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隋唐天坛,将重现皇家春祀秋尝的国之大礼

西安隋唐天坛,将重现皇家春祀秋尝的国之大礼

周末闲暇的时光里,常常跟了陕师大毕业的朋友在学校里逛,去看那座有名的图书馆。

歇山屋顶,对称布局,灰墙红窗,古朴典雅,30年大拆大建后,这样的传统建筑样式在西安也已经很少见了。

作为陕西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馆藏的古籍善本,多是在上个世纪时收于民间,如《新刊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三百卷》、《战国秦封宗邑瓦书》,被视为无价之宝供奉典藏。

夏日里,爬山虎如绿色帷帐,覆盖了墙壁,只露出朱红色窗框,像一座绿色的古堡。莫名羡慕起那些可以自由进出城堡大门的年轻学生。

绕校园一周,在南边操场上,一条小径之隔,一道铁门隔开一处荒凉所在,一个隆起的怪样的土包,四周灌木荒草疯狂。

那是什么?

田径场,我们跑步的。

在这样的地方跑步?真怪。再可怜的操场,好歹可以弄平整些呀。

九年过去了,去年突然听闻要建天坛遗址公园。才知道西安也有天坛,就在陕师大南操场上。

西安隋唐天坛,将重现皇家春祀秋尝的国之大礼

天坛遗址在你们学校?我咋没见过。我跑去质问那伙计,落脚西安的这些年里,多次跟他去陕师大老校区闲逛。

他想了想,说,就是那个土包呀。

你们在上面跑步的那个?

嗯,每次都是从小铁门进去,绕着天坛跑步,在上面蹦来跳去。那时候当操场,后来就不让用了。

简直是坟头上蹦迪!怪不得各种怪异之地,如乱坟岗什么的,多用来建学校了,年轻火旺的懵懂期,天不怕地不怕。

上世纪五十年代,陕师大建校时,选址南郊的一片荒芜高地,连村庄都没有,四周唯有或败落或湮没于地下的废墟遗址,慈恩寺、大雁塔、曲江池、宋家花园、芙蓉园、杏园等。

近在咫尺的天坛遗迹所在地,则在上世纪80年代直接被陕师大征用。

这座初建于隋朝,唐代沿用了300年的圜丘,见证了一代代天子如何向“昊天上帝”表达虔诚。《旧唐书》记载说“武德初定令,每岁冬至祀昊天上帝于圜丘,以景帝配,其坛在京城明德门外道东二里”,即现今遗址发掘地。

在所有皇家礼仪中,源于西周的“天子祭天”是最高规格的活动,《周礼·春官·大司乐》:“冬日至,於地上之圜丘奏之。”

天坛自然被视作至高无上的礼仪重地。祭祀之日,皇帝一大早就要从远在长安城北的皇宫,沿着朱雀大街向南,出明德门左拐,赶往南郊的天坛,在这之前,已经经过了7天的沐浴斋戒,洁身静心。

按照司礼大臣的指引登坛、献礼、退坛、再登坛……繁复劳力的祭天过程中,皇帝必须亲历亲为,面对着“昊天上帝”的牌位,献上牺牲、玉帛等祭品,祈福天下康泰,皇权永续。

西安隋唐天坛,将重现皇家春祀秋尝的国之大礼

曾经风光无比的隋唐圜丘,在风雨飘摇中只剩了底座还存在,在90年代被发掘,重现于天日。整个坛体全部用土夯成,没有一砖一石,共4层,高约8米,最底层直径约为54米,12面皆有台阶,严格遵循周礼礼制。

这个无论在年代还是规模上都远胜北京天坛的遗址,经年沉寂在荒草丛中,被各类房屋夹隔于闹市,落寞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世间万物如人,都有各自的沉浮轮回。

西安唐天坛遗址公园终于建成,以博物馆、燎台、御道、绿地等新形式延续着存在。

作为初次正式亮相的大礼,春节的正月初一这天,仿唐春节天坛祭祀活动将在遗址公园内举办,穿越1400年的时空,重现迎驾、静鞭、行礼,鸣钟、列阵、行进,初献、亚献、终献等祭祀大礼全过程。

古代服饰、祭祀舞蹈,在乐器的伴奏中,西安将在灯火辉煌的春节重现春祀秋尝的古典“礼”文化,那种隆重和庄严,值得特意去体验一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