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保护你的隐私,顺丰和饿了么都选了这一招

大数据时代如何保护个人隐私?这个问题对普通用户有点难,因为主动权不在我们这里。

为了保护你的隐私,顺丰和饿了么都选了这一招

你网了个啥购,寄了个啥件,点了个啥外卖,甚至要不要辣、加没加蛋,即使快递或送餐小哥没记住,大数据可能记得一清二楚。按理说,这些数据在官方技术层面可以对你做出“绝不外泄”的承诺,但信息传送链条暴露在外,难免在传递过程中遭到意外泄漏。

为了保护你的隐私,顺丰和饿了么都选了这一招

比如某个物流人员早已摸清你周末加不加班,啥时候起床取件;某个送餐小哥知道你单身宅家胡吃海塞。

早年快递小哥在楼下抱着充气娃娃高喊收件人姓名的尬闻,依然让人忍俊不禁。

为了保护你的隐私,顺丰和饿了么都选了这一招

这样的泄漏至少还能找到相关人员承担责任,可但房产中介、培训机构甚至某些黑产业打来骚扰电话的时候,你就没招了。

总不能像科幻电影里的情节一样,用个特别牛逼的消除记忆之笔,一次点击删除物流送餐人员的10秒钟相关记忆吧!

为了保护你的隐私,顺丰和饿了么都选了这一招

那么完全剥离人力送货呢?比如刘强东先生想大力推广的无人机乃至无人车送件?这的确是科技的进步,不过AI再强大,也难以适应人类社会的灵活多变。比如说,懒人磨蹭半小时就是不下楼取件,你无人送货能等我,下一个件咋派送?因此无人机短时间无法取代人力,只能作为辅助手段。

为了保护你的隐私,顺丰和饿了么都选了这一招

既然还得广泛依赖“人力传送”,就得着手在这个环节上打造有效屏蔽。比如今年饿了么即将于6月正式上线的新功能。

为了保护你的隐私,顺丰和饿了么都选了这一招

一般来说,我们的姓名电话和地址是最容易被暴露的。送货、送餐人总要知道这些具体信息,才能联系上你投递到位。饿了么APP为了避免用户信息泄漏,让系统对每个订单的关键信息做出自动屏蔽,送餐骑手只能看到经过处理的信息,并只能用APP生成的临时虚拟号码联系客户。在送餐结束之后,虚拟号码和聊天记录便会被清空,从而杜绝了个人信息被不法分子搜集和利用的隐患。

这个举措效果如何?其实在饿了么之前,全国最强大的物流系统顺丰早有类似的功能升级先例,饿了么也是顺势而为,用保护隐私的优质服务提升订餐平台质量和影响力。

为了保护你的隐私,顺丰和饿了么都选了这一招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顺丰是在去年双十一时期在上海试行了“隐私面单”——物流单上不再明晃晃打印用户所有信息,而是对关键信息作出有效屏蔽。单子上看不到明文寄件人信息,收件人的手机号也被*号抹去中间4位数;想知道快件信息,扫一下条形码即可跟单。最终的效果是,机器记录了完整的信息,物流人员看不到完整信息。

此后多家快递争相效仿“隐私面单”,非法搜集用户信息的难度加大,快递圈的个人隐私信息保护大大加强。如今,送餐服务行业也完成类似升级,确实是个好消息。

不过,即使企业有良心,贪婪的人心不可不防。去年就曾有物流人员非法盗窃、买卖用户信息被依法判刑的案例。在利益面前,服务行业的自查自律还不够“硬”,真正有力度的手段是立法。听说5月份我国已开始实施《快递暂行条例》,明确要求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建立数据管理制度,妥善保管用户信息,定期销毁快递运单。

为了保护你的隐私,顺丰和饿了么都选了这一招

有法可依,明确奖惩,这个消息比起“隐私面单”更让人安心和欣慰,可以畅想一下,未来的快递业务运转将更加科学完善,寄件、网购、订餐不惧隐私泄露的时代终将到来。

新鲜科技资讯,一手数码评测,尽在笔点酷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