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我發現我的寶貝是自閉症患者

有一天,我發現我的寶貝是自閉症患者

  “(我)確實一瞬間閃過一個邪惡的念頭。我就想我可能隨便找一個城市,我領著他(孩子)到大城市,一撒手他就再也找不回來了。”

這些話,出自一個自閉症孩子父親的嘴裡。只是,這聽似無情的話,背後卻隱藏著深深的無奈。

這個孩子的父親名叫趙玉琨,是個賣涼皮的小販。平時,趙玉琨除了賣涼皮,還時不時地在電視節目裡客串表演模仿秀。他惟妙惟肖的模仿,曾經逗樂了無數的電視觀眾。

說起表演模仿秀的初衷,趙玉琨提起了他的兒子壯壯。壯壯患有自閉症,對來自外界的刺激,他常常無法做出正常的反應。有一次,趙玉琨發現壯壯在看《鄉村愛情》時展露了笑容。這讓趙玉琨燃起了一絲希望:他決定以類似《鄉村愛情》的喜劇表演,來逗壯壯開心。於是,趙玉琨開始苦練模仿……

只是造化弄人,當趙玉琨努力地學會了模仿秀、逗樂了無數觀眾之後,他失落地發現:壯壯看電視時所露出的笑容,只是一種偶然。壯壯並非是被劇情給逗笑的,也許那個時候,他只是在想別的事情罷了。

這個認識,再次給趙玉琨帶來了打擊。

其實,家裡有一個自閉症患兒所帶來的壓力,是外人無法想象的。有一次,趙玉琨帶壯壯出去散步時,遇到一個牽著小孫女的老奶奶。壯壯看到小女孩手裡拿著吃的,一下子掙脫了爸爸媽媽的手,撲過去搶……小女孩被嚇哭了,趙玉琨不停地道歉,說自己的孩子有病。而老人說的話刺中了他的心——“他們就說你(孩子)有病你帶出來幹什麼,有病你在家裡關著呀。”

因為自閉症兒童缺乏自理能力,別的孩子很快能學會的東西,例如繫鞋帶、刷牙,自閉症患兒卻要反反覆覆地訓練幾十次、上百次,甚至上千次。而自閉症兒童缺乏對他人的理解,讓家長更加痛心。趙玉錕說,壯壯從來沒有叫過他“爸爸”。趙玉錕的父親患有偏癱,有一次,壯壯想坐輪椅,就把爺爺從輪椅上推了下去。趙玉琨夫婦在外賣涼皮,回到家卻看到這樣的場景,“那個時候說實話,看著我爸摔的那個樣子,我心裡面是崩潰的。看不到希望了。”

丟棄壯壯的想法,從絕望的趙玉錕腦海裡一閃而過。

這個想法也只是一閃而過。“因為(我)腦海裡不停地在腦補著一些,他(壯壯)去上別人手裡搶吃的,他可能會挨一頓揍。想著他在哪裡睡覺被雨淋……想這些的時候,自己都感覺不能原諒自己。”

逐漸長大的孩子始終缺乏自理能力,父母卻漸漸老了,發揮的作用十分有限。這種很可能成真的將來,是趙玉錕的困境,也是無數個有自閉症患兒的家

“此生最大的期待,不過是聽你叫我們一聲爸爸媽媽”

在“中國孤獨症支援網站”上,無數家長寫下了他們與現實抗爭的隨筆。

“媽媽想再生一個妹妹。不是不愛你,媽媽好害怕。害怕自己老了,帶不動你了。這樣也好有個妹妹來照顧我的睿睿寶寶。”

“你累了會乖乖地坐在媽媽身邊,把小腦袋靠在我身上,安靜的樣子,媽媽感到好溫暖。”

每天他上學後,我都在家裡坐臥不安,不知道是否又有小朋友欺負他,不知道他又會惹出什麼事兒來。”

“知道自己的孩子是星兒的時候,確實天都塌下來了,覺得所有的人都和你過不去,所有的人都欠了你,心中的憤怒是無法用言語來形容的,“為什麼是我??”然後很快轉到另一種境地裡去:求醫、找藥、尋方法,病急亂投醫,一點信息都會當作救命稻草來緊緊抓住。

“千遍萬遍的教你發一個簡單的音,百次千次的教你認識同一樣東西。從不氣餒,你微小的一個進步都讓我欣喜若狂。

“從孩子被診為自閉後,我們夫妻倆平時除了討論或者爭論孩子的訓練方法外,似乎也不再有心思去討論其他話題了,不再感覺到事業共勉的快樂,生活相互關照體貼的幸福,興趣愛好互相欣賞的滿足,也不在感覺到有強烈的共同願望和期待。

當父母故去,他們又該何去何從

近年來,雖然社會對自閉症患者的關注度日益提高,但較高的社會關注度並沒有改變自閉症兒童家庭的困境。自閉症兒童中只有約8%至25%能康復,其餘人終生需要照料。當父母故去,自閉症孩子該何去何從是眾多自閉症家庭面臨的難題。

在騰訊《焦點調查》拍攝的紀實影片《最孤獨的生長》中一位孤獨症患者母親的話讓人感到無奈和心酸。“沒想到以後。想著沒有日子過,想著壓力太大。”

有一天,我發現我的寶貝是自閉症患者

大多數自閉症患者生活無法自理,作為父母,只能放棄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來照顧孩子。這讓很多自閉症家庭的生活來源驟減。而國內的康復機構普遍收費較高,這導致了很多自閉症家庭的經濟窘境。

  16歲,對於所有自閉症家庭是一道坎。到了青春期,很多自閉症孩子面臨著無處可去的困境。很多自閉症家庭的家長都提到,儘管社會上出現了不少培智學校,然而都是小齡患者比較受關注,成年後培訓機構較少。

有一天,我發現我的寶貝是自閉症患者

除此之外,目前社會公眾對自閉症患者這個特殊群體的接納程度普遍較低。很多人對於自閉症存在社會偏見與誤解。這讓自閉症家庭除了經濟壓力以外還要承受巨大的心理負擔。

有一天,我發現我的寶貝是自閉症患者

不是每一個自閉症患者都是“天才”

當你認為自閉症患者都具備某方面的“天才能力”,對大多數不具備“天才能力”的自閉症患者而言就是一種不公平。——蔡春豬

儘管的確存在一小部分智力正常、很小一部分有超常天賦的自閉症兒童。但不是每個自閉症患者都有異於常人的藝術天賦。絕大多數自閉症患者連基本自理生活的能力都沒有。他們不是沉默的天才,也不是星星的孩子,他們是需要你我關懷的病人。

  希望在呼籲社會盡快完善相關社會服務體系的同時,我們大家能改變對自閉症患者的刻板印象,用真心去包容和關懷這些不幸的孩子。

剪輯:謝蔓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