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迎来最年轻院长,他与前任都来自武汉

6月1日,在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闭幕式上,59岁的矿山安全技术专家

李晓红院士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长,陈左宁、钟志华、邓秀新、何华武、王辰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副院长。

中国工程院迎来最年轻院长,他与前任都来自武汉

李晓红(右)

中国工程院成立于1994年,是中国工程科技界的最高荣誉性、咨询性学术机构。李晓红是继朱光亚、宋健、徐匡迪、周济之后的第五位中国工程院院长,也是唯一一位担任院长时还不满60岁“年轻人”。

九派新闻注意到,中国工程院前后两任院长都曾在武汉的高校担任校长,周济曾于1997年6月至2001年12月在华中科技大学担任校长,李晓红曾经在2010年至2016年任武汉大学校长。另外,刚刚当选的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的邓秀新从2007年至今任华中农业大学校长。

1

珞珈山的“平民校长”“晓红哥”

2010年12月,李晓红出任武汉大学校长,在此工作了近6年时间。他被武大学子亲切地称为“平民校长”、“晓红哥”。

中国工程院迎来最年轻院长,他与前任都来自武汉

此后,李晓红与学生在珞珈山水BBS上的互动一直持续:2013年2月25日凌晨,李晓红在BBS发帖,“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校园环境是一所大学学术、文化、制度等各方面的综合效应,对学生心智和人格产生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濡染、滋养和陶冶作用。”“离开母校的珞珈学子,他们难忘樱花烂漫的花海人潮,回味亭台楼阁的澣墨溢香,怀念青春岁月的激情飞扬。”

李晓红就任武汉大学校长期间,他的美妙歌喉也是每个学生口中绕不开的话题。新生的开学典礼,新年的团拜会……只要有机会,李校长就会“露一手”,“献歌一曲”。工科出身的他不会那些漂亮的言辞,他的爱与期望全部寄托在歌声里。

中国工程院迎来最年轻院长,他与前任都来自武汉

中国工程院迎来最年轻院长,他与前任都来自武汉

对于武大学生们而言,李晓红校长不是写在学校简介上的一个冷冰冰的名字,不是主席台上高高在上的演说者,校长办公室里遥不可及的存在。作为远近驰名的自拍手和合影达人,李晓红与学生的合影可以绕武大一圈。倘若你随便拉住校园内的一个学生,他的手里有很大的几率存在一张与李晓红校长的合影。

中国工程院迎来最年轻院长,他与前任都来自武汉

中国工程院迎来最年轻院长,他与前任都来自武汉

李晓红还热心学生活动,他曾亲手创办起了武汉大学龙舟队,鼓励与华科进行友谊比赛,并亲自到现场鼓劲加油。2016年新生入校时,李晓红亲自当导游带领新生逛武大,频频出现金句“这间‘洪字斋’的首字,出自《千字文》中的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最近捧热的‘洪荒之力’,其实我们好久以前就用上了”,博得新生们的欢笑与掌声。

中国工程院迎来最年轻院长,他与前任都来自武汉

2

实干家让武大进入最好的发展时期之一

在武汉大学6年的时光里,李晓红不仅是平易近人的“晓红哥”,也是一个实干家。

2010年12月,52岁的李晓红校长第一次站在了武汉大学的演讲台上。他意气风发,壮志满怀,在数万名师生前慷慨陈词:“我们要将武汉大学从一个国家一流大学,建设成一个世界一流的大学!

中国工程院迎来最年轻院长,他与前任都来自武汉

李晓红到任后,以最快的速度、最广泛的方式了解武大,融入武大。两个月,他走遍了30余个院系、20余个机关部门、学生食堂、部分研究机构以及驻外研究院。其间,李晓红相继拜会湖北省、武汉市主要领导,就武汉大学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学校“985工程”三期省部共建等进行商谈。2011年2月,教育部与湖北省签订协议,规定湖北省按照整体规模不低于中央投入经费的1:1比例给予资金和配套政策支持武大。

李晓红还积极与地方政府沟通,解决了武汉城建在武大地区的停滞。首当其冲的是武汉大学出口的改善,增设地下通道,更加方便快捷。2013年9月8日,一座武汉大学的新牌坊气派地拔地而起。为了配合八一路地下通道的建设施工,武汉大学于2012年下半年将原牌坊拆除,在距其约50米处建起了一个复制原牌坊形式、放大1.12倍的新牌坊。正面“武汉国立大学”和背面的“文法理工农医”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迎接着新生的到来和武汉大学120周年校庆。

中国工程院迎来最年轻院长,他与前任都来自武汉

李晓红任武大校长期间,一直呼吁校友之间的“团结”,注重和校友之间的联系。陈东升、雷军、阎志、艾路明等校友纷纷向学校捐款捐楼,除了校友们对学校的归属感,也离不开李晓红的努力。

中国工程院迎来最年轻院长,他与前任都来自武汉

李晓红离开武大后,武汉大学官方网站推出文章《珞珈晓来别样红——李晓红任校长近六年武汉大学发展回眸》。文章说,“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李晓红与校领导班子精诚团结,带领武大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学校进入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之一。

中国工程院迎来最年轻院长,他与前任都来自武汉

数据也显示,从2011年到2016年,武大的影响力节节攀升:2014年中国校友会网大学评价报告排名第五;2015年同时进入三大世界大学排行榜USNews、QS、泰晤士报高等教育400强,进入中国大学世界排名最高的“G9集团”;2016年跻身QS排名亚洲大学50强

3

稳得住的学术达人

即便身兼多职,李晓红仍然能够沉下心、稳得住,进行科学研究。

他长期致力于水射流技术及其在煤矿安全工程中的应用研究,在煤层气开采及复杂煤矿瓦斯灾害防治方面取得了多项重要研究成果。

针对我国复杂煤矿瓦斯灾害严重这一重大安全问题,李晓红提出了超前防治灾害与煤层气开采利用一体化的学术思想,发明了一种能产生脉冲应力波和声震波的气、固、液多相振荡射流,创新性地研发出多相振荡射流在煤层中网格化造缝增强透气性和强化瓦斯解吸技术,自主开发出超前治理煤矿瓦斯灾害成套装备,已在重庆、四川、贵州、山西、河南、安徽等近50座煤矿推广应用,

为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做出了重要贡献。其成果已被财政部列为国家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在全国起到了一定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作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李晓红现正致力于超临界二氧化碳强化页岩气开采的研究。2017年6月17日,李晓红项目组在陕西延长石油-延2011井进行了我国首次页岩气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现场试验,并取得圆满成功,把二氧化碳压入地下封存的同时,把页岩气采上来利用。这一成功标志着我国在自主探索陆相页岩气高效开发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理论和技术突破,在这一领域走到了国际前沿,有望开辟一条绿色、环保、高效的陆相页岩气开发新途径。

动图丨石吉源

排版丨江翠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