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中的兩當

诗中的两当

诗中的两当

兩當,一座被唐詩宋詞瀰漫氤氳著的山城。“修成金骨煉歸真,洞鎖遺蹤不計春。野草謾隨青嶺秀,閒花長對白雲新。風搖翠筱敲寒玉,水激丹砂走素鱗。自是神仙多變異,肯教蹤跡掩紅塵。”

诗中的两当

開元年間的兩當,大唐盛世裡的兩當。天馬行空,繁榮安定。追慕長生不老,空幻金丹練成。活在唐詩裡的這座山城,仙氣飄飄,猶倒騎毛驢的那位人吸風飲露,仙風道骨!一枝草,一棵樹,一朵雲,婉轉的鳥語,安閒入定;澗溪,翠峰,古道,樓城,蓬萊仙境。盛世裡,百花竟放的芬芳,濃郁飄蕩。越千年,讀《全唐詩》,也能品到兩當的超然和安閒,山川河流,一草一木,不喧囂,不浮華,仙風道骨,與眾不同!

隨後,唐詩裡的兩當就從盛夏,進入末秋。不再明麗閒適。它沉鬱頓挫,是一幅深秋的畫。

诗中的两当

“寒城朝煙澹,山谷落葉赤。陰風千里來,吹汝江上宅。鵾雞號枉渚。日色傍阡陌。借問持斧翁,幾年長沙客?哀哀失木狖,矯矯避弓翮。亦知故鄉樂,未敢思宿昔。昔在鳳翔都,共通金閨籍。天子猶蒙塵,東郊暗長戟。兵家忌間諜,此輩常接跡。臺中領舉劾,君必慎剖析。不忍殺無辜,所以分白黑。上官權許與,失意見遷斥。朝廷非不知,閉口休嘆息。仲尼甘旅人,向子識損益。餘時忝諍臣,丹陛實咫尺。相看受狼狽,至死難塞責。得邁心多違,出門無與適。於公負明義,惆悵頭更白。”

诗中的两当诗中的两当

這時的兩當,寒氣襲人,晨靄淡淡。滿山紅葉,深秋的風景,蕭瑟衰颯的氛圍。它把秦巴山區的秋景再現,穿越時空,依然燦爛。山上一片片秋天的楓葉,是歷時千年的火焰,是一個忠君愛國的赤心,憂國憂民。至今烈烈的閃爍,溫暖千古。天寶之後唐詩的兩當,沉鬱頓挫,蕩氣迴腸!天寶之後唐詩的兩當,一副深秋的圖畫,一首蒼涼的悲歌,是大唐帝國的太陽從中午向黃昏的轉折。唐詩裡的兩當,珍貴的友情氤氳不散,歷時千年,依然感人!這就是生存在唐詩裡的兩當!

诗中的两当诗中的两当

後來,兩當就走進宋詩。“江月亭前樺燭香,龍門閣上馱聲長。亂山古驛經三折,小市孤城宿兩當。晚歲猶思事鞍馬,當時那信老耕桑。綠沉金鎖俱塵委,雪灑寒燈淚數行。”

诗中的两当诗中的两当

龍門號子,亂石古驛,小市古城的兩當。陸放翁毛驢詩曩,空懷報國之心,從夕陽裡走進兩當。從此的兩當,有著宋詩的飄逸奔放,慷慨激昂。有著陸游一心報國,卻壯志難酬,空度歲月“國仇未報壯士老,匣中寶劍空有聲”的影子!這就是宋詩裡的兩當。

诗中的两当

“黨的兒女聽召喚,兩當兵變起烽煙。身陷囹圄無所謂,鐵窗磨得志更堅。半個世紀未得緣,今日目睹笑開顏。天變地變萬象新,兩當全貌非昔年。”

革命先輩呂劍人詩裡的兩當,也是如今的兩當,也是以紅色為主調,有著光榮革命傳統,紅色兩當。讀到這首詩,就不由想起帶著紅軍帽,扎著綁腿走進兩當的革命先輩們,還有那個凌晨清脆的槍聲。我們好像又走進1932年4月2日零時,在劉林圃、習仲勳等人的領導下,進行了有名的兩當兵變。我們彷彿看見1935年8月3日早晨,紅二十五軍在徐海東、吳煥先的指揮下,從鳳縣出兵兩當,激戰野狐嘴,攻佔兩當的一幕幕。

诗中的两当诗中的两当

“兩當面貌非昔年!”

今天的兩當魅力,和諧,富有朝氣。

诗中的两当

漫步在寬闊的街道,一種平靜恬淡的氣息盪漾在心頭,安閒猶如處子。遒勁挺拔,鬱鬱蔥蔥的樹木,乾淨的街衢,潔白的護欄,清澈的河水,三三兩兩漫步的行人,來來往往的車流,參差的樓群,包圍著山城蒼茫蔥蘢的山,把兩當裝扮得妍麗而風情萬種。有的人說兩當小,“三步就能跨出頭”。可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你看晨練的體育場、市民購物的商場、設施齊全的蔬菜市場、愛國主義教育的兩當兵變紀念館……現在看來,它小的玲瓏,小的可愛,宛若精緻的工藝品一般耐看。也有人說這裡以農業為主,落後。那錯了,你看,它也有時代潮流的絢爛浪花,卻沒有工業的汙染和喧囂。現在許多地方都在改變,廣香河依然,清澈沒變。憑欄而看,它好像是歷史深處走來的瀟灑出塵的美女子,也好像是一位歡歌笑語天真無邪的少女,依然童稚質樸,讓人感慨無限。

诗中的两当诗中的两当
诗中的两当诗中的两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