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打個車,你的個人信息就被全部洩露!

花季女孩在滴滴順風車上慘遭毒手,失去了年輕的生命,引發社會廣泛關注。人們在扼腕嘆息之餘,議論最多、最擔心的是網約車的安全問題。

滴滴打個車,你的個人信息就被全部洩露!

昨天,滴滴發佈公告透露三點信息:自5月12日零點起,一是順風車停業整改,二是對所有簽約司機全面審查,三是運營及客服全面整改。

視而不見的風險,往往是最大的風險。

不少人都坐過滴滴的順風車。人們不打快車、專車而選擇順風車,看中的是它綠色出行的環保理念。可是,滴滴的順風車並不是一個簡單的拼車,背後還有不為人知另一面。可能正是因為這“另一面”沒有多少人知道,所以才對潛在的風險缺少認知,更談不到加強防範。

滴滴在順風車業務的引導頁面上,希望用戶填寫更詳細的個人資料,包括年齡段和職業。但滴滴並沒有向用戶明示,順風車主在接單時,司機是可以看到這些信息的。而實際上,這些信息未經乘客同意,已經“報”給了順風車司機。更令人不解的是,行程結束後司機還可以對乘客進行評價,評價內容可以留言,也可以從滴滴設置的“標準選項”中選,其中就有“顏值爆表”、“聲音甜美”等對乘客容貌的描述。

滴滴打個車,你的個人信息就被全部洩露!

也就是說,乘客在打順風車時,司機已經對其年齡、職業、相貌等信息一清二楚;但乘客卻一直矇在鼓裡,並不知道自己的隱私已經公開洩露。因為司機們的“評價”乘客是看不到的,只有對司機進行評價後才能看到。試想,順風車對乘客來說不過就是一交通工具,有多少人會留意司機的外貌和素質?更不要說加關注留言了。

把乘客變成了“透明人”,讓司機有了更大的選擇餘地,即便是順路,仍然可以“人多不拉”、“長得醜不拉”。這不但拉低司機的職業道德,還可能引發司機載客動機不純,年輕貌美的乘客搶著拉,甚至可以繞道“專程”接送。順風車變了味,對被選中的乘客特別是漂亮姑娘來說,危險係數明顯增加。

滴滴打個車,你的個人信息就被全部洩露!

5月11日,交通運輸部網站刊出一則評論指出,網約車企業是運輸服務的提供者,必須承擔承運人責任和相應的社會責任。檢驗網約車發展的標準不是“流量”或“估值”,而是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如果沒有乘客和司機的選擇,再大的網約車平臺終將轟然倒塌。

認清了問題的根源,整改才更有目標和針對性。交通出行安全是第一位的,乘客信息安全是運營安全的重要一關。

乘客打順風車是約車不是“約會”,與出行無關的信息平臺公司就別散播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