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请远离这种“高情商”

孩子,请远离这种“高情商”

12月25日的圣诞夜,一个人们眼中的高材生,有着无限未来的西安交大博士,走进西安灞河里,再也没有回来。

人们对于自杀者往往带有一丝怒气,会批判他有勇气选择死却没勇气活下去,会不断的追问你的父母家人又该如何?

但人们对于死者,终究还带有敬意和宽容。逝者已矣,谁也不曾代替他去承受最后一根稻草,因此大众最终会选择沉默,祝福活着的人能好好生活。

但在杨宝德走向绝望轻生后,一个声音冒了出来——

孩子,请远离这种“高情商”

孩子,请远离这种“高情商”

到底是被人使唤还是心胸开阔?

帮老师做点事,或者说伸手帮朋友做点事确实算不得什么,但如果一而再再而三的不顾自己的处境,一味弯腰满足对方未必合理的需求,就是所谓高情商了吗?

有个年仅8岁的小朋友,按理说正是最爱和小伙伴闹腾的年纪,但他父母却说他常常不肯和同学出门。

后来父亲在他少有的几次出门时悄悄跟在后面,发现走在最后的是他,负责背书包的是他,跑去买水的仍然是他。

孩子,请远离这种“高情商”

这位父亲一开始是有点不高兴的,但他不高兴的不是孩子被人使唤,而是觉得自己孩子心胸不够开阔,帮别人做点事不是很好吗?这样别人也会更喜欢他呀!


但后来回家和孩子妈妈一商量,觉得不对。

首先这孩子摆明了不懂拒绝,这显然不太好,万一考试同学让他帮忙作弊是不是也去帮

其次他的朋友也没因为他跑前跑后的帮忙而更喜欢他,否则孩子也不会这么不喜欢出门。这么多琐碎的小事做下来,小孩子心思单纯,但估计也全当做理所应当了。那这样就不是让他交朋友,而是让他去服务了。

想到这这位父亲告诉我,幸好自己没有跟孩子说什么你多做事别人才会喜欢你,这样岂不是在教孩子不平等的讨好吗?主动热心的帮忙是一回事,抱着换取东西的心态又是另一回事了。

不紧跟在老师屁股后头就是低情商吗?

孩子,请远离这种“高情商”

孩子,请远离这种“高情商”

网上留下的聊天记录还有很多,甚至涉及到了挑拨私人关系。

而这些,被轻描淡写的表述为“村娃自视甚高,情商不够。”

如果说,不懂得如何拒绝,如何更好地处理这些事关乎情商确实不假。但如果像某些人所说的不为老师提包装窗帘就是情商低,不去一味的迎合无理要求就是情商低......

那孩子,请你远离这样的“高情商”。

与此相反的,你需要的是合理拒绝和自我调节的能力。

这些才是决定孩子一生的能力

自我调节的能力

不是每个人都会遇上糟糕的导师,但每个人都会碰上挫折。

不同的是有人知道自己能通过什么来排解心中郁闷,调节一阵就能重新站起,有人却只能在心里越压越深,甚至连怎么哭泣都忘记了。

孩子,请远离这种“高情商”

能区分“目的”和“目标”

知道人生重要的是目的而不是目标,人生的选择就会多得多。

孩子,请远离这种“高情商”

考试考满分是目标,赚100万是目标,而幸福和快乐是目的。

明白自己的人生目标是生活幸福,就可以鼓励自己再试一试。

孩子,请远离这种“高情商”

人生路漫漫,别轻易放弃,为自己,为爱你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