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揭祕:那些所謂的“老酒”是什麼嘴臉?

現在很多酒友對老酒都存在一個誤區:只要是發黃的酒都是好酒,對身體健康能夠起到不小的作用,也有的把老酒當成養生酒來喝!那麼這個說法到底對不對?

深度揭秘:那些所謂的“老酒”是什麼嘴臉?

今天就來一探究竟:

首先應該弄明白什麼是老酒?

對現在的國人來說,老酒可以說是越來越少了,也越來越難找,想喝上一杯老酒,還得在某寶某東上去買,是真的還好,假的話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真是傷不起啊!書歸正傳,所謂老酒,顧名思義,就是有些年頭的白酒。這種酒口感柔和,陳香突出,年份越久陳香味越濃。

深度揭秘:那些所謂的“老酒”是什麼嘴臉?

其二:只有醬香酒才能有微黃色?白酒是怎麼變黃的?

這個說法相對來說,太絕對了,白酒顏色變黃,可以說是純糧食酒,一般而言,醬香,兼香,濃香這幾類香型酒,只要有足夠長的時間,酒體的顏色,就會稍微的發生變化。而清香型白酒就算存放的時間再長,也不會出現微黃色的變化,米香型白酒則不能出現變化,如果酒體出現別的顏色的話,就是屬於不合格的產品。

酒體顏色變化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跟原料的優劣,酒麴的好壞,釀造工藝是否嚴格,儲存環境是否適宜等都有直接或者是間接的影響,理論上說,白酒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會發生複雜的多糖反應,酒中的某些微量物質會呈現出微黃色,隨著白酒儲存時間越來越長,這種多糖反應就會越來越明顯,因此,在民間便有了老酒是越存越黃的說法。

深度揭秘:那些所謂的“老酒”是什麼嘴臉?

因為這種色澤微黃,口感柔和的老酒價格不菲,導致有些廠家打起了歪主意,往酒體裡面添加人工色素:焦糖色,以此來故意抬高身價,值得一提的是:這種物質是國家允許的食品添加劑,這種物質只要稍微添加一點,就可以迅速有二三十年的酒齡,可不可怕?厲不厲害?

深度揭秘:那些所謂的“老酒”是什麼嘴臉?

其三:應該怎麼樣考證是不是真的老酒?

1. 包裝

老酒鑑別最講究的就是整體感,一瓶假酒上手後,我們要看它的整體感是否協調,如果一個瓶身特別乾淨,唯獨封口髒汙不堪,或者是一瓶全身上下都是有發黴的痕跡,唯一瓶口卻是光滑發亮,看到這裡的話,你就要注意了!

2.最可靠的來了:酒標製作工藝

如果真要是老酒的話,以茅臺舉例:茅臺酒的LOGO,尤其是酒的名稱,用手觸摸就會有一定的凹凸感,而假的老酒身上的LOGO,是感受不到凹凸感的。如果真要是通過這種鑑別方式的話,幾乎60%的假酒就會立馬現出原形。

深度揭秘:那些所謂的“老酒”是什麼嘴臉?

3. 看封口

一些有名的白酒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就已經普及了先進的封口設備,比如茅臺,五糧液,汾酒等中國名酒廠,因此,酒的封口精緻,瓶蓋有光澤且有金屬邊緣光滑,色彩純正;而假的老酒通常都是粗製濫造,不僅是封口邊緣有毛刺,就連瓶蓋上也有色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