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清朝,明朝後下一個漢人王朝是否能打下今後的國土?

合浦仔林哥

看了問答中的一些回答,有很多人都是認為,如果沒有清朝,明朝以後的漢人王朝不會或者很難有清朝那麼大的領土。我恰恰有相反的意見。

我認為,假如明朝後面的是一個漢人王朝,那麼中國最終的領土要比清朝最終的領土更大。

清朝領土的構成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搞清楚,清朝是怎麼打下這麼大的領土的

宣統的退位詔書中有一句話:合滿、漢、蒙、回、藏五族完全領土,為一大中華民國。可以看出,滿清統治者是將整個清朝的統治區分成漢地、滿地、蒙地、回地、藏地五個部分的。

而看這些領土的獲得過程也可以看出,清朝之所以能打下這麼大的領土,運氣的成分是最大的


首先,滿地,明朝的努爾幹都司,分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女真各部之間也是互相爭鬥的,這是明朝的策略,也是明朝初年引入通古斯移民、形成建州女真的原因。努爾哈赤在女真各部的爭鬥中漁翁得利,以十三副甲冑起兵反叛,最終統一女真各部。之後,又奪取了明朝的遼東,將入關前征服的非蒙古人聚居地都作為滿地。

其次,漢地,明朝時的關內,清朝時的漢地十八省。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滅亡了明朝,吳三桂引清軍入關,滿清控制了北方漢地。明廷南遷後,又因為內部權力鬥爭而不穩,在清軍大肆收容投降明軍後,雖然原本的農民軍也被南明大量收編,但依然逐步被打敗,最終滿清又控制了南方漢地。

再次,蒙地,明朝時的韃靼,僅僅只是蒙古本部和喀爾喀蒙古(外蒙古),不包括瓦剌(衛拉特)的準格爾部和和碩特部。蒙古本部是在利用蒙古內部的矛盾打敗林丹汗後征服的,而喀爾喀蒙古則是在滿清入關後,因受準格爾汗國的侵擾、被準格爾汗國征服後向滿清求援、經過多倫會盟而被納入滿清國土的。

回地,也就是準格爾汗國所控制的地區。準格爾汗國的實力也是很強的,如果滿清沒有入關、沒有漢地的支持,根本打不過準格爾汗國。但因為有了漢地作為支撐,哪怕曾經被準格爾汗國打到離北京很近的地方、哪怕被準格爾汗國佔領了喀爾喀蒙古(外蒙古)和和碩特汗國(西藏),最終也將他們打了回去,還將這些地方納入了版圖。在乾隆年間,準格爾汗國發生內亂,清軍乘機佔領了準格爾汗國,將其納入了版圖。由於在清朝佔領這裡後,對準格爾部蒙古進行了遷移等,使得這裡信奉喇嘛教的蒙古人變得非常少,只剩下信奉伊斯蘭教的維吾爾族,因此將這裡稱為回地。

最後,藏地,明朝烏斯藏都司與朵甘都司,清朝西藏和青海,和碩特汗國。明朝末年,由於喇嘛教黃教興盛,明朝冊封的西藏八王制度早已崩潰,和碩特汗國乘機奪權西藏。滿清入關後,班禪與達賴到北京接受冊封,後和碩特汗國內部政教對立,準格爾汗國乘機殺死拉藏汗、控制西藏。第二年,清軍入藏,將藏地納入版圖。


清朝奠定了中國現代的領土,但他的領土也是繼承的明朝和蒙古各部的。漢地是明朝的,滿地(努爾幹都司)依然在明朝的控制之下,藏地(烏斯藏、朵甘都司)也曾經是明朝的。蒙古本部(內蒙古)是蒙古的,喀爾喀蒙古(外蒙古)也是蒙古的,就連回地(準格爾汗國)和藏地(和碩特汗國)也在蒙古人的控制下。

可以說,清朝繼承了明朝和蒙古各部的領土,但其所有領土並沒有超脫明朝和蒙古各部的範圍之內,甚至還將原本蒙古各部的地割讓了一部分給了沙俄。


清朝獲得的所有領土,不是乘別人互相爭鬥漁翁得利,就是別人內部有矛盾,再不然就是靠對方內部的叛徒帶路得到的。

領土來的這麼容易,這可能也是後來滿清割起地來一點都不心疼的原因吧。

明後漢人王朝的領土預估

漢人王朝都信奉一條規則: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只要有實力,雖遠必誅。

縱觀漢唐明,中國人都是愛好和平的,漢人王朝始終不會無緣無故的去侵佔別人的土地。如果漢人王朝對誰發起了攻擊,那一定是對方先攻擊了漢人王朝,漢人王朝進行的反擊。如果漢人王朝佔領了某一塊土地,那一定不是為了奴役那塊土地上的人民,反而會給其帶來繁榮和安定。

中國人講究是殺人安人,殺之可也;攻其國,愛其民,攻之可也;以戰止戰,雖戰可也。

假如是明朝以後的一個新的漢人王朝,那麼剛開國時國力必然是強盛的。

如果是一開始就沒有滿清,那麼東北女真各部還是在明朝的控制之下的,新王朝只會更強化控制。如果滿清存在,就憑他之前做過的事,新興的漢人王朝一定不會放過他們,就算滿清人才輩出,不入關,也抵擋不了新興的漢人王朝的進攻,東北最終還是會落入新王朝之手。

不管滿清存在不存在,但準格爾汗國依然是會存在的,而且也會入侵喀爾喀蒙古和和碩特蒙古,甚至很有可能會與中原王朝敵對。那麼此時,滿清的“好運”自然也會降臨到新王朝頭上,最終最差的結果也會是和滿清一樣,乘其內亂滅亡之。

中原的漢人王朝初興時,都會向外派出使節,並要求附近的國家都派出使節前來朝貢

喀爾喀蒙古和和碩特蒙古的實力並不強大,而且有準格爾汗國虎視眈眈,他們一定會向中央王朝稱臣納貢。達賴和班禪能在滿清入關後來北京請求冊封,也會在新興的漢人王朝強大後前來請求冊封,這就有利於中原王朝通過喇嘛教控制蒙古各部了。在他們被準格爾汗國入侵後,他們同樣也會向中原王朝求援,那麼他們就很有可能被納入中國版圖了。

這樣一來,漢人王朝就已經擁有了和滿清一樣大的領土了。而且,新興的漢人王朝也不會允許沙俄侵佔已經向中國臣服的蒙古各部的領土的,因此漢人王朝此時的領土就可能比清朝還大了

而在漢人王朝向外派出使節時,一定會專門向歐洲派出使團。畢竟,南明永曆帝派出的陳安德就已經到過歐洲,並且還能回來向永曆帝覆命,說明當時的中國對歐洲是有一定的瞭解的。而且明朝時中國就有了世界地圖,對世界之大已經有所瞭解了,如果新朝夠有耐心,甚至會向全世界都派出使節。

瞭解了歐洲,就會了解殖民主義。不能肯定中國會不會就此走上殖民的道路,但南洋地區華人眾多,漢人王朝一定不會像乾隆一樣將他們視為“天朝棄民”,一定會給予他們支持。如果在此時,南洋發生了屠華事件,那麼新朝就要去管一管了。

就算沒有清朝管的南洋,還有蘭芳共和國等華人國家,如果中原王朝管了,你們很大的可能南洋將會被中國“殖民”。

當然,中國的殖民可能不會像西方的殖民那樣,而更有可能是像周朝時的“分封制”“國野制”那樣,一方面向那裡運輸人口,一方面教化當地土著,使其徹底中國化,不會再獨立。

同時,能不能將一個地方變成自己的領土,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移民。明朝後期,已經有了“闖關東”“走西口”“下南洋”,分別向東北、西北東南亞進行大規模移民。

清朝時,禁止漢人移民關外,“闖關東”被中斷了,又因為閉關鎖國,嚴重的阻礙了“下南洋”。正是因為移民不足和清廷不管,所以南洋華人孤立無援,沒有形成殖民,也正是因為禁止漢人移民東北,才使得外東北在清末被沙俄割走。滿清開放東北後,大量漢人“闖關東”,東北迅速穩固,哪怕後來日本、沙俄和蘇聯佔領了這裡,也無法將這裡從中國分裂出去了。

假如沒有滿清的阻礙,不但東南亞能被中國殖民,東北也能早百年被開發,外東北更不會丟了。


綜上所述,如果沒有清朝,明朝後下一個漢人王朝不但能打下今後的國土,甚至會比現在的國土更大。

而如果沒有滿清,對中國影響最大的還不是國土,而是文化、科技、規則、影響力。甚至有可能,那時候的中國,領土已經不重要了,因為他已經變成了與西方文明並駕齊驅的現代東方文明瞭!


願朝陽常照我土

華夏文明發源於黃河流域,歷經夏商周到當代的共和國,幾千年來,我們從河南的那一塊地,變成如今的960萬平方公里,中間的唐元清,國土面積更是達到了1300萬平方公里,感謝祖宗……

回到問題本身,假如明之後的清,是漢人王朝,那我們今天的國土能有這麼大麼?幾千年來,我們融合了南蠻、北狄、東夷、西戎,到了大清,其實已經達到階段性頂峰!講真,國土面積想超過清朝,很難!說清朝奠定了當今版圖,不為過。這一點,需要感謝滿族,感謝愛新覺羅氏

不過話說回來,近代300年,不同於以往的3000年,中西方文明終歸要碰一場的。蒙古女真遊牧各族,夾雜在中原王朝和沙俄羅曼諾夫王朝之間,幹是幹不過了,那是融進西方,還是補入中原,又或是退出歷史?代表華夏文明的的漢家文化,和代表西方文明的歐洲諸國,怎麼選擇?不說數千年的文明輻射,黃和白長的就不一樣,顯而易見,歸漢!當然,北方,我們也到不了北極圈,外興安嶺和唐努烏梁海基本就算極限了

北方已定,而近代三百年,敵人,來自大海,中西碰撞之後,南進,向南發展,把南洋諸國劃入華夏文明圈,則是必然選擇,就如千年前的北地幽州屏障,或許,又要出一位衛青霍去病了,而這一次,則是乘船出海

華夏諸朝,宋和明,解決了南方事宜;清朝,解決了北方事宜;假如明之後為漢,則會更南,比如蘭芳共和國不會孤立無援

至於西部地區,這是當代事情,不去討論了

具體分析,還需代入文化性質,體制建設等

總之,如果明之後為漢,國土面積超不過大清,但對全球實際影響力,會大的多


靈石蘊珠寶

如果明之後的兩京十八省被牢牢的控制在一個漢人政權手裡,而這個政權的領導者有著和漢武帝一樣的志氣和主見,舉國盡是勇銳輕死之士,俄羅斯就不會存在,滿蒙各族會乖乖成為其開疆拓土的炮灰,或者逃到不見人煙的深山老林中當野人。不用熱兵器,在冷兵器時代這個寵大的族群就可以壓倒一切不服王化的跳樑小醜,當這個政權重溫成吉思汗走過的路時,是跪著生存還是令人尊敬的戰死,是其他族群在世上的唯一選擇。

因為不是蒙元的越海遠征,而是宣講王道樂土,倭人的抵抗不會嚴重,嚴重被漢化的倭人會夾道歡迎王師的到來,無數倭人少女的夢想就是嫁給大漢軍人。

阿三們只能信佛教,其他信仰者要麼在高度漢化情況下開始吃豬肉,要麼被砍頭。倖存者會接計劃生產棉花、鴉片,棉花大漢用,鴉片送給歐洲王室們當商貴禮物。

算了,還是在幻想中饒了他們吧,洗洗睡吧。


大清完顏丹

這個很難,因為我們華夏人很少會做出種族滅絕的事情,朱元璋把周邊國家除蒙元外全部列為不徵之國。朱棣征伐草原各族,對手只要投降就受到優待,不會趕盡殺絕。像荷蘭殖民者,他們戰敗後只要乖乖交賠款,答應明朝的一些條件就可以了,連呆灣這個殖民地都可以得到保留。就算是進入火器時代,我們華夏人也沒有主動的去挑釁和進行擴張戰爭。我們愛好和平但是並不代表我們就害怕戰爭,我們會迎接愛好和平的客人,但如果對方拿起武器打過來,迎接他們的就是我們憤怒的炮火。


靜夜思160519196

明朝國力強盛,儘管明朝末年天災人禍,但是江南一帶還是十分富庶的。可就像一個機器,病入膏肓,誰也無力迴天。清朝無疑撿了個便宜,閉國鎖國,屠殺百姓,剃髮,割斷傳統文化,這也是歷史上一個悲慘的時代。

誰也無從知曉,如果是另外一個漢人王朝,會不會打下今後的國土。但至少不會屠殺那麼多的百姓吧,揚州十日,嘉定三屠,這些血淚史也不會存在吧。至今也不會有那麼多辮子戲為此歌功頌德吧。


健康一線

白痴,滿清沒反叛之前,貌似是明朝的臣民。明朝在庫頁島上就有駐軍,可庫頁島怎麼丟的?難道本朝不是漢人王朝?開國將帥有幾個蒙滿?你還真當滿八旗天下無敵?尼堪王子被李定國陣斬,當時可是尼堪兵更多,也是滿清八旗最強盛之時。後來到三藩之亂時,滿八旗就不堪戰陣,要靠漢軍綠營兵了。人要有自知之明,機槍的誕生,就預示騎兵退出歷史舞臺了。


侃半山153

歷史沒有那麼多假設,結果很難說,歷史之所以發展成今天這樣,是因為太多的偶然而聚成的。說漢人王朝一定會更好的,你怎麼知道是漢人王朝就能夠成功改革,成功走向工業化,成功走向資本主義,會擴張?說漢人王朝會更差,你怎麼知道不會漢人王朝不會像近代日本一樣崛起,不會對外擴張,不會對邊疆充實人口?說到底,還不都是建立於假設之上,你們的假設也就是建立在自己歷史的認知之上,做的一個概率模型。假設當然可以,但要強調自己的假設是一定正確的,這就是一種不正確。

至於像這種歷史假設,背後蘊涵的東西才值得我們反思,1.有的人說漢人王朝一定會更強,話裡卻充滿“少數民族不行,只有漢族行,漢族人做事比少數民族好,漢人開放,少民愚昧。”2.有的人說清代一定會更強,話裡蘊涵著:“是我們滿人救了中國,你等屁民還不快點跪謝,沒我們沒中國。”

依我看,皇帝作為古代封建王朝的統治,剝削民脂民膏,他疆域遠邁漢唐?他能打仗擴張不還是得靠人民,兩者相輔相成,民眾供養上頭人,上頭人政策對民眾好對國家好,這才是應該的做到的義務,值得個屁感謝!

哦,對,還有問題,如果是漢人王朝,會不會比清代更強,就我對本民族的自豪感,當然希望會更強。就從政治正確的角度而言,33.333%的概率比清更強。

如果我們全體中國人都是一個民族,那麼這個問題就會變成,如果明朝之後的王朝依然是南方人建立的,中國會不會更強?於是南北地方陣營開始相互撕或吹,矛盾就是這麼產生的!


包青果

首先我們要認清一個事實,明代對外是開放的,如鄭和七下西洋如張居正時的開海禁,全世界的白銀都在湧入中國,明廷對西方科技是感興趣的且積極學習的如子母炮,紅衣大炮等等,到明末如徐光啟,宋應星等等,隨便出個如朱棣,朱祁鎮,朱厚照般的皇帝都是不安分的主兒。而清代如康熙乾隆等他是本人對西方科技有興趣但不會傳播這也是少數民族對中國統治的基本原則。主人是不會讓家奴掌握到生殺他們的能力的。上述純屬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龍戰於野1

如果明朝滅亡後下一個真的是漢人王朝,那有沒有現在這麼大的國土真的很難說。

如果是漢唐這樣國力強盛又非常具有開拓性,那麼擁有現在這麼大的國土是很有可能的,甚至還比現在大都說不定。

但事實是不太可能的,因為在宋明以後,我國的各種制度已經走了下坡路,在也沒有以前強大的活力了,而清朝不一樣,其自身本來就作為一個具有開拓性的遊牧民族,其後來的開疆拓土就很自然了。


逍遙歷史

干擾因素太多,但有幾點可以確定:

1、接替明朝的王朝面對的遊牧勢力在西方特別是俄羅斯崛起後,整個遊牧勢力其實是在走下坡路的,遠不如明朝開國時的勢力。在俄國對遊牧的霸道統治壓迫下,中華朝貢體系的溫和統治只要能給周邊提供軍事保障,可以輕鬆以土司名義納入國土,一段時間後改土歸流。

2、無論哪個王朝接替與俄國肯定會有軍事衝突,這是個很重要的考驗,決定著這個王朝對原遊牧朝貢區的最終掌控力,以清朝為例,靠漢族軍閥左宗棠的湘君保住了新疆,可以打60分;東北靠平衡洋人棄柳條邊移民漢人,但後來溥儀當了日本的傀儡,這個只能打30分;西藏應為其特殊的地理導致外部很難影響,直到本朝解決,清朝可以打50分。這樣看這三塊地方清朝有功,但都是最終都是漢人保住的。

3、最後能有多大領土還是看接替明朝的王朝有沒有完成整個國家的啟蒙和工業化,完成越早疆域越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