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鹽城怎麼樣?

幽上一默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產鹽、和日韓的合作、東風悅達起亞、港口、風力發電、海產品等等。鹽城的發展只是在江蘇這個經濟大省裡被擋住了光芒。

實際上,鹽城的經濟挺好的,從古時候的官鹽產地,到現在的海濱綜合型城市。在鹽城附近的城市裡,估計只有南通是可以明顯好過鹽城的。

即使在江蘇省內比,鹽城也是蘇北城市裡前列的。城市面積是江蘇最大!下管的多個縣城排到了全國百強縣。論城市內部的貧富差距,是要好過徐州的,論所有老百姓的幸福指數,也是在蘇北數一數二。

講真,江蘇的城市分為4個階梯:

第一階梯:蘇州、南京、無錫。

第二階梯:南通、常州。

第三階梯:徐州、鹽城、鎮江、揚州、泰州。

第四階梯:淮安、連雲港、宿遷。

實際上從13個地級市裡的排名就能發現,鹽城穩定在第七名!(這是過去5年的GDP排名)

如今的鹽城總是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小縣城裡的高新區,月薪7-8千的人比比皆是。很可以啦!

大約花費0.3KB的流量,哈哈哈哈哈。

畢竟,我辣麼萌~


不哈韓的小韓



鎮江看點

下文是本人的文章《從歷史看未來,江蘇最具潛力的城市——鹽城》中的內容:

她被稱為“百河之城”,又稱“魚米之鄉”,有著長長的“黃金海岸”,屬於江南文化範疇,卻地處蘇北。她是江蘇省面積最大的地級市,面積1.7萬平方公里,相當於中東土豪科威特。她因鹽得名,擁有江蘇省最長的海岸線。她就是鹽城。

鹽城全境平原,一馬平川,是近代工業發展的有利條件。土地肥沃,水網密佈,非常適合農業發展。海岸線長度和灘塗面積均列全國之最,且每年以5萬畝的成陸速度增長,相當於每年增加一個澳門。是江蘇最大、最具潛力的土地後備資源。

看起來各種資源條件得天獨厚,然而鹽城的經濟水平實際上在江蘇卻處於下游,這是為什麼呢?今天,我們就從歷史的角度來分析一下原因。

漢武帝元狩四年(前119年),因這裡遍地皆為煮鹽亭場,故命名為“鹽瀆縣”。東晉義熙七年(411年),鹽瀆縣改名鹽城縣,1983年撤縣設市,鹽城市由此而來。

西漢時大半個鹽城還在海里

鹽城大部分土地由海底陸地上升而來,地勢低窪,遍地鹽鹼、排水不暢,水分大量蒸發,鹽分不斷積累於地表,水文、地質條件惡化,不能生長稻麥棉花等農作物。土壤貧瘠,是真正的不毛之地。而蘇南地區,卻是降水豐沛,氣候溫和,非常適合農耕文明發展。鹽城除了鹽,就幾乎什麼都沒有了,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怎麼也不會成為“夜橋燈火連星漢,水郭帆檣近鬥牛”那樣的繁華之地。

“條條大路通羅馬”,這句話說的是古羅馬帝國修建了以羅馬為中心,通向四面八方的大道。這些只有5米寬的大道,促進了帝國內部和對外的貿易和文化交流,讓歐洲人自豪了1000多年,可見交通對經濟的影響。“要想富,先修路”,有了好的交通,又豈止於富?

比古羅馬帝國興盛時期還要早上幾百年,在中國戰國時代,秦國以都城咸陽為中心,建立了那個時代世界上最發達的交通網絡。包括寬約30米,全長700多公里,從秦都咸陽直達包頭的“秦直道”。這些四通八達的道路為秦國的富強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與此同時,秦始皇又下令“車同軌”,以此來保證交通暢通。

在古代,河流是最為便捷的交通運輸方式。歷代朝廷往往動用巨大的人力物力財力,來開挖運河。因此,戰國魏惠王開挖鴻溝,溝通黃河和淮河間的主要水道。隋煬帝開通濟渠和大運河,使都城洛陽可直達黃河、淮河,通過水運,直下江南。

然而,大運河在江蘇境內,經徐州、淮安、揚州、蘇州……卻沒經過鹽城。由此,鹽城一次又一次地與繁華機緣失之交臂。

古代揚州的繁華

濱海沉積、於泥灘塗、麵粉砂土,斷裂構造,組成了鹽城地質的主要特徵。而這樣的特徵,對於鐵路運輸系統,是相當不利的考量因素。沒有有利的地質和地形條件,火車將難以通行。因為鐵路基建水平的歷史侷限和其他原因,鹽城在很長時間不通鐵路。2002年才建成第一條“時速120公里,客車4對”的新長鐵路,結束了“地無寸鐵”的歷史。然而,新長鐵路慢得要死不說,還不能過江直通上海。這對推動區域經濟發展,拉動鹽城經濟,是相當大的制約。

也正因為鹽城的地質特點,鹽城雖擁長較長的海岸線,卻沒有優良的深水港,貨物中轉規模小,所以在近代沒有發展成為港埠,沒能成為象上海、香港、新加坡那樣金融、貿易中心,更不談帶動相應的區域經濟發展。

由於陸路,水路,海運都不佔優勢,所以鹽城近代,航空運輸也難以發展。鹽城原來只有一個軍用二級機場,直到2000年才成立鹽城民航站,當初只有有限的幾條航線。

鐵和鹽,古代是民眾生活必需、又難獲取的商品。春秋時代,管仲向齊桓公建議“計口售鹽”。從此食鹽專營也被後世統治者學習。

鹽鐵專賣,從漢代到唐代,在實行上斷斷續續,中央政府與地方豪強,為了豐厚的鹽利,相互博弈。到了宋元明清,官鹽制度得以相對成熟。然而,鹽業走私仍難杜絕,鹽販子屢禁不絕,在辛勤和艱險之中,有人積累了巨大財富。高仙芝,黃巢,張獻忠都是鹽販或鹽工出身。

明代季寅在詩中說:“胼手胝足度朝昏,食不充飢衣難補。每日凌晨只曬灰,赤腳蓬頭翻弄土“,說的就是鹽民們的貧窮而艱苦生活。鹽為官府、鹽商們積累了大量財富,鹽利雖豐,鹽民卻依然貧苦,鹽城沒有因此而興盛。

古代曬鹽場景

鹽城也是一座移民城市。前前後後,歷史上出現過七次移民運動,尤以“洪武趕散”、“廢灶興墾”兩次為規模最大。直到上世紀下期,鹽城還有大片待開墾的鹽鹼荒地。想當年,許多知青從繁華都市,來到這不適合人類生存的地方,開荒拓土,植樹造林,把最美好的青春獻給了鹽城。如今的鹽城,經過歲月的沉澱,經年的開墾,荒地已經變成沃土,鹽城變成了真正的魚米之鄉,全國的糧油供應基地。

荒地也能變糧倉,蘇北建設幹一場—鹽城知青紀念館

由於重視程度的提高、投入和建設力度的加強,在如今,鹽城的交通運輸能力得到了快速增強。

公路運輸方面,以高速公路為主骨架,以國省幹線為支撐,城市快速公交、高架路,縱橫交錯,四通八達,截止當前,公路總里程達20000公里左右。

鹽城高架的“速度”與激情

上世紀中葉,中國缺少大型的機械化作業,全靠人力來疏通開挖內河。肩挑手扛,“挑河工”成了一個歷史的印痕。通過人民的勤勞,以灌河、通榆河、泰東河為主,通江達海的內河航道網已經形成。

沿海港口建設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大豐港建成國家一類對外開放口岸,射陽港、濱海港、響水港被國家批准為二類開放口岸,沿海擁有千噸級以上碼頭16個,年吞吐能力達1100萬噸,一個江蘇中部沿海港口群正在迅速崛起。

一輪頃刻上天衢,蒸蒸日上大豐港

現如今鹽城的南洋機場為江蘇唯一的一類開放口岸。機場建成國家4C級標準的空港,先後開通了多條國際國內航線,向外國籍飛機開放,國際空港配套工程也將開工。

鐵路曾經是鹽城人的一個夢,如今不僅是普鐵,連高鐵也成為現實,鹽城目前已然成為江蘇全省鐵路建設的主戰場。隨著高鐵的建設成功,鹽城將有效接受上海、蘇南等經濟發達地區的輻射,更加吸引和集聚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

近年來,在鹽城近海發現了大型儲油沉積盆地,居中國海洋油氣沉積盆地第2位,有著廣闊的勘探開發前景。鹽城天然氣田為東部沿海地區陸上最大的油氣田,品質名列全國前茅。鹽城天然氣田的建設開發已進入實質性階段。

腎是人之本,溼地是“地球之腎”,鹽城市擁有亞洲大陸邊緣最大的海岸溼地,建有多個自然保護區。大縱湖、九龍口等湖泊面積近百平方公里,原始風光,生態宜居,擁有非常好的旅遊資源。昔日的荒涼之,沒有對資源過度開墾消耗,成就了今天少有的地方獨特風貌。

良好生態環境,成為許多珍禽異獸的憩息家園

以史為鏡,可知興替。鹽城補全了歷史的短板,盡佔天時、地利與人和,只要把古代鹽商的勇敢精明,鹽農的勤奮樸實繼承發揚,砥礪前行,把潛力變為實力,便可成為江蘇的後起之秀,中國乃至全世界的明日之星。


碼農讀史

一、簡介

鹽城,隸屬於江蘇省,地處中國東部沿海中部,江蘇省中部,位於長江三角洲城市群北翼。鹽城是江蘇省面積最大的地級市,市域面積1.7萬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22.85萬人;其中市轄區面積492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40萬人。

鹽城東臨黃海,南與南通接壤,西南與揚州、泰州為鄰,西北與淮安相連,北隔灌河和連雲港市相望。全市地勢平坦,河渠縱橫,物產富饒,素有“魚米之鄉”的美稱。鹽城是江蘇沿海地區新興的工商業城市,也是長江三角洲重要的區域性中心城市。

二、經濟

鹽城目前支柱型產業:汽車、機械、化工、紡織

2014年的數據:汽車行業開票銷售收入1122億元,同比增長16.8%,佔比和增長貢獻率分別達28%和27.4%;機械裝備行業開票銷售收入895億元,同比增長24.5%,佔比和增長貢獻率分別達22.3%和29.8%;化工行業開票銷售收入579億元,同比增長13.2%,佔比和增長貢獻率分別達14.4%和11.4%;紡織行業開票銷售收入416億元,同比增長1.8%,佔比和增長貢獻率分別達10.4%和1.2%。


三、交通

四、教育

對於江蘇人來說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目前相比較其他省市,江蘇的基礎教育方面算是比較均衡的。鹽城也有在全國排得上名的中學:鹽城中學、景山中學、鹽城市第一中學、東臺中學等。不過鹽城的高等教育方面比較薄弱一點,全日制普通高等本科院校只有兩所:鹽城工學院和鹽城師範學院。總體來說鹽城的學習氣氛還是很濃的,學校家長都很重視教育發展。

五、其他

鹽城方言屬於江淮官話洪巢片、江淮官話泰如片,不過現在鹽城人大多數都講普通話了,老人家也會說點鹽普,外地人過來不要擔心交流問題。

吃的方面以淮揚菜為主,不擔心吃不慣,沒事很多。

鹽城還有一個5A級國家風景區:中華麋鹿園(江蘇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4A級國家風景區:鹽城自然圈(江蘇鹽城國家級珍禽自然保護區)

鹽城到底怎麼樣?生活過才知道


鹽城視界

鹽城是一座讓人打開心扉的城市,2017年位於長三角北翼的鹽城市,實現GDP:5082億元,在江蘇這個成績排名第七位,在全國排名第37位左右,作為國家長三角規劃定位中的Ⅱ型大城市,國家級中韓產業園落地鹽城,國家八橫八縱的高鐵收官之作沿海高鐵正在建設。 鹽城雖然目前是三線城市,但屬於長三角都市圈,這裡是一個讓人打開心扉的地方,優越的交通條件和全國名列前茅的空氣質量,有這麼好的環境,絕不輸中西部的省會城市。長三角規劃中鹽城定位是‖型大城市,近期鹽城還成功入圍國家區域中心城市。我們這裡政府都在要求市民大力宣傳鹽城,宣傳家鄉,所以我們號召有能力的各界人士來鹽城投資,來鹽城定居,鹽城會給你更好的平臺和機會,鹽城歡迎您。






















_雅歐_

鹽城當然很好了!

這是生我養我的地方,去哪都沒有鹽城親。

鹽城有我的親人父母、妻子、兄妹,無論我在他鄉何處,鹽城是我著急往回趕的家。

八十年代,在鹽城讀書,那時還是"一條馬路兩座樓,一個公園兩隻猴,一個警察管兩頭“。

從此,鹽城,再未離開。

許多同輩、朋友,去蘇南及其他大城市買了房,但,他們並未離開鹽城。而我,根本不屑於去外地買房定居。

鹽城是我永遠的家。

我見證了鹽城幾十年的變化。

如今高速、高架、國道、省道條條寬敞、快速,四通八達。


普鐵、高鐵已通或將通,機場航線幾十條,鹽城可以放飛你我,鐵路、航線就是它手中的線,無論你去哪遠行,它都會牽你回家。

城市建設日新月異,高樓大廈鱗次櫛比,一座現代化城市已然顯現。

鹽城有港口、灘塗、丹頂鶴、麋鹿,有新四軍紀念館,還有講述鹽城歷史的海鹽博物館。

鹽城有大縱湖、九龍口和枯枝牡丹,也有現代美的聚龍湖、歐州風情街。




你可以在荷蘭花海中散步,也可以去黃海森林公園徜徉。

你還可以帶著孩子去卡迪歡樂世界遊玩,也可以去廣化藝術中心欣賞淮劇的原汁原味。

總之,鹽城美,鹽城是我的家鄉!


另眼看大千世界


(鹽城新四軍紀念館)



大家好!江蘇鹽城怎麼樣?我是鹽城人,我最有權利回答。


(鹽城夜景)

鹽城是一個起步較晚的新興城市,可以說改革開放前的鹽城是一窮二白。經過二十年改革開放,現在的鹽城絕對是一座新興,靚麗,充滿活力的城市。

(鹽城南洋國際機場)

鹽城地處黃海 之濱,有亞洲最大的灘塗溼地。是世界珍稀動物麋鹿的故鄉,丹頂鶴的越冬地。


(鹽城丹頂鶴自然保護區)

鹽城有天然漁港弶港,新興的工業港口,大豐港,陳家港,黃沙港。蘇北首座鹽城南洋國際機場,現已開通日本,韓國,香港,東南亞多條國際航班。已晉升為國家一類開放口岸。

(鹽城大豐港)

鹽城的旅遊業近幾年也發展很快,新四軍紀念館,海鹽博物館,都是國家級的,黃海森公園,大縱河旅遊度假區,揚待生態園,九龍口風景區,都是國內外遊客的首選。



(鹽城國家海鹽博物館)

鹽城的汽車工業擁有現代化的汽車生產廠三座,擁有日產汽車二千輛的能力。同時擁有國家級的韓資工業園,大數據產業園,中科重工,等一大批新興的工業企業。


(鹽城東風悅達起亞汽車工廠)

鹽城的交通正在快速發展,內環高架一,二期工程已建成通車,三期工程正在建設,鹽徐,鹽連高鐵即將通車,鹽通高鐵已開工。市區一千多輛公交車,七十條公交線,七條BRT快速公交線,全部實行智能化公交。

(鹽城市區BRT快速公交)

鹽城是一座國家級園林城市,全年空氣質量立居全國之首。鹽城是一個讓人打開心扉的地方,美麗的黃海明珠歡迎您!


(鹽城九龍口風景區)圖片來自網絡


百花爭春我為先

江蘇人言:人到興化(縣級市,今隸屬泰州,舊隸屬揚州)心就花,人到鹽城(地級市)不想家。過去老人們說的。興化的小姑娘還是蠻多蠻漂亮的。鹽城過去窮得叮噹響,出喬冠華出吳喬木的地方。如今臺灣國民黨退役上將郝柏村以及其公子郝龍斌也是鹽城人。據說如今鹽城建設得不錯,比過去好得多了。沒去過,聽說。


一般般的過客

雖然我不是鹽城人,但是大概的瞭解過鹽城這個城市。說一個城市好不好,不單單是從經濟來說,應該看各方面。

1.地理位置:鹽城,位於中國東部,長三角平原北部,是江蘇省面積最大、人口第二、全國唯一以鹽命名的地級市,坐擁亞洲最大的灘塗溼地和江蘇省三分之二、全場582公里的海岸線,被譽為東方溼地之都、黃海明珠、淮劇之鄉,被評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最美中國·生態旅遊目的地、國家可持續發展試驗區、國家創新型試點城市、國家智慧城市建設示範區。

鹽城市現有1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1個國家級經濟開發區、1個國家級綜合保稅區、9個省級開發區,是江蘇省唯一同時擁有海港和空港兩個一類開放口岸的城市。

2.環境:2016年,環境空氣質量繼續保持全省第一、全國前列,特別是8月份,躍居全國第三名,是江蘇歷史上取得的最好名次,也刷新了我市2014年9月份全國第四的江蘇歷史最好名次。10月份,優良率達100%,再列全國前十,位居第七名,截至該月底,我市優良率80.5%,PM2.5年均濃度40微克/立方米,歷史首次優良率高於80%、PM2.5年均濃度40微克/立方米,也是江蘇歷史最好空氣。

3.經濟:鹽城是典型的小城市,政商一體化比較嚴重,還不夠開放,經濟水平在蘇北比較好,跟蘇南不好比,正在往蘇中城市努力,未來可望超過泰州等地。不過城市缺乏支撐的民營經濟,主要以外資企業以及國營企業為主,經濟後發力不強,市區基礎還不錯,出了市區就比較差了。目前在進行老城區改建中,各處都在修建、拓寬道路,引進大型商業,大力發展房地產等支柱行業。

所以從各方面來說,鹽城還是一個不錯的城市,也非常適合發展。


鎮江嗨說

鹽城是一個充滿昧力的城市,因鹽而得名,古稱鹽瀆,有著千年歷史。早在抗戰時期,就流傳著陝北有延安,蘇北有鹽城,鹽城就聞名全國。她有獨天得厚地級市中最長的黃金海岸線,有灘塗,是丹頂鶴、麋鹿數百種珍稀動的棲居地,吸引四方遊客;有卞倉枯牡丹,九龍口、大縱湖造就了一個讓人打開心扉的地方;有陸秀夫、范仲淹、劉少奇、陳毅等仁人志士為之傾心報國足跡,激勵後人為之傾腰,如今的鹽城在追夢中崛起,機場、港口、高鐵南接長三角,北上京津冀,領跑蘇北,趕超蘇南已成為800萬鹽阜兒女的奏響主旋律。,國務院批准在鹽城設立中韓自貿區讓鹽城插上翅膀,躋身國際大舞臺,鹽城正闊步邁出國門,走向世界。鹽城是四海朋友建功立業的沃土。來吧,朋友!我在家鄉鹽城歡迎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