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学长写给沈阳高考生的考前指南

北大学长写给沈阳高考生的考前指南

北大学长写给沈阳高考生的考前指南

距离高考仅剩几天的时间,对于很多考生来说,这最后的冲刺阶段压力不小,甚至有些考生开始紧张,不知如何复习是好。

该如何调整心态和复习节奏,以最好的状态迎接即将到来的大考呢?近日,毕业于东北育才学校、现就读于北京大学的赵朝熠给沈阳正在备战高考的学弟学妹们写了一封信,以过来人的经验介绍了高考冲刺阶段备考的注意事项。

应该干点啥?

回归教材、笔记

了解我的人可能知道,我的教材已经翻得不像样了,尤其是生物。很多题都是源自教材,能看教材最好,实在来不及的话,四轮复习的时候也要跟紧老师的节奏。一定要意识到,最后老师提供给大家的回归教材的时间极其有限。

构建框架

如果现在还不能把高中所有知识构建出一个适合自己的框架,那剩下的这些天可要抓紧了。可以试试这种复习方法:合上课本和笔记,在纸上把这一章的知识结构整理成一个框图,总结完之后看看自己遗漏了哪些东西。我个人认为这种方法对于了解整个知识框架很有帮助。

不会赶紧问

不要再拖了,要是有什么不会的、不懂的就抓紧时间去问老师问同学吧,要不然真的没机会了。为了高考,多跑几次办公室也是值得的。

考前那几天不是用来放松的

大概是在考前一周,同学们就要离校了,之后这几天不用上学不代表这段时间是用来放松的。千万不要抱有“考试前我应该放松放松,这样我才能以最轻松的姿态上考场”的想法。因为考前几天没学习,在考场上手就容易生,该会的题可能突然就卡住不会了。所以,千万别在考前那几天放松,看看笔记,做做题,找找手感,不能停止复习。

注意哪些事?

相信经历过高三这么多次模考,大家应该意识到,高考看的不是单科孰优孰劣,真正要拼的是总分。趁着最后这些天,把自己薄弱科目基础知识的总结再多看几遍,做过的卷子再瞄上几眼,一直空白的试题拿出来做上几套,千万不要破罐子破摔,不管不顾摆出一副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架势。

这点十分重要,我对此感触比较深。从高一开始我就以数理化生见长,而高考的时候发挥最不好的却是理综。很多家长问我理综考了多少分之后都要感叹一下高考的无常。“怎么你平时理综那么好,高考就没考好呢?”我想说,别因为它是你的优势科目就把它搁到一边。平时学习、考试某科比较好,不代表高考的时候一定好,要看你是否一直重视它。

别轻易就不听课了

高考前这几周,老师一定会给大家讲那些最具含金量的知识。千万不要自以为是,以为老师讲的自己都会,很可能你只有一次没好好听课,就错过了回答出高考试卷上一道难题的机会。

别被模考题的难度吓倒

千万别因为模考没考好而心灰意冷,没必要在这时候慨叹时运不济。要知道,模考的作用就是考出问题,考验心态,打回原形,重新奋战。一次次模考的磨炼才使你在最后走进考场时信心满满。

关键时刻一定要“脱机”

很多高中都禁止学生上学携带手机,等我到了大学才意识到这个规定的正确性及必要性。因为现在很多大学生基本每天都沉浸在朋友圈和微博里。如果你现在还在学校内用手机的话,听我一句劝:就剩这几天了,能克制就克制吧,高考之后那个假期足够你们玩手机的。

中高考请关注:北清学院官网(北大清华状元学习力培训中心)

北大学长写给沈阳高考生的考前指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