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信息泄露引恐慌,美团饿了么这样的补漏措施能否管用?

近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外卖逐渐成为国人堂食、做饭以外的第三种常规就餐方式。但由于对用户隐私保护措施不健全,外卖平台用户信息泄露时有发生,让用户头疼不已。一张小小的外卖订单,呈现了用户姓名、地址、手机号码和订餐偏好,这些信息一旦落入不法分子手中,无疑将留下不小的隐患。因此,如何保护用户隐私也成为行业与公众的关注焦点。

5月23日,美团外卖对外宣布,将于今年6月在全国范围默认开启“号码保护”功能,进一步加强对用户个人信息的保护,切实履行好企业的社会责任。

用户信息泄露引恐慌,美团饿了么这样的补漏措施能否管用?

网图

用户进入订单页面后,在订单详情下方可以看到号码保护相关功能,骑手、商家均无法获知用户的真实电话号码,相当于为用户构建了一道“安全隔离墙”。

美团“号码保护”功能在2017年就已经推出,用户开启后将对商家和骑手隐藏用户真实电话号码,保护个人隐私。2018年,美团加大力度推广号码保护功能,预计今年5月底,号码保护功能全面覆盖北上广深四个城市,6月将覆盖全国绝大多数商家。

用户信息泄露引恐慌,美团饿了么这样的补漏措施能否管用?

网图

同时,此功能将在用户端全部默认开启,最大范围保护用户个人信息。美团外卖相关负责人表示,除了“号码保护”功能,美团外卖还从技术上建立了全方面的纵深防御体系,通过数据加密、数据脱敏等多种隐私保护技术为用户的信息安全提供全方位保障。

与此同时,近日饿了么宣布:最快从六月起,将对每一笔订单的买家姓名、手机号等信息都作自动屏蔽处理,用户无需再手动勾选“匿名购买”。

2016 年饿了么上线“匿名购买”功能以来,数据显示,该服务已累计保护超过 1 亿次外卖交易的信息安全。

用户信息泄露引恐慌,美团饿了么这样的补漏措施能否管用?

网图

据介绍,目前饿了么的外卖平台及物流系统均通过了公安部《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的评估认证(三级),已达到信息安全防护的最高标准。2018 年 1 月,饿了么获得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标准(ISO27001)证书,成为国内首家通过该项信息安全认证的外卖企业。去年 6 月《网络安全法》正式施行,信息安全日益受到社会关注。

饿了么信息安全中心负责人表示:“用户把个人信息交给平台,本身就是对平台最大的信任,保护好每一位用户的信息安全,是遵守法律,也是对这种珍贵信任的最大回报。”

用户信息泄露引恐慌,美团饿了么这样的补漏措施能否管用?

今后,骑手和商家都将只能通过虚拟电话号码和APP内置聊天工具联系用户,订单完成后,虚拟号码和聊天页面永久失效,骑手和商家端保存的用户地址信息也将被隐藏。该产品上线后,预计每天有近 2000 万用户的隐私安全得到全面保障,彻底杜绝恶意来电骚扰和信息泄露等风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