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人文:社区学院吴江话学习坊2018年首期丨尔雅斋

苏州人文:社区学院吴江话学习坊2018年首期

社区学院吴江话学习坊2018年首期3月4日开课了,今天下午1点半,二十几位学员齐聚吴江教师进修学院2号楼第七教室。

苏州人文:社区学院吴江话学习坊2018年首期丨尔雅斋

(活跃的老吴江人 摄影:学员“含笑”)

首期第一堂课的一个半小时里,虽然学员们大多彼此不相识,气氛却相当热烈,尤其是几位老吴江人老阿姨,热情风趣,特别活跃,大家一见如故。每个学员, 包括老师,都一一站起,自我介绍,并且试着用吴江话来介绍。听着大伙儿的九腔十八调,我不禁开颜大笑。

学员中,多数是新吴江人,有来自江苏南通的、浙江的、河南的......他们有初来吴江没多久的,有定居十多年的,为着一个共同的心愿“学好吴江话、融入吴江生活”而走到一起。看着他们认真的学习劲头,我们在场的为数不多的几位本地人有种自豪的使命感,纷纷在旁耐心引导新吴江人的发音。

苏州人文:社区学院吴江话学习坊2018年首期丨尔雅斋

(社区学院“毛乐群”老师在主持 摄影:学员“红牡丹”)

课后,在学习群里,有位同学不知从哪摘来一首打油诗,原作者不详。原作虽文笔一般,但词语朴素而接地气。我看着颇有趣,遂即兴修改了几段,删减部分负能量用词,尽量释放积极的正能量,试着用更贴近吴江口语的词汇,改后读着也蛮有劲。将修改篇发至群里, 有学员提出“能把这篇用吴江话讲讲吗?”

我乘兴录了语音,边看电视边口录,想着音效可能杂,凑合听听罢了。群里众人却说还可以,他们打算跟着语音学起来。

看大家学习念头正浓,我干脆建议毛老师将这首改编过的打油诗当作本期口头作业,下期请主讲老师在课堂上一个个验收学员们的跟读效果。

我们的吴江话,是最正宗的太湖片吴语系,具有汉语中独一无二的广式连续变调系统,保留了古汉语全清、次清、全浊声母三分,发音软糯雅正。我们的吴方言又称吴越语、江南话、江浙话,吴江的地理位置处于“吴头越尾”,融合了“吴风越韵”,吴江话细分为多种乡镇语调,是江南文化(吴越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城市化社会的递进,国家政策一度大力推广普通话,导致人们彼此交流时渐渐舍弃方言而习惯了汉语的通用语言“普通话”,越来越多的孩子成为“没有方言”的一代,各地方言将消失或成为只有少部分人使用的语言“活化石”。我想,借此学习的机会,咱们一起尽力吧,略尽绵薄之力,为了吴方言的传承,为了咱们的家乡语言,共同努力与拓展,发扬吴地文化,倾听城市声音。祝新老吴江人爱上吴江话,乐居在吴江!


附修改后的打油诗, 并自拟诗题为《说吴江》:

《说吴江》

吴江的天,吴江的地,

吴江的女人最漂亮 !

吴江的鱼,吴江的菜,

吴江的男人最神气!

吴江的萝卜,吴江的西瓜,

吴江的姑娘人人夸!

吴江的路,吴江的桥,

吴江的风景一条条!

吴江的河,吴江的水,

吴江就是水天堂!

吴江的街,吴江的弄,

吴江的故事说弗光!

吴江的楼,吴江的田,

吴江人会得赚铜钿!

吴江的花,吴江的鸟,

吴江的环境宜养老!

北京大,上海富,

弗如吴江一棵树!

香港街,台湾路,

弗如吴江的小马路!

奔驰车,宝马车,

弗如吴江的电动车!

新吴江,老吴江,

乐居生活在吴江!

(云巛修改于2018.3.4)

苏州人文:社区学院吴江话学习坊2018年首期丨尔雅斋

(学员们在自我介绍 摄影:学员“红牡丹”)

友情提示:

您的每一句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