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第一代骑兵刀“汉刀”三国时期人手一把?

汉刀是中国战刀的始祖型,其刀柄首端毫无例外地制成扁圆的环状,所以又做“环柄长刀”或“环首刀”。汉刀多为单手刀,刀柄较短,长度为58到114厘米不等,并且无一例外在刀柄外侧制成扁圆的环状,环首刀也因此得名。

中国历史上第一代骑兵刀“汉刀”三国时期人手一把?

起源于战国时期,以史为证。1965年河北易县燕下都44号战国墓中除了出土大量剑、戟、铁甲、铁盔等文物之外,还出土了一件残缺的环首刀。该刀长30.3cm,柄长12cm,刀厚1cm。整刀由铁材制成,刀身、刀柄及刀环为一体锻造,刀柄较刀身窄,刀身断面呈等腰三角形,刀柄断面呈长方形。

中国历史上第一代骑兵刀“汉刀”三国时期人手一把?

环首刀在战国晚期已经发展成一种实用兵器,只是尚不如剑流行。而扫平六合、一匡天下的秦朝灭亡后,取而代之的西汉王朝逐渐发展成为较稳定而强盛的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这一历史时期,环首刀开始替代剑作为主要的格斗短兵器大规模使用,其极盛时期历经了两汉、三国、两晋、五胡十六国、隋、唐等朝代,为中华民族的文化与疆土劈出了万里波涛,诚为中华民族汉唐两朝之“魂魄”。

中国历史上第一代骑兵刀“汉刀”三国时期人手一把?

汉代环首刀也是“第一代”中国骑兵用刀。在西汉元朔元年(前128年)及以后的十年间,汉军与匈奴发生过三次大的战役,双方参加战斗的骑兵总数近20万之多。对骑兵来说,长剑的劈刺显然不如长刀的劈砍杀伤力大,所以汉代骑兵中的环柄长刀逐渐代替了长剑。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环首刀将匈奴打败,并间接促成了当时的欧亚民族大迁徙。

中国历史上第一代骑兵刀“汉刀”三国时期人手一把?

环首刀彻底取代长剑是在东汉末年, 各国军队都大量生产环首刀,并使用两汉以来如炒钢、百炼钢、淬火等钢铁生产技术。《太平御览蒲元传》中提到,三国时的诸葛亮曾命「蒲元」这个人造刀,蒲元在斜谷开工,为了造出好刀,还特地指定要使用蜀江江水来为刀刃淬火,所造的三千口刀非常精良,被称为「神刀」。南朝梁陶弘景在《刀剑录》中描述,孙权在黄武五年(226年)造剑十口、刀万口,从这可看出,剑在这时已成为玩赏用兵器,而刀则为士卒实战的兵器,所以一造就是以万来计算。

中国历史上第一代骑兵刀“汉刀”三国时期人手一把?

环首刀作为三国士兵的近战护身兵器,人手一把,由于在刀柄尾端有一圆环而得名。环首刀全长大约从70到110cm不等,刀身笔直,单面开锋,刀背厚实,适合用来砍劈。

在交错厮杀的战场上,「环首刀」这种专门用于砍劈的单刃厚背的短兵器具有构造上的优势。它不像双刃长剑一样容易折断,可以单手持握,使用技巧也较快熟练。环首刀一般都插在木制刀鞘中,配在士兵身体左侧。

中国历史上第一代骑兵刀“汉刀”三国时期人手一把?

话说像这种刀尖保留了一定刺击能力,但是又没护格的,在战场遇到刺击的情况,防止手滑到刀身被刀刃所伤,似乎也不能完全指望刀柄的防滑,这就说明环首刀主要是在骑兵发展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一种主要用于骑兵劈砍为主的汉军主要兵器准备。

中国历史上第一代骑兵刀“汉刀”三国时期人手一把?

对环首刀的改进就是增加护手,并取消了刀柄端的圆环,这个转变自魏晋始至唐成熟,但这已经使环首刀再无法称为环首了。但不得不承认,环首刀沿用了上千年,不失为是中国古兵器的一大特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