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诞生首个全国农业劳动模范

初中毕业开启“农民职业生涯”

王志明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是东莞本土农业企业家的优秀代表之一。上世纪90年代初,初中刚毕业的王志明开始了自己的“卖菜”生涯。如今,他创办的万达丰已经成为广东省农业龙头企业,“菜专家”品牌获广东省名牌产品、广东省著名商标,他还先后远赴全国多地,建立高标准源头生产基地,在推动精品农业发展和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方面发挥了示范和带动作用。

“16岁,我初中毕业第一天,天未亮就被父母拉去深圳布吉卖菜了。”王志明说,他还清晰地记得,刚学会写字,父母就要求他跟着写出货单和送菜卖菜。16岁,正是风华正茂,很多同龄人正在明亮的教室里上课,而王志明却早早地开启了自己的“农民职业生涯”。

“穷人孩子早当家,何况行行都出状元。少年创业虽让我错过了读书的最佳年龄,但也让我越发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至今我从没有放松过学习。”王志明说,在艰苦创业的同时,自己坚持学习进修、积极参加培训,一点点地把课堂知识抢回来。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收获全国农业劳动模范荣誉的同时,王志明还收获了荷兰欧洲商学院博士学位,这是他的第二个博士学位。

“刚离开校园的时候很颓废,也很辛苦。后来在跟菜农、菜贩的交流中,对工作有了乐趣,逐渐对蔬菜这一行产生了感情。”王志明回想当年那段早出晚归四处奔波食无定时的难忘日子,很是感慨。

“蔬菜这一行非常累,除了除夕全年无休。这么多年,身边很多人熬不下去而转行。但我始终坚信,自己从事的蔬菜事业是有前途的,我要传承并发扬光大。”王志明坚定而自信地说。

在王志明看来,自己并不比其他人精明,就是能吃苦。父亲告诫他,做人要厚道、真诚,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去开创自己的事业。“我并不后悔当年的选择,至少现在已经证明,我从事的现代化农业,是大有可为的。”

用现代化理念管理和发展农业

2000年左右,王志明敏锐意识到传统的蔬菜种植及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市场的快速发展,如何创新并提升自身业务竞争力迫在眉睫。

“我们的蔬菜主要销售到深圳、香港、澳门等地,市场竞争非常激烈,这给了我巨大的压力。”王志明表示,在接触来自世界各地的商家和企业高层时,他们国际化视野和现代化管理理念给予他很大冲击和启发。从此他开始系统学习各种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不断参加各种形式的深造、培训和学术交流,解决了企业发展的种种困难。久而久之,也积累了自己的经验和资本。

他时刻提醒自己,改革开放这么多年,中国发生这么大的变化,自己和企业也要与时俱进,不能老是站在传统农民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去管理和发展自己的企业。如果只用传统农业生产的思维去求发展,是对农业未来的一种扼杀。

“事实证明,只有用现代化的理念去管理农业、发展农业,我们的发展才能取得更大突破。比如现在,食品安全监管越来越严格,而我们早就建立了完善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包括组织机构、产品溯源制度、有毒有害物质监控制度、农药残留检测等,供港蔬菜一直保持行内最优品质,这一点我们是有前瞻性眼光的。”

“闯,会有出路;不闯,只有死路,经营农业比经营工业要困难得多。也因为这样,农民企业家更需要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精神。今天的成绩,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大家的团结、自己的努力和改革开放给予的机遇。我们算是抓住了机遇,做成了一件事,实现了自身的价值,把东莞农民的形象树立了起来,把东莞农业的品牌擦亮了。”王志明对政府和农业主管部门多年对企业发展的扶持与帮助表示由衷感谢。

将尽力带动落后地区农民致富

“我很喜欢农业,很热爱蔬菜种植这一行。”王志明深情地说道。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其中专门提到提升农业发展质量、推进乡村绿色发展。这让王志明坚定了发展新时代农业的信心。

“品牌农业才是农业的未来。这是我攻读第一个博士学位论文思考的内容之一。好的品牌离不开优质的蔬菜和严格的质量管理以及出色的营销,烙上品牌的蔬菜价值会更高,企业盈利能力就会提升,企业才能发展壮大走得更远。”王志明先后在贵阳、安顺、张家界、红河州等地区投资建设供港澳、供莞蔬菜基地和蔬菜配送中心,总种植面积超19000亩,全部实现标准化、现代化的管理,迈出了品牌农业的重要一步。

目前,打造品牌农业是王志明的重要工作,“我们已经拥有‘菜专家’‘阿依苗’‘叮叮侠’‘乐丰合社’‘古生代’等知名商标。当前,国家倡导走品牌之路,我相信,品牌农业会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全国农业劳动模范的荣誉,对我来说既是压力也是动力,也是一个全新的开始。”王志明表示,“我将尽我们所能,带动落后地区农民的脱贫致富,帮助他们的农业走上现代化管理道路。我非常乐意去帮助所有从事农业的朋友,合作共赢,共谋发展。我也希望东莞农业和东莞农民能得到更多的政府指导及帮助,开创新时代农业更美好的明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