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航機長VS機務維修:人與人的差距,比人與豬都大!

點擊上方“中國人力資源”關注我們

川航机长VS机务维修:人与人的差距,比人与猪都大!

最好的時代,也不乏英雄壯舉。最近,川航機長劉傳健火了,在飛機風擋玻璃破碎的情況下,頂著超強氣流和零下40度的低溫,儘管自動化設備失靈,依靠人工也能成功迫降,飛機上128人無人員傷亡。

下機後,副機長的衣服都已經被強風撕裂。

川航机长VS机务维修:人与人的差距,比人与猪都大!

至於擋風玻璃破碎的原因,目前仍在調查之中,我們不得而知。但類似的事件,在英國航空也曾發生過。

1990年6月10日,英國航空5390號航班風擋玻璃脫落,機長被吸出艙外,副駕臨危受命救下了整個航班。而當時的事故原因,竟然是機務維修人員在給飛機更換擋風玻璃時,沒有參考飛機維修手冊中的標準螺絲釘,而是誤給飛機換上了更細的螺絲。

我們把川航機長和英國航空的機務維修,放在一起看,不得不感嘆:人與人之間的差距,真的比人與豬都大!

01

拉開差距的因素一

有沒有過硬的專業基礎

很多大片都是飛機失事的鏡頭,在高速飛行的飛機上,只要一個窟窿,內外壓強的作用下,飛機內的人和物立刻會被吸出機外。《復聯3》裡的2號Boss就是這麼被KO的。

當現實中發生類似的事情,卻能讓飛機成功迫降,成為奇蹟,機長功不可沒。如果換了一位機長,或許“奇蹟”會演變成“空難”。

川航机长VS机务维修:人与人的差距,比人与猪都大!

風擋玻璃碎裂後,控制檯都已經被風吹的七零八落,飛行過程中,機長有效反應時間只有十幾秒鐘,劉機長所有的操作都是靠目視完成的,由於航線已經飛行過100多次,經驗也幫了大忙。

重複的工作,用心做,就是專業,他們做得比那些人人傳頌的奇蹟更好。

而再反觀英國航空的機務維修人員呢,地面操作,時間充裕,卻連基本的維修手冊都不看。這波操作,跟很多製造業員工不參考工作說明書是一樣的道理,其結果自然是錯誤頻出。

拉開人與人差距的第一個因素就是專業。有些人在日復一日的工作中不斷精進,成為專家,就算哪一天迎來變故,也能從容應付;而有些人,對工作懈怠,對自己沒有任何專業性的要求,往往在變故來臨之前,就讓自己成為被淘汰的那一撥人。

02

拉開差距的因素二

有沒有高度的敬業精神

儘管“敬業”很重要,但很多情況下,他是一個相對的結果:利益相關度越高,敬業度就越高。

在川航風擋玻璃事故里,乘客無能為力,只有機長才能力挽狂瀾。而機長除了身系100多名乘客的安危,還有他自己的。如果“不敬業”,自己也會失去生命。在這種情形下,機長想不“敬業”都難。

川航机长VS机务维修:人与人的差距,比人与猪都大!

這就如同武俠小說裡的邪教,用毒藥控制下屬,想保命就得替教主賣命,員工個個忠誠又敬業,比如天山童姥和生死符。

但這種情況到了英國航空的機務維修這裡,完全不一樣了。不乘飛機的機務維修,不看維修說明,連用錯了螺絲都不自知。對於他們來說,敬業那是不可能的,他們只是在完成任務!至於用錯螺絲的後果,他們想都不會去想。

拉開人與人之間差距的重要因素,就是敬業。

一個高度敬業的人,永遠比不敬業的人犯錯少、晉升快、業績好。

03

拉開差距的因素三

有沒有明智的使用工具

俗話說“打鐵還要自身硬”,說的是專業要過硬。但專業再強的人,打鐵也得有把“錘子”。

川航風擋玻璃破碎後,雖然無線電失靈,自動化設備失靈,但機長仍然需要藉助水平儀來保持機身平衡。

一個小小的水平儀,關鍵時刻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會用工具對於工作的幫助,顯而易見。而英國航空的機務維修,亂用工具——螺絲,就給別人埋了一顆雷。

職場上,拉開人與人差距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會不會使用工具。對於我們HR來說,日常工作繁瑣,會使用工具也是重要的一課。

我們用它記錄員工檔案,卻無法提醒員工生日;我們用它校對考勤,卻不能避免出差等意外情形;我們用它核算工資,卻免不了打印的痛苦……

抱著免費的不用白不用的心態,我註冊了一下,然後就一直用到了現在。給自己的工作帶來了極大的改變:

考勤

使用前:手動導出數據易出錯、外勤情況難以統一、打卡方式“老土”,被員工抱怨缺乏人性化

使用後:考勤數據自動轉入薪資模塊,無需手動導出;

支持設置定點半徑範圍考勤、wifi考勤、拍照考勤、打卡時間區間等方式,讓手機變身考勤機,企業及時獲知外勤人員工作狀態,併為員工日常考勤預留了彈性空間,既強調了管理的原則,又保留了人性化的溫度。

川航机长VS机务维修:人与人的差距,比人与猪都大!

薪資

使用前:員工數量多、數據量大,容易出錯,調薪時信息搜索複雜;紙質工資條製作麻煩、容易洩密、查看歷史數據困難

使用後:自動套用各類模板;

點擊一下即可找到指定員工信息;

個人權益實時查看。

績效考核

使用前:非業務部門績效難以量化、文化價值觀無法通過績效真正落地、員工及一線領導將績效考核視作雞肋,參與度極低。

使用後:多種考核模板,企業各崗位皆可使用,公平“量化”各部門工作成果;

明確各類角色職責:員工手機端完成自評、領導手機端完成他評、HR企業後臺彙總歸檔;

員工端發起考核方案,將企業價值觀納入指標庫,支持績效OKR改革。

川航机长VS机务维修:人与人的差距,比人与猪都大!

招聘管理

使用前:海量簡歷難以統一收集;職位需求、面試通知、Offer發放方式傳統,常常被候選人忽略;招聘效果缺乏評估及呈現的渠道

使用後:一個平臺搞定招聘“工作流”:一鍵發佈職位至多個渠道、簡歷後臺自動接受並歸類、面試及錄用通知多種方式發送給候選人,候選人手機秒接、自動生成招聘工作統計報表......工作有章有序。

培訓發展

使用前:培訓效果無法準確評估、員工參與熱情度不高、分支機構遍佈全國,HR需多城市巡迴組織培訓,耗時耗力費成本。

使用後:培訓從線下搬到線上,員工隨時隨地利用碎片化時間學習、HR無需出差、企業省卻場地租用及管理成本。

員工關懷

使用前:創意少、點子老舊,難以被員工感知到,大投入收效卻甚微。

使用後:員工移動端與企業後臺實時互聯,即時互動,打破管理層與基層員工之間的天然屏障;

生日祝福、入職紀念日提醒、小紅花等功能將員工關懷落到實處、對員工體貼入“微”。

川航机长VS机务维修:人与人的差距,比人与猪都大!

報表生成

使用前:HR數據繁多,卻缺乏整合與呈現的方式,被指責“不會用數據說話”。

使用後:自動生成人員構成分析表、離職率、試用期轉正率、職位平均工資報表等等,便於進行工作分析與總結,凸顯人力資源工作成果與價值。

體系搭建

使用前:中小企業缺乏人手、無科學的人力資源體系建設,HR專注於基礎性工作,無法進行戰略思考。

使用後:一套軟件覆蓋人力資源6大模塊,功能之間對接性強,提高HR工作效率,並提升人力資源管理的系統性,釋放HR核心價值。

川航机长VS机务维修:人与人的差距,比人与猪都大!

會使用工具的人,效率百倍;而因循守舊、不思改變的人,終將被淘汰

好了,如果你也想成為一枚高效高能高薪的HR,不妨免費註冊體驗一下i人事這款系統,改變工作的現狀,讓HR在公司更有話語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