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營養成分表,糖尿病患者必須讀懂的一個表

食物營養成分表,糖尿病患者必須讀懂的一個表

日常生活中,我們會接觸到各式各樣的食品,外包裝上通常都註明營養成分表。那麼,如何科學讀懂食品的營養成分表?營養成分標有什麼意義呢?

營養成分表的意義

針對不同的人群,營養素含量需求不同,應根據自身需要合理選擇。所以營養成分表可以輔助完成自我膳食營養管理的作用。

例如:患有高血壓的人群,應選擇鈉含量是儘可能低的食品;減肥人群應選擇能量、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的數值低的食品;健身增肌的人群,優先選擇“蛋白質”含量高的食品。

保持膳食營養素攝入量在合理範圍內,也就是根據營養素參考值設計我們的膳食,就可以預防慢性病。營養成分表配合營養素攝入參考值的出現,就是要讓人們在慢性病發展到不可挽回的地步之前,認識到自己的飲食習慣中存在的問題,並且促使他們尋求改變。

營養素參考值以百分比表示,最大化減少大家實踐健康飲食的阻力。比如,包裝上標有 722 千卡能量,和標有“已經佔用你一天的 36.1% 的配額”,後者能讓人有更加直觀的感受。這就是營養成分表和它的營養素參考值的作用。

營養成分表的內容

營養成分表包括食品營養成分名稱、含量和佔營養素參考值(NRV)百分比。舉個栗子見下圖(標準格式有6種這裡不進行列舉)

食物營養成分表,糖尿病患者必須讀懂的一個表

國家標準GB28050進一步完善了營養標籤管理制度,主要是:

必須標出營養強化劑和氫化油;

能量和營養素低於“0”界限值時應標示“0”;

必須標出反式脂肪(酸)的含量。

營養成分表是產品的細節表現,也是一個企業的規範化表現。我們要購買營養成分表符合規定的產品。

營養成分表的秘密

營養成分表中有修約間隔和“0”界限值的規定,簡單的說就是類似四捨五入的保留方式,所以營養成分表中標記0不是無的意思,而是標準規定了具體的界限,達到規定就標記為“0”。下圖為標準,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一下。

食物營養成分表,糖尿病患者必須讀懂的一個表

強制性營養標籤

營養成分表是國家強制標識,一般會在包裝袋、包裝盒、標籤等處進行標識。國家鼓勵消費者舉報不合格包裝食品,每個人都有責任為自己的食品進行監督。當人們開始傾向於選擇健康的食物時,就會迫使廠商生產更健康的食物,至少是營養成分表上看著更健康的食物。

有些食品是不用標有營養成分表的,如:生鮮食品,現制現售,包裝總表面積≤100平方釐米或最大表面面積≤20平方釐米的包裝裝食品,每日食用量≤10g或10mL的食品。

現在,隨便翻出你手邊食物營養分配表是不是頓時覺得深藏功與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