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被關入大牢,卻自信地說:皇上肯定不會殺我!結果很尷尬

在一些有關明清時期的歷史劇當中,經常聽到內閣大學士一官職,其地位與以前的宰相差不了多少,是皇帝的左膀右臂,名副其實的一品大員。自從雍正設置軍機處後,大學士的權力被軍機大臣所取代,但官銜依舊顯赫。通常來說,若非大學士犯下滔天罪行,皇帝絕不會輕易處死他,但在咸豐年間,一位文淵閣大學士,僅因為一件小事被砍頭,這究竟是為何呢?

此人名叫柏葰,蒙古正藍旗人,靠著顯赫的家世,未經過科舉考試就踏入仕途,起點不一般讀書人高很多。與其他公子哥不同,柏葰真心想幹出一番成就,在江南做官的那幾年,辦事客觀公正,手腕也相當的強硬,僅用了很短的時間,就將複雜的漕運案件查個水落石出。

大臣被關入大牢,卻自信地說:皇上肯定不會殺我!結果很尷尬

酒香不怕巷子深,道光皇帝得知柏葰如此有能力,頓時感慨道:“朕必須要予以重用,否則朝廷就失去了一個人才。”既然被皇帝認可,柏葰的仕途暢通無阻,一年當中就五次升職,升遷的速度簡直如同坐上火箭,從之前不起眼的地方官,成了朝堂之上炙手可熱的大臣,同僚無不羨慕嫉妒恨。

咸豐繼位不久,就下旨任命柏葰為熱河都統,主要負責管理承德府及蒙古的大小事宜。不管身居何止,柏葰都沒有讓皇帝失望,處理事情非常果斷,而且為官清廉,因此當上了戶部尚書。當時清朝的財政收入捉襟見肘,柏葰針對問題進行清查和整頓,取得了不錯的成果。

大臣被關入大牢,卻自信地說:皇上肯定不會殺我!結果很尷尬

柏葰最輝煌的階段,是在咸豐八年,此時的他被拜為文淵閣大學士,幾乎可以說是文官的最高官職。物極必反,否極泰來,仕途達到巔峰的柏葰,無論如何也想不到,死神在慢慢向他靠近。次年,柏葰奉命擔任順天鄉試的主考官,下屬李鶴齡收了別人的好處,導致了著名的順天鄉試舞弊案。

此事很快就傳到咸豐帝耳中,咸豐氣的不行,下令讓鄭親王端華一定要徹查。這個鄭親王端華,本來就與柏葰有過節,他一直在找機會報復,就對皇帝說:“取士大典,關係至重,不殺柏葰不足以讓群臣信服。”咸豐認為柏葰乃兩朝重臣,就沒有立馬做出決定,而是讓人把柏葰關入大牢。

大臣被關入大牢,卻自信地說:皇上肯定不會殺我!結果很尷尬

柏葰被關押期間,關係不錯的同僚過來看他,表現出極為擔憂的臉色,有些話欲言又止。柏葰認為,自己頂多算是瀆職,罪不至死,加上以前立過不少功勞,沒多久就能出去了,就自信地說道:“不用擔心,皇上肯定不會殺我的。”然而,盡在幾天後,在侍衛內大臣肅順等人的建議下,咸豐還是下旨將柏葰斬立決,這種結果對於柏葰來說,肯定是非常尷尬,與他想的完全不一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