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凱迪拉克ATS老車主“現身說法”,一臺讓你愛恨交加的車

4年凱迪拉克ATS老車主“現身說法”,一臺讓你愛恨交加的車

4年凱迪拉克ATS老車主“現身說法”,一臺讓你愛恨交加的車

(想想自己職業原因,天天都在給其他車拍照,卻很少給它拍過,翻翻SD卡和手機,只有這張剛提車的時候,半夜隨手拍的)

入手原因:試駕一次就喜歡,喜歡就入了,和家裡的F35搭配一下,畢竟ATS是一臺可以稍微家用,也可以下賽道的車,而F35只能家用

配置及價格:第一批買的,等了2個月,沒優惠,豪華版,落地接近40萬

保養及使用情況:1萬公里保養一次(一次1100+),一年打一次蠟,平時幾乎是當牲口使,好在它也爭氣,沒有任何故障,洗完車以後漆面和新的一樣(進口版的漆真的比國產的牛逼多了)

先說缺點:

折舊率太高

4年凱迪拉克ATS老車主“現身說法”,一臺讓你愛恨交加的車

ATS掉價快有2個因素:

1、品牌力度確實還差點,二線豪華的車在二手車市場一般都不太受待見,想想去二手車市場淘豪華品牌的消費者,往往都是直奔BBA而去的,可以理解。

2、國產以後的新車價格確實壓得厲害,最低19.9萬起,自然會損害其在二手車市場的保值率。

6AT變速箱拖後腿

4年凱迪拉克ATS老車主“現身說法”,一臺讓你愛恨交加的車

其實關於這個箱子,我認為需要分兩頭說,首先說說大家一直在噴的【頓挫】,其實這真是人云亦云,在正常駕駛的情況下,其實很難感覺出這臺6AT有多麼頓挫,它可比老奔馳C上的7AT要順滑多了,而極端情況下,地板油的時候,確實需要給它留足半秒思考人生的時間

其二,它的傳動效率真的很一般,輪上馬力和實際標識出來的差距有點大,不過虛標馬力也是美系一貫的做法,寶馬一般就不幹這事兒,確確實實浪費了279馬力和350牛米。

我覺得凱迪拉克最聰明的做法還是去和ZF或者愛信多聊聊吧,用用它們的箱子真不是啥丟臉的事。

改裝潛力小,調教已經很極端,需要強化

4年凱迪拉克ATS老車主“現身說法”,一臺讓你愛恨交加的車

電子設備經常抽風

4年凱迪拉克ATS老車主“現身說法”,一臺讓你愛恨交加的車

它的電子設備其實不能說是故障,而是抽風,要麼是倒車影像不行了,要麼是停車輔助不行了,要麼CUE死機,要麼各種指針不動了等等,你真想去修吧,又找不到什麼故障碼來,都是那種重啟就好了的類型。

另外需要吐槽一下CUE,我是第一代的,它的反應之慢就不提了,加上全觸控的設計,酷炫有了,但是實用性真的很差勁,這也是為什麼我平時在評測其他車的時候,非常牴觸那些以中控全大屏,全觸控作為賣點的車型,以人機工程角度來說,真的是渣渣。中控一定要屏幕+物理按鍵的組合才行,起碼不能影響盲操。

至於空間小和油耗高,我認為不能作為缺點,因為這類型的車你去糾結它的空間和油耗,我認為就跟問桑拿房裡的小姐姐會不會微積分一個意思,大家各有擅長的領域。

說優點:

操控極限夠高

4年凱迪拉克ATS老車主“現身說法”,一臺讓你愛恨交加的車

作為一臺出生的目的就是為了幹3系的車型,它在操控方面的調教真的算是用心了,日常的駕駛就能給你帶來十足的樂趣,如果要和現款寶馬3系做一個比較的話,我認為應該是:

ATS≈F30>ATS-L>F35。

賽道上的操控極限很高,比短軸3系要更高,每次入彎都能感受到還有點餘量,就看你敢不敢多給點油(原廠四季胎扔掉的情況下),它的入彎速度要比短軸3系高,但是一出彎就不行了,ZF8AT分分鐘就弄死ATS身上的6AT。

但是帶來的後果就是極限平臺小,一旦失控,就很難救回來了,反之短軸3系的極限雖然沒有ATS高,但是屁股一旦動了以後,很快能修正(別認為跑賽道過彎都是反打方向盤漂移的,正常過彎的速度永遠比漂移快)

配置很強大

4年凱迪拉克ATS老車主“現身說法”,一臺讓你愛恨交加的車

當初買進口版其實還算好,配置方面只能說符合價位表現,但是結合目前的國產版本來看,ATS的配置確實相當強大。

全系的BOSE音響、ANC主動降噪、雙層玻璃、鮑魚卡鉗,以及全系的高功率28T等等(之前25T刷一下也就28T了),在同級別裡面來說真的難尋其二。

養護成本低

4年凱迪拉克ATS老車主“現身說法”,一臺讓你愛恨交加的車

就像我開頭說的,其實ATS的養護成本並不比BBA高,這也是通用的良心之處,只要你不被4S忽悠做各種清洗項目,一次的小保養1000就打住了,用銀美孚全合成機油,1萬公里保養一次妥妥的(別看機油壽命,那玩意沒用,以里程為準)

其他的比如動力強大這些就不多說了,反正是ATS看家本事。

總結

最後,作為F35和ATS的雙料車主,經常有人問我,如果只能選擇其中一臺,你會選誰?我的答案是都不選,因為我已經入了A45愛母雞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