只有唐英年。

其實李先生撤出大陸的十年,也是大陸繼續大發展的十年。從全球金融危機後中國崩潰論不絕於耳,但是中國的GDP總量穩步增加,中國的科技創新開始領先全球,中國的國力和經濟整體提升,不用太長的時間,中國就會問鼎全球冠軍寶座,這一切都是來自於整體中國人的努力,李先生亦是其中的一員。

李先生這一輩子,都應該是父親臨終前那幾句話一直縈繞在耳邊,才使得他堅持努力,低調克己,終成大業。今天李先生選擇了新的一種方式生活,那就讓傳奇繼續流傳下去吧。

三千年前李斯:太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

李先生跟三千年前的祖先李斯也算是一脈秉承吧:長江不擇細流,故能浩蕩萬里。

愚捷,2018/3/31,於北京香山腳下匯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