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苦逼剛需買房人的親身經歷

不可思議!67%的網友【 關注 】億房網後,都買到房了!私信回覆【購房】,帶你進購房群。


有人說,女性買房就和買包一樣,喜歡就買,衝動消費。男性買房,就和買車一樣,各種測評參數對比。今天的主人公,完美力證了這句話。

小林,男,85後,丹江口人,去年已落戶武漢,買房結果:無果。

實際上,小林接觸“買房”這兩字已有8年,但是進行買房這件事,不過就是去年底到今年的時間。短短半年,錯過了六次買房機會。

“女友有兩套房 我沒想過買房這件事”

“從在學校讀書,直到開始工作,我一直對買房沒概念,覺得這件事和我是無關的。”

大約2009年起,小林都在福州工作。14年時,福州市中心房屋均價已在3萬左右,三環也要1.2-1.5萬。而當時小林交往了一個有2套房的本地女友。 “那時候沒想過我會買房。”

北京上的重要一課: 要獨立,先買房

2016年,小林離開福州,去北京創業。創業的半年間,北京,給他上的重要一課,與其說是創業的收穫,不如說是教他認清現狀,在夢想與現實中迅速作出抉擇。

一位苦逼剛需買房人的親身經歷

小林的設想是:放棄夢想,回武漢工作,找女友結婚。自此,房子,與小林的人生正式產生了交集。

第一次“失戀”

“如果決定快,在武漢限購前就買了......”

2016年下半年,還未離開北京之前,小林就開始謀劃在武漢買房。當時,家裡有親戚介紹黃陂的尚璟瑞府,9800元每平的均價帶精裝修,正符合小林心中1萬均價以下的預算。家裡人幫小林實地考察了樣板間,他自己也在網上搜了樓盤。

“唯一缺陷是離市中心還是太遠,我猶豫了。這個時候,限購令來了......”

2016年10月,武漢市出臺“最嚴限購令”,外地戶口買房需連繳兩年社保。

“看這個盤花了2個月時間。如果決定快,在限購前就買了......”

故事聽到這裡,其實從小林的眼神裡,我並沒有看到太多遺憾。他內心應該是真的不中意太偏遠地區的樓盤。至於限購的問題,其實16年底突然被購房資格卡住的也大有人在。購房資格,總會有的;房子不理想,是大問題。

2016年12月,小林正式離開北京,2017年3 月,他在光谷開始上班。回到家鄉省會城市,人就不得不直面許多更現實的問題。一方面,結婚壓力與買房壓力並存;另一方面,社保卻還有2年的空窗期。小林開始大量“蒐集”符合自己的武漢樓盤信息。

“我始終無法邁出去售樓部的第一步”

用小林自己的話說:我面對著海量樓盤信息,人是迷茫混亂的。

“看了無數個購房網站,卻甚至連專業名詞都不懂,比如“在售、售罄,這些詞,字面意義後面是不是還有門道?”

我反問小林:其實,比起糾結專業術語,買房不是應該關注實際需求麼?你究竟要選什麼樣的房子?

小林想了想:“我那時候的目標是1萬-1.5萬單價,三環內的房子,也看了一些不限購的區域比如新洲、陽邏、漢南的樓盤。但都太遠,還是不願意去。”

“你需要直接找置業顧問諮詢。”

“我就是邁不出去售樓部這一步,我沒有購房資格,而且好像自己也沒有信心,覺得我不配有一套房子。”

一位苦逼剛需買房人的親身經歷

接著,上班後又過了半年,或許是覺得買房資格的等待,趕不上自己要迫切結婚的需求,小林買房的想法開始動搖:既然暫時不能買房,不如先買車吧!

就這樣,直到17年9月還在看車、選車的小林,硬是“拖”到了10月,武漢大學生落戶政策放寬......

一夜之間,相當於購房資格又有了。

命運就是如此戲劇化。

第二次“分手”

戲劇化的轉折

在提交了5次資料,花了2個月時間辦理落戶後,2017年12月,小林終於得到了在武漢購房的資格。

小林不再猶豫,直接聯繫置業顧問,開始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次實地看盤。

還是基於價格和區位的雙標因素,他這次圈定了白沙洲。

期間,還有同事向他推薦四新的熱門樓盤,如新城璟棠和鳳凰小城。但那時的小林認為:我是肯定不會買漢陽的房子的。還是離武昌更近的白沙洲好!

就在開盤前一天,一向嚴謹的小林又去白沙洲附近考察了一圈。這次考察,他卻發現:從美好長江首璽營銷中心到最近的公交車站要1.5公里以上,在徐東租房的他來回一趟白沙洲花了4個小時。這次,小林心裡隱約又動搖了。

就這樣到了2018年初,過年期間小林回了老家,而美好長江首璽在此期間的開盤,小林“如約錯過”了。

第三次錯過

網上開盤搶房竟然不去網咖

年後,小林又接觸了幾個樓盤,比如東西湖的融創觀瀾壹號,但考慮到周邊規劃並不令自己滿意,且項目拿地較早。此時,小林心裡已經對項目Say No了,當項目3.25日早上9點網開時,他只是象徵性地用公司的電腦打開“搶”了一下。

結果,顯然他沒搶到秒空的項目。

一位苦逼剛需買房人的親身經歷

雖然結果和小林預想的一樣,但熱銷樓盤空前火爆的現象還是讓他若有所思,甚至開始自己“打臉”,考慮曾經不看好的四新樓盤——新城璟棠。

第四次再見

被現房耽誤的少年

從小林當時1.5萬上下的心理價位來看,四新是個不錯選擇。於是,他參加了3月31日的看房團,當日被告知:今天是項目20萬認籌的最後一天,他需要當天就去中國銀行打款......

於是,小林只得等新城璟棠下一期6月底的開盤。

總價符合自己150-160萬的預算,也可貸款,新城璟棠成為此時小林心中的一個備選。

當然他也明白,這時候的武漢樓市,只有一個備選是不夠的。

尤其是父母提醒他:“2020年才交房,你結婚又要耽誤2年。不如再看看其他現房?”

被二手房耽誤的一個月: 按新房標準找二手房

現房,好的,小林開始把二手房也納入選擇。用一個月時間看了13套二手房後,小林發現自己仍在用新房標準找二手房,他想尋找帶物業和車庫的次新小區,但這些房源多半稅費比較高。不願屈就於老二手房的小林,這個時候再次醒悟:還是一心一意看新房!

第五次擦肩

茶水費讓他再次與成功買房擦肩而過

這次小林的新選項是四新的保合墨水灣。但樓盤的問題在於8月就將交房,可10月才開盤。小林認為開發商有捂盤嫌疑。

通過一段時間的看房經歷讓小林愈發認識到市場的“慘烈”,他和家人已經開始接受通過“茶水費”的運作,成功買到好房的觀點。為此,家人特意從丹江口趕來武漢,陪他一起看樓。在和父親多次去樓棟和施工現場考察後,小林考慮購買一套保合墨水灣86平,均價預計1.6-1.7萬的房子,並且向顧問交了3000元意向金。

這次,小林明確告之:“我願意多出茶水費,請一定幫我拿到指標!”

而這次,又成為小林離成功買房最近的一次“擦肩而過”。

“我回家後又仔細想了,當時覺得戶型可以接受,後來覺得衛生間和餐廳佈局太近,不合理。”

“所以就放棄了?”我問。

小林頓了頓,又說:“其實,茶水費也是最大問題。我和父母商量後還是怕不靠譜。”

最後臨門一腳,還是放棄了。這次,小林也感到自己差點就買了。最終,他連本可以退還的意向金都放棄不要了。

第六次離開

放棄登記排隊 因為我早上還要上班啊!

下一個機會是庭瑞新漢口,戶型96平,主臥連著2個陽臺,上期開盤價在14500,並且樓盤也在地鐵7號線延長線馬池站附近。小林馬不停蹄地交了房查、徵信等信息。項目參與剛需優先選房,接下來就等剛需登記環節了。

然而,一直以為會接到電話通知的小林,等來的卻只有短信。

在5月18日晚,11點45分,小林看到了顧問的群發消息,稱項目在招商中心做600名剛需登記,請前往排隊。

小林又看了一眼消息發送時間:11點10分。

等到近凌晨3.30,仍沒有開始登記。這時的小林頗為懊惱。一邊是不確定自己能否排到剛需的機會,另一邊當天早晨還有重要工作。

“我估計我應該是在600人之列的,但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登記。”

“那當然要等下去啊,即使希望渺茫,到了這時候應該還是會堅持吧!”我替小林感到焦急。

結局依然是相反的......

“我是工作沒做完就出來了,第二天還要向老闆彙報工作。等的時間越長,我越來越覺得自己的決定是對的。因為不確定什麼時候開。”

小林的這番話,讓我頗為詫異。

一位苦逼剛需買房人的親身經歷

是的,小林還是離開了。事後他了解到,剛需600個名額早上9點之前登記完畢。

下一個機會,是6月初該樓盤300多套房源的網開。小林說,他一定還會再參加的。

再然後,小林就沒有碰到更中意的樓盤了:他接觸過東原樂見城,但精裝修不能貸款;四新的海倫春天,只剩頂樓,價格在1.8萬;東西湖的金湖聽語,已經停止交資料;華生金珠港灣單價1.35萬,但戶型他不滿意......

兜兜轉轉一大圈,小林現在的目標有兩個,一個是6月底將開的新城璟棠,另一個就是6月初網開的庭瑞新漢口。他說,希望自己就在上半年成功拿下房子。

最後,我問小林,你看了這麼多樓盤,最看中哪個因素?他說價格、交通和地段。

我又問他:買房一個都沒買到,有反思嗎?

他說:應該還是我的性格原因吧!

而我,此時真心希望小林能收穫一套房子。

最後由一首黃品源的《買不到房究竟為什麼》(那麼愛你為什麼)結束今天的買房故事,我知道你忍不住都要唱起來了。

買不到房是傻是對是錯

是看破是軟弱

這結果是悔是恨或者是什麼

如果是種解脫

怎麼會還有不甘在我心窩

那麼猶豫為什麼

(os:莫文蔚)

從女性觀點讓我明白地說

無論你是挖心掏肺

呼天搶地或是熱情如火

不只白白惹人討厭讓人嫌你羅唆

恨不得沒跟你認識過

你講也講不聽聽又聽不懂

懂也不會做你做又做不好

哼!你現在唱個這樣的歌你到底是想對我說什麼?

(os:莫文蔚)

有太多男女就象你就象我年紀輕輕不懂買房只會拍拖

沉沉地愛或者天雷地火

眼看卿卿我我眼看情海深波

最終不買房的日子還是不好過

你可以說我冷漠或是怪我過火

我倒要看你沒房能不能過

你現在唱個這樣的歌你以為我們之間還會有什麼?

面對陌生疑惑肯定困難的生活

買房的日子彷佛偷偷在笑我

笑我的落魄也笑我的執著

也許吧 房子它不愛我

一位苦逼剛需買房人的親身經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