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10万元善款抵达,“冰花男孩”有了棉帽棉手套,值得高兴吗?

首批10万元善款抵达,云南的“冰花男孩”有了棉帽棉手套,每位学生都有补助,你怎么看整个事情的发展?

云南鲁甸一男孩头顶冰霜上学,引发关注。1月10日,共青团云南省委等部门带领志愿者,为男孩所在学校送去首批10万捐款,在校学生每人领取了500元补助;一企业提供了144套保暖服和20套取暖设备,并为男孩父亲安排了工作。

这个脸蛋红扑扑的“冰花男孩”七岁多,是一名留守儿童,在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新街镇转山包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他因为一张头顶全是结了冰花的照片在网上引起广泛关注,被称之为“冰花男孩”。

原来,他的家离学校4.5公里,平时都走路一个多小时去上学。他和奶奶与姐姐一起生活,爸爸在外面打工。

首批10万元善款抵达,“冰花男孩”有了棉帽棉手套,值得高兴吗?

(冰花男孩与姐姐在房子前)

这张照片引起反响之后,很快,云南的若干层级的政府决定,由工作人员为转山包小学及附近高寒山区学校,送去了“青春暖冬行动”募集的首批10万元爱心捐款。关爱资金还给在校的81名学生发放了每人500元的第一批“暖冬补助”。一企业提供了144套保暖服和20套取暖设备,并为男孩父亲安排了工作。

一个很完美的结果。

实际上,“冰花男孩”的家里虽然是土屋,但已经盖上了新房,还没未住而己;他家在当地算不上最穷的。而这个转山包小学,其实也不算当地最穷的小学。却因为一张小小的照片,获得额外的援助,估计他们也没有估计到这种意外之举吧。

难得的是,这张照片最初出现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倾诉多苦多穷多难受,而是被当作“有趣”来传播的。

首批10万元善款抵达,“冰花男孩”有了棉帽棉手套,值得高兴吗?

我看到有人批评说,这是运动式的扶贫,有新闻了就风一阵地赶热点扶贫,而更多更需要的地方则得不到帮助。我不太赞同。理论上来说,当然是有非常稳定而有效的标准最好,一视同仁地划出最困难、最需要帮助的人群进行扶助,是最公平的。应该说,这样的扶贫也一直进行着;进行的效果好坏、是否全然公平,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但现实当中,仍然有一些偶然发现的、仍然需要扶助的个案情况,不管是这因为没有达到扶助标准或者漏网之鱼。这不算破坏标准,而只是一种个案式的补充。而那些普遍性的扶贫标准做得够不够,都与有没有这样的个案无关。

有一则小寓言说:

“你为什么要把这只搁浅小鱼扔进海里,救它?整个海岸那么多小鱼搁浅,你救得过来吗?”

“我救了这一条,对它来说就是有意义的。”

让这一两所小学的冬天因此温暖一点,就是有价值的。虽然它注定是一阵风,无法长期、普适性地照顾到所有类似的、甚至比这所小学状况还要糟糕的其他小学。

首批10万元善款抵达,“冰花男孩”有了棉帽棉手套,值得高兴吗?

首批10万元善款抵达,“冰花男孩”有了棉帽棉手套,值得高兴吗?

(志愿者帮他戴上手套。他的手上全都是冻疮)

但是,具体到这一件事,是好事,不等于政府就没有应该改进的地方。数量庞大的留守儿童,艰难而遥远的上学路,贫困的生活状态,是数以千万计的儿童需要面对的困难。七八岁的小孩,每天上学,一个人独自走接近十公里山路(来回),这是他应该承担的压力吗?他的冬天能稍为穿得暖一点了,这很好,但核心的困难并不能解决。

如何在户籍二元、乡村小学建议、乡村公路等根本问题上解决,才是解决问题的思路,否则,永远都是杯水车薪。

还有,不要再拿这个可爱的“冰花男孩”的照片来宣传:“外国人终于知道中国人为什么这么强了”。让小朋友们没有一个温暖而安全的上学环境,是你的失职,而不是光荣;不要把别人的苦难,当作糊在你自己脸上的胭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