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個騙了中國人十幾年的汽車“謊言”,你都上過幾個當?

回想一下,我國的汽車市場從零到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所花的時間並不長,可以說是爆炸式的增長。但隨之而來的,卻是各種關於汽車的流言滿天飛。一些看似有理但卻毫無根據的理論,經過眾人傳遞後,成為某些消費者心目中的“真理”。

5個騙了中國人十幾年的汽車“謊言”,你都上過幾個當?

那究竟所謂的流言有哪些?它們又是怎麼造成錯誤認知的…

急剎不踩離合

這種說法是來自手動擋車型,由於手動車型有離合踏板,一般正常駕駛的剎車行為,大多數不需要同時踩下剎車。由此就衍生出,手動擋車型急剎要不要踩下離合的討論。有人認為不踩下,這樣能讓發動機也參與制動,更安全。那自然就會有人認為需要踩下。

5個騙了中國人十幾年的汽車“謊言”,你都上過幾個當?

利用發動機制動來減慢速度的場景,駕駛中時有出現。只需要用剎車踏板控制到想要的速度就可以了。而在長下坡的處理上,只靠剎車系統來減速,隨著剎車時間的加長,剎車片溫度會上升影響制動效果。通過發動機制動的輔助能減輕制動系統的負擔。

5個騙了中國人十幾年的汽車“謊言”,你都上過幾個當?

以數據表明,手動擋急剎時把離合踩下有助於剎車。那是因為除了在低速將停的時候,不會把發動機給別熄火,影響下一步操作的原因外。還有一點是,初段發動機能提供製動力,但隨著轉速下降,發動機的反拖制動力可能會影響ABS體系的正常工作。

鋼材薄不安全

在老觀念裡,汽車的鋼材應該是很厚實、紋絲不動的。老式的國產車和早年生產的德系車,也都是如此。因而不少人認為汽車鋼材很厚,外面的金屬也很厚。直到價格低廉的部分日系車推出後,有人發現竟然輕按就會形變。

5個騙了中國人十幾年的汽車“謊言”,你都上過幾個當?

實際上,在汽車工程裡來說,我們經常摸到的最外層的金屬是叫蒙皮,是用來裝飾車身外表,遮掩內部結構件的作用,它並不是主要的應力件,因此在排放、油耗等法規下,為了油耗表現就改用更輕、更薄的鋼材來使用。

打死方向會傷車

目前汽車上配置的助力轉向系統大致,分為機械液壓助力轉向系統、電子液壓助力轉向系統以及電動助力轉向系統。老司機教導,說打死方向盤會導致損壞車輛。不僅是老司機,還是駕校的培訓都有這種說法。

5個騙了中國人十幾年的汽車“謊言”,你都上過幾個當?

在機械液壓助力轉向系統中,液壓泵的工作壓力只會因方向盤轉動過快,而不是轉向角度過大而增大。同時,為了防止轉動阻力矩過大而損壞油泵,每個液壓系統中都會裝設用以限制最高壓力的安全閥。所以,機械液壓助力轉向系統是不會因打死方向盤損壞液壓泵而導致轉向系統的損壞。

5個騙了中國人十幾年的汽車“謊言”,你都上過幾個當?

而且現在的車型大多采用電子系統,因為電子液壓助力系統中同樣會裝設安全閥。所以,電子液壓助力轉向系統也不會因為打死方向盤損壞液壓泵而導致轉向系統損壞。

車身重就穩

不少老司機會認為,車輛質量足夠重就足夠安全。其實新車是否有安全感車重沒有直接關係。輕量化是全球車企的共識,車身質量的降低,不僅能帶來更好的動力性,更好的燃油經濟性,甚至還能減少制動距離、增加操控靈活性,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安全性。

5個騙了中國人十幾年的汽車“謊言”,你都上過幾個當?

可能有人還會說車輕高速“漂”,車重車就穩,在如今汽車科技發展的大前提下,高速穩不穩相比車身質量以外,空氣力學的應用、車輛設計下的重心高低、軸距的長短以及底盤調校水平、轉向機構調校特性等。

加半箱油可以省油

5個騙了中國人十幾年的汽車“謊言”,你都上過幾個當?

加油量的多少影響的是車身的重量,為了應付增加的重量,發動機需要多燒油多做功這是毫無疑問的。所以就有人提出,加油不要加滿只要加一半就好了。一半的油量能減輕重量,從而達到省油的目標。其實加半箱油的確會輕了,但對於以噸計算的車型來說輕不了多少,也就省不了多少油。反而容易因為低油量是對部分零件的損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