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把无意义的事做出意义来?

有时候,你不得不去做一些你打心眼里认为没什么意义的事。

怎么把无意义的事做出意义来?

(网图,侵删)

比如单位例会。其实,一个「例」字已经暗示了此类会议的实效性、时效性会打上问号。有时候并不是非开不可,只是因为计划上有,到时间了就去走走形式。例会用于处理问题和突发状况的很少,通常安排理论学习或者传达上级文件精神。

形式上少见创新。主要负责人或者副职领导把报纸上的某篇时评、理论著作中的某个章节、上级的某份文件宣读一遍,语调并不抑扬,热情也不多高涨,如同泡了数开的茶叶水淡而无味。难怪刘震云的小说《单位》写传达文件,处机关工作人员轮流读一段,必须用家乡方言,也算是从无聊中找出新趣味来。

会议中少有结果。读过一遍,提三数条大而化之、悬而难决的意见,至于后续怎么落实,怎么检查,参会者自去心领神会。少数传达者甚至是到了会场才直接拿到传达材料,连句子有时都断得七零八落,极不通畅。试问,这样的会议有什么效用?

比如写汇报材料。穿靴戴帽,注水文。在材料的形式上细加琢磨,讲究每一个小标题的工整;讲究每一处修辞的运用,引经据典、生动譬喻,文字读起来不像应用文,倒像是一篇极美的赋。可材料无魂,讲意义一大篇,办法提不出一两点,谈问题都是乔装打扮过的表扬和自我表扬,只知道为了一个遥远而模糊的目标在干,而不知道究竟干了什么、怎么干的、干成了什么样、还要怎么干?

比如写职评论文。并不从学术研究的目的出发,只为了符合职称评审的论文指标,东拼西凑些自己都不忍卒睹的玩意,出一笔不菲的版面费,只为把名字印在一些逐利的期刊上。有时质量有要求,还会雇佣“枪手”。一旦职称到手,这些所谓的“论文”便束之高阁,羞于见人了。

怎么把无意义的事做出意义来?

(网图,侵删)

当然,遇到问题我们总应该抱积极的心态,想办法去解决它,而不是去被动适应,以致成为习惯。哲学上讲事物之间存在着普遍联系,它们会互相联结、互相依赖、互相影响、互相作用、互相转化,就是说,一件看似有意义的事它可能最后做成了无意义,同样,一件看似无意义的事我们也能把它往有意义的方向去做,做出其中的意义来。“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本身就是意义所在。

怎么把无意义的事做出意义来?

(网图,侵删)

简单来说,判断一件事情有没有意义,主要看这件事做过之后是否会带来改变。有改变,则有意义,反之,则无。这就要求,我们做事如果只有过程而无结果,半途而废好比烂尾楼,它终究没有意义,反而不如一块空地更适合做正确的规划和开发;同时,我们所做的事情一定要与核心任务有关,总在外围转圈,而不深入问题的内里,如同写文章不去思考主题和框架,却去考究书写工具,除了增加时间成本,又有何意义?总之,我们不能做无用功。

无意义的事有两种情况,一是事情本身没有意义,比如迎检做假材料;一是事情本身有意义,只是某个关键环节出了问题,做着做着就失去了意义,比如写总结、理论学习、志愿者活动(这里指各种纯粹作秀的活动)等等。

我们做无意义的事也分两种状态:一是主动做,一方面,不知道什么对自己最重要,所以,忙忙碌碌而碌碌无为;另一方面,知道什么重要,却畏难拖延,用无意义的琐事来制造假象,死活不愿吃掉那只青蛙。二是被动做,一方面,个人行为不能不服从于某些并无意义的集体活动;另一方面,个人做事的优先级屈从于某些人的优先级,不敢话事,哪怕某些人的事情并不重要,你还是非做不可。

怎么把无意义的事做出意义来?

(网图,侵删)

对于上述情况,我们要分别对待。首先,判断所做的事情是哪一种。如果事情本身没有意义,那就去分解事情的全过程,找出过程中某个重要环节,将它做得有意义。因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无意义中一定蕴含着有意义的部分。比如做假资料,事情本身当然没有意义,但是把这项工作做得更高效、更可持续就有了一定意义。限定完成时限,设定任务标准,列出工作流程,分解具体任务,安排时间节点,提出材料目录,做好归档整理,及时备份待用。用它来锻炼自己的统筹能力,最不济,还可以用它来磨砺性子,至少不再抱怨、发牢骚。如果事情原本有意义,做成了无意义,那就找出发生问题的环节,让它回到应有位置,“恢复原状”。比如写总结材料,华而不实的关键是自己存了迎合心理,去了这种逢迎心,多在事实和数据上、结论和论述上、结构和语言上锤炼,一篇干货满满、新颖简约的总结更让阅者耳目一新。


其次,分析为什么会做。如果是主动做,那就去看为琐事忙碌是因为不知情还是想拖延?一定要搞清楚自己到底要什么,才下决心去做某些事。目的赋予我们做事的意义,做事之前要问一问初心,这件事做成之后对我和他人有什么益处?如果不做会有什么危害?如果被动去做,无意义的集体活动中找个可以实现的小目标,比如例会时间可以设定听清要点这个目标,不管传达者是否有口无心,我自去听出传达内容的观点、理由、事实和结构层次来,与我自身联系起来,找出与我的关联来,拓展我可以运用的境地,把事情做实,让改变发生。这样,就做出了意义。屈从于上级安排的,尽量去找出上级与自己的最大公约数,完成上级布置任务的同时,也为完成自己的某项任务作些预备和铺垫。

都说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我们不能避开所有的无意义,但我们可以尽量减少做无意义的事。一是做做减法,问自己:今天,哪些事我不做也不是世界末日?还可以做个单选题,问自己:今天,如果只能做一件事,我会做哪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