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開始練楷書,為何覺得越寫越醜?

鄭禕晗


有一位中學語文老師跟著我學習毛筆書法,他以前上學的時候練過毛筆字,已經寫的很熟練了,看著寫的也很漂亮,每年都為學校大門寫春聯,可以說是他們學校的一支筆。

但是他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不臨帖,他的字體就是自字平時看著報紙、打印體、廣告字練出來的,也不懂的什麼是筆法,平時寫個單字還可以,一在宣紙上寫作品就不行了,所以找到我,想系統學習一下。


我一開始就給他糾正了執筆的姿勢,選擇了一本顏體字帖臨寫,結果一個月下來,他非但沒有零基礎的學員進步快,自己之前的字體也不會寫了,用他的話說,怎麼練來練去還退步了。

我覺得這位中學教師和題主遇到的問題可能是一樣的,正規練習了,字體反而退步了。這在學習中是一種正常的現象,當你已經習慣一種書寫方式以後,是很難改變的,此時要是強制改變,之前的習慣和現在的規則肯定會有很大的衝突,在這種衝突下,反而覺得自己退步了。

這是因為,舊的習慣已經被打破,新的規則還沒有建立起來,此時是一個空檔期,也是最關鍵的時期,能否建立自己新的習慣,就看這幾個月能不能堅持下去了。


如果堅持練習,不急躁不氣餒,短則數月,長則一年,就有可能逐步建立新的習慣,如果放棄練習,很快便會恢復原來的習慣。當然,想要完全忘記以前的習慣,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

那位老師畢竟是有書寫功底的,堅持了幾個月,很快便熟悉了新的規則,超越了零基礎學員。

總之,學書法,要堅持。


不二齋


剛開始練楷書,覺得越寫越醜,可能是方法不對,那麼該注意那些方面的問題呢?

(一).執筆注意筆管豎直,執筆歪斜,寫不出中鋒行筆筆畫的立體感。指實掌虛,不然影響書寫時手指運筆不靈活。握筆不益過緊。

(二).行筆時要中鋒行筆,注意粗細.力量.輕重.快慢變化。

(三).筆畫形態多樣,輕重.快慢變化也多,寫楷書先要將筆畫單獨練習,把每一種筆畫的運筆方法和技巧掌握。

(四).應該單獨練習偏旁部首,把偏旁部首練好了,字就基本上學好了一半,因為漢字中絕大多數字都是由偏旁部首組成的合體結構。

(五).瞭解獨體字和合體字結字方法:比例恰當.結構勻稱.橫平豎直.重心平穩.結構勻稱.支點居中.突出主筆.輕重均勻.長短均勻等。

(六).多對照.多比較.多分析,充分應用眼的觀察能力,手的表達能力,腦的分析能力。

(七).臨帖之前要先了解字帖的總體風格特點,筆畫特點。如顏真卿《麻姑碑》它的特點是:字形方整,平穩端莊,吸收篆法,線條圓融,結構內鬆外緊,筆斷意連,凝重古樸,拙趣橫生。該帖中折畫有內圓外圓折,內方外圓折,筆斷意連折,出頭折這四種折法。鉤畫小巧尖利,凝重古樸。捺筆尾部中間凹陷,蠶頭燕尾,是寫好《麻姑碑》關鍵筆畫。

只要練楷書的方法正確,那麼就會越寫越好。








神韻軒書法


初始習楷,有醜?

很正常,一如幼兒學步,蹣跚學步,步子不穩,趔趄一個,倒有可愛。


寫字如學步,一步一步慢慢來,早晚有正步。

習書,一筆一畫,習練的過程,練性格。燥氣早晚會丟去。心靜如水。



醜不重要,端正態度,拙樸無華。

習楷書,都有體驗過有醜陋的經過,時過境遷,再目睹以前的楷字,覺著寫的認真,筆畫結構有味道。



而今反而覺得自己的楷字俗氣。為啥?因為落入俗套。無個性,追逐別人的樣子失卻自己的才情。

邯鄲學步,學了人家,忘了初始的天真爛漫可愛。

藝術形式,當屬自己的東東,不信,就去窠臼一味。失卻百味。


楷則,因了規整,少了自由。

言外之意,就是自己的情性收斂。嚴謹整飭情性。

時代賦予,把字寫活。


狂喜淡墨a


剛開始練楷書,是開始把字的筆畫和結構標準化。你在沒練楷書之前,寫字的筆畫和結構都沒有遵循法度,這時需要摒棄以往的寫字習慣,從零開始練字,一時之間難免出現越寫越醜的狀況。

楷書是寫字的基礎,要把楷書寫好,需要持之以恆的練習。雖然幾乎任何人都會寫字,但會寫具備法度的字之人較少。這是從零開始打基礎過程中的陣痛,堅持一段時間後就會越寫越好了!


倚齋聽風雨


我的拙見:點畫還未過關,須加強點畫練習。


破碗4


我剛開始學司馬彥的行楷,練了六年,基本功可以說練的已有功底,後來高中時看到一本田英章的鋼筆字帖,被那行草的飄逸灑脫豪氣給吸引了,又開始練田字,最起碼有半年,我的字寫的那叫一個沒法看。


又看你裝逼


因為眼光提高的比手上功夫提高的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