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人有一習俗,必須保護尋求幫助的客人,拉登也曾被他們庇護

普什圖人是阿富汗的主體民族,人口大約在三千萬左右,主要分佈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北部地區,他們在十八世紀時建立了杜蘭尼帝國,曾多次對印度進行遠征。

到了二十一世紀初,因為塔利班的崛起,普什圖人開始受到了外界的關注,西方人稱普什圖人為帕坦人,在近代西方書籍的記載中,帕坦人似乎一直就是靠搶劫、綁架和襲擊為生的。

阿富汗人有一習俗,必須保護尋求幫助的客人,拉登也曾被他們庇護

古代的普什圖武士

歷史上的普什圖人是世界上最尚武好戰的民族之一,因為阿富汗特殊的地理位置,導致這裡在自古就成為了各大帝國爭奪的大戰場,生活在山區的普什圖人曾和無數民族的強大軍隊進行過較量,兵荒馬亂的生活環境造就了他們強悍的性格。

現在的普什圖人由數百個大小不一的部落組成,每個部落都有自己獨特的法則和習俗,在巴基斯坦境內生活著六十多個普什圖部落,巴基斯坦現有的六百多條法律中,只有四十四條在普什圖部落適用,因此普什圖人的聚集地成為了巴基斯坦的“無法地帶”。

阿富汗人有一習俗,必須保護尋求幫助的客人,拉登也曾被他們庇護

近代的普什圖人

雖然普什圖人有數百個部落,每個部落都有著自己的習俗和做事方法,但是他們全部都遵守普什圖人共有的法則,這項普什圖人特有的法則被稱為普什圖法典。

普什圖法典是普什圖人為了繼承古老的風俗習慣和民族傳統而世代相傳的法則,雖然這項法典沒有成文,但是每個普什圖部落都會遵守它,在這項法典中,最著名的一條便是“殷情好客,客人至上。

在傳統的普什圖觀念中,前來尋求部落庇護的客人一定要給予保護,這位客人不管是什麼樣的背景或者地位,哪怕他是曾經的敵人,只要受到了部落長老的保護,普什圖法典就會生效,所有族人都將對其進行庇護,如果有人敢對其進行傷害和出賣,就會身敗名裂。

阿富汗人有一習俗,必須保護尋求幫助的客人,拉登也曾被他們庇護

本拉登在阿富汗時的照片

在1996年的時候,蘇丹政府宣佈將基地組織的頭目本拉登驅逐出境,於是本拉登輾轉來到了阿富汗,因為他曾在1980年的時候與阿富汗人一起抵抗蘇聯紅軍,因此普什圖的部落長老決定給予本拉登普什圖法典中對待客人的待遇,讓所有的部落成員都要對他進行庇護,使本拉登在阿富汗的山區躲藏數年之久,並在這裡享受到了抗蘇英雄的待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