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鼎在線」雲南風情之拉傈僳篇

傈僳族屬於蒙古人種南亞類型,民族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文字分為新老傈僳文,普遍信奉原始宗教。傈僳族源於古老的氐羌族系,與彝族有著淵源關係,主要分佈怒江、恩梅開江(伊洛瓦底江支流)流域地區,也就是中國雲南、西藏與緬甸克欽交界地區,其餘散居於中國雲南其他地區、印度東北地區、泰國與緬甸交界地區。

「營鼎在線」雲南風情之拉傈僳篇

民族篇

雲南傈僳族主要聚居在雲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其餘分佈在麗江和迪慶、大理、保山、德宏、楚雄、臨滄等州縣。四川省的鹽源、鹽邊、木裡、德昌等縣也有分佈。根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傈僳族人口數為634912。使用傈僳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先後使用過3種文字,一種是西方傳教士創制的拼音文字,一種是維西縣傈僳族農民汪忍波創制的音節文字,第三種是新中國成立後創制的拉丁字母形式的新文字,已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推行。

「營鼎在線」雲南風情之拉傈僳篇

民族篇

傈僳族的名稱,最早見於唐人著述,樊綽的《蠻書》稱之為“慄粟”,被認為是當時“烏蠻”的一個組成部分。它和彝族、納西族在族源上關係密切。根據民間傳說和歷史記載,公元8世紀時,傈僳族的先民居住在金沙江兩岸,曾受“勿鄧”、“兩林”兩個強大部落的統治。12世紀以後,傈僳族先後受元代麗江路軍民總管府、明代麗江土知府木氏的統治。16世紀中葉,由於戰爭以及反對木土司的壓迫和掠奪,大批傈僳族人在頭人木必帕的率領下,渡過瀾滄江,越過碧羅雪山,進入怒江地區。此後的兩個世紀,陸續有大批傈僳族往西和往南,遷入德宏、臨滄、耿馬等地。有的則沿金沙江南下,進入祿勸、大姚等地。19世紀20年代,清朝在靠近內地傈僳族分佈的麗江、永勝、華坪等地,實行“改土歸流”。一些世襲的納西族和白族土司為流官所取代。

「營鼎在線」雲南風情之拉傈僳篇

民族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