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盾与德彪西的“狂想之夜”

4 月 28 日晚,著名作曲家兼指挥家谭盾执棒上海交响乐团带来了一场名为“狂想之夜”的纪念音乐会。在曲目的编排上,谭盾依次安排了德彪西的《 萨克斯狂想曲 》、他本人创作于 1987 年的《 小提琴狂想曲——戏梦人生 》、德彪西的《 单簧管随想曲 》和他本人创作于 1993 年的《 大提琴狂想曲——水火交融 》,两人的四大狂想曲交替上演,这无疑是谭盾作为后辈对德彪西逝世百年的致敬。

特别的是,在当晚音乐会的每首狂想曲开始演奏之前,谭盾都会讲一段话,或赞美春天、赞美音乐,或与现场观众交流创作感想,亦或是回忆往昔的同学情谊...

谭盾与德彪西的“狂想之夜”

音乐会的第一首曲目由出生于 1988 年的旅欧古典萨克斯演奏家姜汉超担纲独奏。德彪西的这首《 萨克斯狂想曲 》前前后后酝酿了十年,才得以最终写成。如德彪西大部分其他的作品一样,这首一开始只有钢琴版本,在德彪西身后由让·罗杰-杜卡斯改编成为乐队版本的狂想之作并没有老柴、贝多芬、勃拉姆斯等人那种扣人心弦的旋律与主题,我们从中听到的主要是德彪西那标志性的音乐色块。萨克斯独奏家姜汉超自始至终都更像是乐队的一部分,他那气若游丝的萨克斯之声朦胧而又悠长,完美地与上交融为一体。

谭盾与德彪西的“狂想之夜”

接下来上演的是谭盾本人创作的《 小提琴狂想曲——戏梦人生 》,1987 年,还是个“愤青”的谭盾刚刚从中央院毕业,准备前往纽约留学,那时的他仿佛从这首作品里梦到了自我。很幸运,这首作品的首演小提琴家正巧就是本次音乐会的小提琴独奏家徐惟聆,当初的徐惟聆同学已经成长为今天的小提琴教授,并且在徐教授的家乡上海和上交重演《 戏梦人生 》,真是人生如戏,令人感慨。乐曲的开头,小提琴奏出京戏里家喻户晓的“西皮摇板”动机,经过不断的变化发展与无数的炫技片段,最终结束在小提琴的喘息与呐喊之中。

令人感动的是,徐惟聆和谭盾还加演了一首埃尔加的《 爱的致意 》,徐老师满怀深情的弓法让人感受到了对上交老抄谱员水老师的感恩和纪念,他们对水老师的深情怀念全都浓缩在了这一首绝美的曲子里,我们这些并不熟悉这段往事的普通观众的心也感动得微微颤动。

谭盾与德彪西的“狂想之夜”

音乐会下半场的第一首曲目是德彪西创作于晚年的《 第一单簧管狂想曲 》,挑起单簧管独奏重任的是当今国际上著名的华人单簧管演奏家、教育家、中国第一位单簧管博导范磊。柔情缓慢的段落过后,范磊在炫技的段落中表现出色,而后音乐厅里弥漫着他那兼具欢快、谐谑、活泼、柔美的曲风,让人久久不愿从中抽离。谭盾说,我们能从德彪西的音乐中听到大海,看到万物,还能闻到空气。音乐语汇与众不同的德彪西与不走寻常路的谭盾,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不谋而合的。

谭盾与德彪西的“狂想之夜”

谭盾善于从中华传统文化中取材,亦对湖南老家有着特殊的情感,音乐会最后的一首正式曲目《 水火交融 》便是取材于《 易经 》64 卦,凸显了独具特色的华夏文明。这首大提琴狂想曲的独奏由曾获得 ARD 慕尼黑国际音乐大赛第一名、后毕业于卡拉扬乐队学院的大提琴演奏家赵静担任,演奏水平自是不用多说。作品开始于大提琴若有似无的滑动声中,期间狂野的拨弦、与乐队激烈的对抗、让人摸不到规律的滑音... 全都让人瞠目结舌,赵静能背谱演奏这首曲子的确是情理之中,但拿下这无序的音符实属不易。

谭盾与德彪西的“狂想之夜”

2018 ,是德彪西逝世百年,也是谭盾开启专业音乐之旅的第 40 年。谭盾的“狂”与德彪西的“想”构成了这场名为“狂想之夜”的音乐会,德彪西的两首狂想曲冥想意味十足,始终游弋在心理层面;谭盾则更加外放,不断刷新着我们对音乐的认知。这场音乐会一静一动、一狂一想的对比,让人窥见了音乐更多的可能性。

谭盾与德彪西的“狂想之夜”
谭盾与德彪西的“狂想之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