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教過我們的語文老師

那些年,教過我們的語文老師

(網圖,侵刪)

有網友問,為什麼沒有人願意當語文老師?還作了如下描述:“前生殺豬,今生教書;前世殺了人,今生教語文。”這個說法真是讓我啼笑皆非。

這些天正在看大島祥譽的《麥肯錫工作法——個人競爭力提升50%的7堂課》,書中說看新聞要試著養成這樣思考的習慣:“這條新聞對自己、自己的工作或者客戶而言,意味著什麼?”儘管我看到的不是一條新聞,更像是一個段子,但是,用書中提到的方法去思考,依然看出些現象背後的東西。

一、語文老師為何不受人待見?

不管承認與否,一件事情如果不受人待見說到底無非因為它讓人覺得沒什麼價值。誰來判斷一件事情、一個職業、一種行為的價值有無和高低呢?一是行為人自身,二是行為人處身的外界環境,即社會。客觀地講,外界對於個人影響更大。很少有人能以一己之力改造外部環境,能改造的那是偉人。

從目前的教育環境來看,教師群體尚未受到由衷的尊重。儘管國家在尊師重教方面做了很多努力,社會上對老師不夠尊重的情況仍較普遍。尤其是市場的交換原則滲入到純潔的師生關係當中後,一些教師利用手中的資源很做了些違背師德的陋行,經過互聯網的放大效應,進一步抹黑了教師形象。

教師群體不受待見,語文老師更不受歡迎。大致有這幾點原因:其一,語文難教難學,考試成績往往並不理想,所以在應試背景下顯得語文老師比較無能;(見拙文《 》)其二,語文是一門需要長期涵養能力的科目,與這個快節奏的速食時代不易合拍,沒有多少人能容忍慢條斯理地學習卻只帶來微乎其微的成績增長;其三,語文的學科特點決定了它不受家教市場的歡迎,語文老師掙錢困難,學生不容易出成績,語文老師職評困難,無名無利,語文老師的地位可想而知;其四,語文有很強的教育性,語文老師在教學中常常要兼做德育工作,但以當下價值標準來看,你自己的生活、事業都不如意,你講大道理給誰聽?反倒顯得語文老師就只會耍嘴皮子。

然而,由於中文專業特點,語文老師大多愛讀書、愛思考,會經常去仰望星空,卻又不知路在何方。可以說,外不受認可,內難得安寧,所以,語文老師的職業幸福感該何從談起?

那些年,教過我們的語文老師

(網圖,侵刪)

二、什麼樣的語文老師不受人待見?

上面說的是語文老師這個職業不受待見,那麼,是不是所有的語文老師個人都不受待見呢?當然不是。下面對不受學生歡迎的語文老師的主要類型作個簡要概括:

1. 懷才不遇型。主要是悶葫蘆裝餃子,有貨倒不出。這一類語文老師腹有詩書卻語言乾癟,讓人覺得特別無趣,與其才情全不相稱,聽他們說話講課很受煎熬,倒有些面目可憎。為什麼這裡單止突出語文老師呢?因為語文老師本來就是教學生表達的人,結果自己卻不會表達,是不是更要受批評?一方面,說明此人無自知之明,去幹了自己吃力不討好的事;另一方面,不會解決困擾自己的問題,說明此人不善於學習;再者,一肚子知識無用武之地,要麼是個學究式的老師,要麼很讓人懷疑其知識的真偽。

2. 深閨怨婦型。這類語文老師或許有些才氣,卻總有些受迫害妄想,總覺得其他人都在有意針對他,自己的所有不如意都是別人造成的。又怕動腦,不肯去尋問題的真正根源,看什麼都不順眼,時常當著學生的面發洩牢騷,說起話來尖酸刻薄,口中抱怨不斷、諷刺連連,為人心胸狹窄、行事睚眥必報。

3. 恃才放曠型。這類語文老師平常好舞文弄墨,有時在報刊雜誌上發些豆腐塊文章,或是推薦的某篇學生作文恰好得了個什麼作文大賽的獎,於是自命不凡,處處炫耀顯擺,講起話來文屁沖天,看起人來眼高過頂。

4. 絮叨聒噪型。這類語文老師有些像是《大話西遊》中的唐僧,說起話來反反覆覆,顛三倒四,整節課光聽他一人在那兒喋喋不休,左一句強調,右一句重要,結果卻是既無重點,也無邏輯。真可謂言不及義、詞不達意。

5. 光說不練型。這類語文老師是假把式。喜歡指手畫腳,不喜歡親身實踐。講起作文寫法來引經據典、頭頭是道,卻從來也不見其一篇下水作文。較起真來,這類老師的理論功底並不真深厚,多半是雞零狗碎地從網上當了些所謂名家的言論,連真實性、適用性也疏於求證,就在學生面前拋售販賣,只為賣弄學識,以期賺取學生的崇拜。

三、什麼樣的語文老師很受待見?

凡事都有其兩面性,既然有不受歡迎的,自然也有很受歡迎的。什麼樣的語文老師深受學生待見呢?這裡也嘗試著歸納一下。他們儘管各有個性,各有光彩,也有共通之處值得所有老師學習。

那些年,教過我們的語文老師

(網圖,侵刪)

1. 有情懷。他們真心熱愛教育事業,以之為事業而不是職業。喜歡鑽研理論、分析案例、探索教法。他們關心學生成長,比起教書來更重育人。視學生為子女、為親朋,學生的冷暖常記心間,學生的喜憂常在眉頭。他們就算有一桶水、一江水也不直接給學生一杯水,而是授之以漁,讓學生自己去開挖水道,引水入渠。他們心胸寬廣、淡泊名利。耐得住寂寞,任身外繁華喧囂,他們板凳甘坐十年冷。守得住執著,他們堅守教育理念,“衣帶漸寬終不悔”。

2. 有操守。他們嚴於律己,深信身教重於言傳,牢記“學高為師,身正為範”。他們言行一致,對人對己一套標準,說話行事從無兩樣。他們說到就能做到,從不誇誇其談,更不信口開河。無來歷的話不說,無實據的話不講,未證實的理不教。

3. 有見識。他們視野開闊,雖隻身處校園、書房,偏能心懷天下、開放包容,關注時事,緊跟前沿,什麼時候都並不落伍於這個急速發展的時代。他們興趣廣泛,求知慾強烈,拓展知識邊界對他們來說就相當於開疆闢土,遇到知識盲點就去征服。從不拘泥於語文教學的一隅,在他們眼裡,學問都是相通的,根本不介意學科的分界,在他們的黑板上英文單詞、數學公式、物理定理、化學方程式隨處可見。他們博聞強識,因為心中無界,所以涉獵廣泛;因為學而得其法,故能博採眾長,有時竟成一家之言。

4. 有風度。他們專業精湛,從不做“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專家”,只做富有工匠精神的行家。他們視教學為工藝,不斷雕琢細節、改善技藝,追求完美和極致。他們善於溝通、長於表達,與學生交流自然而然地換位思考,耐心傾聽、貼心解答,溫文爾雅。他們基本功紮實,哪怕平時說話方言很重,一到課堂上就是一口標準的普通話。哪怕平時寫字龍飛鳳舞,一到板書就是一手漂亮的粉筆字。哪怕平時很少見其大作,一旦“下水”就是一篇驚呆學生的好文章。

試問,一個有情懷、有操守、有見識、有風度的“四有”老師能不成為教師中的明星,受到學生熱烈而真誠的追捧?

任何職業都有其自身特性,無論外界怎麼看待它,只要你選擇了它,你就有義務更有道義去善待它。愛它,才能得到它的愛。不是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