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計第八計暗度陳倉

暗度陳倉是三十六計中的第八計,敵戰計中的第二計。這一計在《三十六策》中是這樣記載的:“示之以動,利其靜而有主,益動而巽”。這一句的意思是:”故意暴露行動,利用敵方在這裡固守時,暗地裡開展真實的行動,出奇制勝。事物的增益因為變動而順達”。

三十六計第八計暗度陳倉

這一計策和聲東擊西有一點類似,都分為表面和真實目的。但是聲東擊西的用在戰爭進行中,暗度陳倉用於戰爭準備中。聲東擊西是兩邊做同樣的事,但讓另一邊吸引敵人的注意力來達到制勝的效果,前期需要造勢。暗度陳倉則不然,表面上做一些和真實目的不相干的事來迷惑敵人,讓敵人認為很安全,但是暗地裡卻悄悄的行動,前期需要迷惑敵人。簡單一點的解釋就是,聲東擊西讓敵人在緊張中崩潰,暗度陳倉是讓敵人在安逸中受到驚嚇。

這一計策出自《史記.高祖本紀》。當時漢王劉邦進入蜀地之時自身實力不足以對抗項羽,為了向項羽表明自己沒有擴張的意圖而毀了棧道。當自身實力足夠時就想要進入中原與項羽一決雌雄。因為陳倉是劉邦進入中原的必經之地,兩地之間又有險要的地勢,同時又有雍王章邯的重兵把守,不太好打。他聽從了韓信的計策派大將樊噲領一萬人修築棧道,並以軍令要求樊噲在一個月之內修好。但是這條棧道太長,三五年都不可能完成,這樣就迷惑了雍王章邯。同時暗中派出精兵從小道翻山越嶺偷襲陳倉並最終取得了勝利。

三十六計第八計暗度陳倉

三國時期蜀國大將姜維拍廖化在白水南岸紮營,魏國大將鄧艾當時在白水北岸紮營。因為當時魏軍人少,應該不等架橋直接進攻過來,所以鄧艾判斷廖化應該只是在這裡牽制自己讓自己不敢離開,而姜維自己帶領大軍去偷襲洮城,然後鄧艾就在夜間帶領部隊抄小路趕到洮城。結果不出鄧艾的預料,姜維的大軍正在渡河。因為鄧艾搶先一步佔領了洮城致使姜維暗度陳倉之計失敗。

三十六計第八計暗度陳倉

同樣是三國時期,吳國的大將呂蒙帶領大軍奪取荊州。原本呂蒙想要趁著關羽在樊城偷襲荊州,但是關羽雖人在樊城,卻沒有忽視荊州的防守。偷襲不成怎麼辦?為了麻痺關羽,呂蒙以染病為由將軍權交出讓當時名不經傳的陸遜領兵替自己手陸口,自己則暗中做好進攻荊州的準備。關羽果然上當了,將荊州的守軍調到北方去攻打曹操。呂蒙抓住了機會讓士兵假裝客商到達荊州的沿岸,呂蒙率軍迅速進攻,很快佔領了荊州,關羽則因為失去後方導致軍心不穩而敗走麥城。

三十六計第八計暗度陳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