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与理想,阿里巴巴会投资锤子科技吗?

现实与理想,阿里巴巴会投资锤子科技吗?

日前,一组罗永浩现身杭州的照片在网上流传。照片中,罗永浩入路人甲一般出现在马云的周围,随即有新闻发出,把锤子新一轮融资如阿里联系起来。最近罗永浩新闻不断,微博频繁与营销号互动,化解公关危机。如今又和马云牵扯在一起,锤子意欲何为呢?

一、锤子手机现状

去年,锤子完成了 C 轮号称 5 亿元的融资,渡过了最困难的时期。虽然中国投资者的融资数字与当年国军消灭的共军数字一样虚无缥缈,但是大致比例还是有的,以锤子的烧钱速度,资金上应该还没有到捉襟见肘的地步。

而锤子手机并不乐观,坚果手机销量还可以,我们看看网路上的销量排行,虽然坚果不能与小米,华为,魅族,乐视比,但是在第一页还能找得到。

虽然看看评价不太正面,销量至少是起来了,做到当年魅族几十万、百万的年销量是没有太大问题的。不过,低端产品就是走个量,赚不了多少钱。依靠坚果能维持住经营,盈利是不行的。

而锤子的 T2 就没有那么乐观了,上市以后在任何销量榜上都看不到,上市三个月就降价 300 出货。

虽然如今手机硬件过剩,越来越不看配置,但是以锤子的品牌,拿着一个骁龙 808 当旗舰也确实惨了点。

2015 年小米未能完成预期销量,2016 年初,魅族在疯狂冲量以后也遇到点麻烦,而走线下路线的 OPPO、vivo 和金立高歌猛进。

锤子作为一个本来就比较难卖的互联网高价品牌,2016 年日子是不好过的,线下锤子仅仅和苏宁合作解决不了什么问题。现在智能手机的线下市场,需要营销到位,渠道到县城乡镇。华为都要补课,况且是锤子。

2015 年底,锤子 T2 的唯一代工厂倒闭,上游产业链合作也出问题。锤子 T1 还能忽悠到富士康和一些一流的供应商,锤子 T2 就只有中天信这种企业接盘了。

在这个阶段的手机市场上,锤子已经无力回天。

二、资本变现的压力

锤子前一段时间在招募 VR 人才,一副要进军 VR 的样子。 VR 虽然未来很有前途,但是目前还在画饼的阶段。巨头们还没有解决统一标准的问题。内容提供者还是在尝试,产业联盟还没有正式形成。

这个时候锤子进军 VR,又是只烧钱不赚钱的买卖,不会给锤子的财务带来任何好处。锤子真正的目的是给资本讲故事,争取到下一轮融资。

在中国,创业公司的资本故事有很多,而且很多已经 IPO 成功套现。锤子也很早就有登录新三板的口号。无论公司盈利与否,只要前一轮投资者能找到后一轮接盘侠,最后一轮接盘侠能成功 IPO 变现,让资本市场的参与者接盘,这就是一个成功的商业案例。

投资锤子的人未必是看好锤子手机的前景,而是看好锤子科技未来在资本市场的变现能力。毕竟乐视与暴风科技的例子在哪摆着。暴风科技最近就要到解禁期了,目前的股价即使暴风科技连续若干个跌停,前期投资者也可以大赚一笔退出。

不过一切的前提是锤子能够 IPO,最好是在 A 股这种中国特色的股市 IPO。而 A 股市场的形势并不乐观。先是传说了很久的战略新兴板没有了下文,让众多拆 VIE 准备回 A 股圈钱的企业大惊失色。不得不重新考虑借壳上市的问题。然后是证监会新掌门人对于注册制问题,意见模糊,注册制要遥遥无期。

这就给资本变现的最后一步花了休止符,海外中国概念股大跌。新三板未来上主板也没有了期限。

这种情况下,最后一轮接盘的人很有可能无法进行下一轮变现。公司不赚钱不要紧,投资公司是为了未来有人接手能卖出去。而未来卖不出去,或者估值大幅降低才能卖出去。投资人就得不偿失了。

即使是小米,在估值 460 亿美元后,下一轮融资都会打折扣。而对于锤子来说,下一轮就是能不能融到的问题了。

融不到钱,投资烧光,锤子又会面临生存的问题。手机不好卖是癣疥之疾,上不了市又没有资本接盘才是心腹大患。

三、阿里会投锤子吗?

近期,在对手新品叠发,锤子还在用骁龙 808 的情况下,罗永浩频频发声,保持关注度。但是这种媒体曝光无论对资本市场还是手机销售都意义不大,仅仅能留住视线。

罗永浩真正需要的是有人来做 D 轮,让前期投入的资本退出去,让锤子能坚持下去,坚持到资本市场好转的时候。

所以,罗永浩这次去杭州与马云的照片被爆出,同时隐含透露出马云可能投锤子的意思,吸引资本来接盘。

其实,从阿里角度,在智能手机的入口上已经有了快速发展的魅族,阿里自己的 YunOS 也不能依靠自己有 UI 的锤子。投资一个销量不高,技术实力不强的锤子,并没有太大意义。如果是资本投机,等上市 IPO 变现,那么 D 轮又太晚,变现的风险太大,即使资本市场能好转,投资回报期也太长。

所以,阿里高价投资锤子的概率不大,即使能投,估值恐怕也要打折扣。锤子的前期投资者未必能接受。所以,罗永浩的这个举动更像是要吸引其他资本关注,而不是打定了马云的主意。

煮编点评:

创业冲动,也许只是来自一个爱好,一时爽快,但当你走上这条路之后,面对的是无数的压力和责任,无论你怎么任性,都要回到现实,我们认可老罗在产品和体验上的创新和努力,但不得不为市场饱和和资本冷却感到担忧,如果阿里真的有意参与,但愿能继续支持锤子产品的人文路线,做出差异化的品牌定位。

现实与理想,阿里巴巴会投资锤子科技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