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新增兩種模式 降低政府採購價格

江西新增两种模式 降低政府采购价格

實施批量集中採購改革發揮規模優勢

據介紹,自2015年起,省財政廳對通用類計算機設備試點批量集中採購模式,充分發揮批量集中採購的規模優勢,降低採購價格。

統計顯示,2015年省級預算該類設備6661萬元,實際採購價5536萬元,節約財政資金1125萬元,節約率達16.8%;2016年,省級該類設備預算4526萬,實際4014萬,節約512萬,節約率達11.3%;2017年,省級該類設備預算4611萬,實際4072萬,節約539萬,節約率達11.7%,節約效果明顯。2018年第一期批量集中採購項目中標價格,同等配置相比低於其他省份近12.71%。

引入第三方價格監測服務

據介紹,省本級政府採購協議供貨電子平臺引入第三方機構—中關村電子信息產品指數市場價格監測體系,對省公共資源交易平臺中10大類通用類電子商品進行市場價格監測。據統計,2017年電子平臺10類產品價格低於市場平均價格,實現了藉助市場價格監測手段控制高價採購問題。我省採購價格在全國處於合理區間水平,此舉得到財政部的充分肯定。

各種政府採購模式是否能有效落實,政府採購價格是否得到有效降低,關鍵要加強對採購人的督導。為此,省財政廳督促採購人應當合理制定採購需求,有效控制採購價格。要求採購人應當對採購標的的市場技術或者服務水平、供應、價格等情況進行市場調查,根據調查情況、資產配置標準等科學、合理確定採購需求,進行價格測算。採購需求應當完整、明確,包括採購標的需實現的功能或者目標,以及為落實政府採購政策需滿足的要求,採購標的需執行的國家相關標準、行業標準,採購標的需滿足的質量、安全、技術規格等要求。採購人根據價格測算情況,可以在採購預算額度內合理設定最高限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