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這些普通人很好地詮釋了什麼叫信義無價

感動!這些普通人很好地詮釋了什麼叫信義無價

誠信,一個討論的太多太多的話題,之所以被人如此關注,究其原則是我們這個社會太需要誠信了。小到朋友同事之間的交往,大到國家間的政經外交,這些往來活動是否健康持久,都直接與誠信關聯。

下面我們就來講述幾個在“還債”中發生的與誠信有關的故事……

有的是父母替兒女還債

宿遷這對老夫婦替子還債,

用誠信感動所有人

從蒸籠裡起出最後一籠饅頭後,75歲的張西倫、張佩英老兩口同時長吁一口氣:“等這籠饅頭賣完,兒子當年欠下的債就還清了。”這對老夫妻住在江蘇宿遷市湖濱新區皂河鎮,他們賣饅頭,其中原因讓人敬佩。9年前,老兩口的二兒子意外身亡,欠下不少債務,很多債主以為欠款“打水漂”時,這對老夫妻找到他們,表示會替子還債。9年來,老兩口靠賣饅頭,還清了兒子欠下的7萬多元債務。

張西倫:我孃家的妹妹曾借給我兒子幾千元錢,她看到我們老兩口起早貪黑蒸饅頭賣為他還債,幾次和我說,那幾千元錢就不要了。我沒答應,我們一次性還不完,就分開來慢慢還。

南陵大媽堅持拾荒12年為病逝兒子還債,誠信感動鄉鄰!

12年前,安徽蕪湖南陵農婦趙翠蓮花光家中積蓄,又東拼西湊近10萬元錢,就是為了留住尿毒症晚期兒子的生命,然而兒子還是撒手人寰。為了還上這近10萬元錢,身患殘疾的趙翠蓮拼命勞作,農活忙完還每天去窯廠打工。後來她開始拾起廢品賺錢,12年過去基本還清這筆鉅債。

趙翠蓮:兒子生病時的借款、兒子去世時親戚朋友來的人情、平時接受資助的衣物和款項,每一筆我都記得清清楚楚,一目瞭然。如果我走了這些錢還沒還上,這個東西就交給孫子,他長大了接著還。人活一輩子,最重要的就是不能忘本,不能忘了別人相助的恩情。

退休老教師6年拾荒還債寫誠信

李永,一位退休的小學黨支部書記,家住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元寶山區雲杉路街道辦事處王家店小區。他的兒子因病去世,治病欠下了30多萬元債務。多年來,老人一直在為過世的兒子還債,被附近居民稱為“拾荒書記”。

李永:能借給我們錢的人,都是信得過的人,人家幫我們,我們怎麼能對不起人家呢?我時常對孫子說:“借錢給咱的人是恩人,我沒有報答完,等你長大了,一定要報恩,不能讓人家寒心。”

有的是兒女替父母還債

雙親去世弟弟上學

青島女孩謊稱沒考上大學養家

高考前,父母雙雙臥病在床。為幫家庭減輕負擔,當時18歲的山東省青島市即墨女孩馬俊俊謊稱高考分數未達本科錄取線,開始打工賺錢。不久,雙親去世,馬俊俊主動承擔起了父親留下的6萬元債務,她一邊打工供弟弟上學,一邊償還債務,省吃儉用還上債務。

馬俊俊:不管多苦多累,我一定要把我爸欠下的錢還清。

從11歲起撿廢品、打工,

少年6年還清父債

葉石雲是浙江省麗水市雲和縣雲和職技校14電子(2)班學生。葉石雲11歲時,母親和父親在49天內先後因病去世,只留下他和81歲的爺爺。

為了替父還債,過去6年裡,葉石雲撿廢品、打零工,一筆一筆地還清了父親欠下的3萬元債務,被人們稱為“信義少年”。

葉石雲:由於父親沒有留下債單,只有挨家挨戶尋找父親所欠債務,核實了20多筆債務,共計3萬元,許下了人生中的第一個諾言:父債子還!

漫漫十年還債路 誠信做人終不悔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七師一二三團八連職工張樹紅先天殘疾,為了償還父親治病欠下的10萬多元債務,2000年開始他一人承包了50畝棉田。為了節省開支,他從來不捨得僱人,所有大小事務都是他一人包辦,別人幹活是用兩隻手,而他只能用一隻手。

雖然揹負重債,張樹紅從沒想過投機取巧。棉花收穫季節,不少棉花販子以高於團場收購價格收購他的棉花,都被他拒絕。張樹紅說,在最困難的時候,是連隊黨支部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人不能見利忘義。15年來,張樹紅累計向團場交售棉花20萬公斤,沒有私自處理過1斤棉花。

因為他踏實守信,人們從沒有催過債,總是安慰他:“慢慢還,不著急。”終於在2012年1月20日,張樹紅將所有的欠款還完了,心中的一塊大石頭可算是落了地。

70歲的老母親雷榮芳回憶起十多年來的還債路,無限感慨:“那些年我們從來沒穿過一件新衣服,都是穿鄰居送的半舊的衣服。很少去商店,除了買生活必需品。”

有的是為另一半還債

花甲老人17年打工還債

一諾千金彰顯道義

彭萬軍:還清了債務,我的心總算安靜了。在自己最困難的時候,朋友給予了最大的幫助,自己咋能忘恩負義呢?17年了,我多次規劃過自己的還賬計劃,現在終於夢圓了,雲開霧散了,壓在心裡的石頭也卸掉了,終於能睡一個安穩覺了。

還有的是為自己還債

松滋夫婦欠鉅債遠走他鄉

18年後償還舊債

18年前,河北荊州松滋的老鄉翟姨爹因創業失敗而在當地欠下17萬元鉅債,走投無路的他和妻子悄悄遠赴新疆,在苦寒之地攢夠還債的錢後,在2016年年底毅然回鄉償還舊債。

翟登富夫婦:我們還的是良心債。

也許有人說欠債還錢,天經地義。可當我們看到年近古稀的他們帶著傷病去還債時,看到殘疾獨臂的他比健全人更加堅韌地努力去還債時,看到少不更事的他不誤學業兼職還債時,不禁肅然起敬。

孔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他們正是用堅毅不屈的精神和金子一樣高尚的品格在踐行著這古老的信條,用瘦小羸弱的身軀撐起了人生誠實守信的天空。

人無信不立,家無信不和,業無信不興,國無信不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