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節目起名字的一百種方(套)法(路)

近幾年,文娛產業百花齊放,綜藝行業更是炙手可熱。公開數據顯示,2016年,400多檔綜藝節目上線 ,2017年的衛視綜藝約有105檔,網綜上線103檔。

下一個爆款綜藝在哪裡?招商的困局怎麼破?慢綜藝能火多久?等等……不難發現,行業內的人,好像更關心那些宏觀令人焦慮的話題,鮮少會聚焦如綜藝節目起名這樣微觀有趣的層面。

為此,筆者梳理了國內近200個綜藝名稱,從中發現了一些頗為有趣的現象和規律性的特點,並總結出一套“好玩”的實踐方法論,期待與大家互動探討。

套路一:與影視劇“撞名”

給節目起名字的一百種方(套)法(路)

方法論:同名綜藝名稱=節目內容+調性+影視劇熱度

舉一反三:近幾年,綜藝節目與影視劇“撞名”似乎成為了一種“司空見慣”的現象,甚至有些觀眾只知道熱播綜藝的名稱,殊不知之前早已有影視劇用過此名稱。當然,想必大多數綜藝節目在使用“同款”名稱之前,應該已與相關影視公司做好了協商,畢竟這裡確實存在著一定的法律風險。

至於為什麼會出現這些與影視劇“撞名”的綜藝節目,筆者認為主要是綜藝製作方看中了“同款名稱”的影視劇與自身節目的主題、基調、內容等的契合度較高,外加熱播影視劇的話題度一般很高,順便給“同名”的節目帶一下熱度和流量,自然是穩賺不賠的買賣了。

套路二:數字可以加強記憶點

給節目起名字的一百種方(套)法(路)

方法論:節目名稱=數字+核心詞,比如說百萬+主播,十二道+鋒味,十三億+分貝等。

舉一反三:總的來說,帶有數字元素的節目名稱,好處在於給人一種直接的醒目感,不足之處可能理性有餘而感性不足。

套路三:“我們+”貌似可以是一個萬能公式

給節目起名字的一百種方(套)法(路)

方法論:節目名稱=偏正結構、動賓結構的我們+。

舉一反三:通過梳理“我們系”節目名稱後發現,其中相當一部分節目名稱之所以會加“我們”關鍵詞,可能是出於某種客觀原因,不得不更換名稱,如《我們來了》之於《偶像來了》,《我們戰鬥吧》之於《戰鬥吧男神》,《我們的選擇》之於《女神的選擇》。

另外,如騰訊視頻的《我們的侶行》則是區別於之前優酷平臺使用過的節目名字《侶行》,由此看來,那些轉換為“我們”的節目名稱,好像都相對“安全”和“穩妥”一些,不得不說,這簡直是一個頗為好用的萬能公式,只是一旦使用多了,也難免給人一種油膩的味道。

套路四:偏愛第一人稱的“我+”系綜藝名稱

給節目起名字的一百種方(套)法(路)

方法論:我或你+核心詞

舉一反三:我+系列綜藝名稱,從根本上來說,無疑是解決三大哲學命題,我是誰,我來自哪裡,我將要到哪裡去。

據瞭解,95%以上的電影劇本,一般都是以第一人稱為主,有趣的是,“我係列”綜藝節目名稱,就是以“我”為主,採用的是第一人稱的固定視角,這樣的好處在於,它更容易讓觀眾產生代入感和共鳴感。

套路五:厲害了“中國+”系列

給節目起名字的一百種方(套)法(路)

方法論:節目名稱=中國+節目類型、節目內容、節目核心詞。

舉一反三:關於“中國+”系列綜藝名稱,基本上是以央視和一線衛視的居多,且多是一些熱門綜藝,如央視《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一線衛視的《中國達人秀》、《中國好聲音》,以及網綜爆款《中國有嘻哈》。

縱觀這些“中國+”系列名稱,整體給人一種“高端大氣上檔次”之感,自然備受平臺方青睞,但如果從觀眾角度來說,可能會混淆不同節目名稱和播出平臺,因為從視覺上來看,它們有時候確實比較相像。

套路六:泛親子類綜藝的“爸媽體”

給節目起名字的一百種方(套)法(路)

方法論:節目名稱=爸媽+一種“動態”表達。

舉一反三:從《爸爸去哪兒》到《媽媽在這兒》,充分說明了親子綜藝在某個階段儼然成為了某種剛需性的節目品類。

其實,帶有爸媽體的節目名稱,優點是可以一目瞭然地知道這是一檔親子類綜藝。但問題在於,同質化現象較為嚴重的親子類綜藝,使得觀眾產生審美疲勞,除非做到頭部綜藝的程度,否則無論其節目內容還是名稱,觀眾對其整體的記憶點無疑會弱化不少。

套路七:備受歡迎的“吧”系列

給節目起名字的一百種方(套)法(路)

方法論:倒裝句式綜藝名稱=動詞前置+吧+主語。

舉一反三:覆盤這些“吧”系列綜藝名稱,不難發現,其中的“吧”類似於一種介於感嘆詞和虛詞之間的詞性,並且顯現出一種動態變化之感。另外,由於更偏口語化,所以整體給觀眾營造出一種輕鬆的視覺效果。

套路八:聚焦“高頻”關鍵詞

給節目起名字的一百種方(套)法(路)

方法論:節目名稱=流行詞+節目類型。

舉一反三:顯而易見,偶像、挑戰、跨界、這就是、最強等等,屬於大眾較為關注的流行熱詞,所以在綜藝名稱中也成為高頻的核心詞,究其原因,或許是迎合觀眾的興趣點,便於形成節目的品牌辨識度,如“這就是”、“跨界”等。

其實,也不排除有的是借鑑同類節目名稱的可能,畢竟一提到戶外體驗類綜藝,大多都是“挑戰系”節目名稱,甚至一度讓人記混節目名稱。

套路九:垂直綜藝的職業化節目名稱

給節目起名字的一百種方(套)法(路)

方法論:節目名稱=職業+狀態;修飾語+職業。

舉一反三:相較於廣泛意義上的大眾綜藝,這些帶有“職業化”的垂直綜藝內容,稍顯小眾,某種程度上,降低了此類節目撞名的風險性,當然也使得觀眾可以清晰地知道這檔節目大概的主題和內容定位。

套路十:萌娃+萌寵的雙萌系

給節目起名字的一百種方(套)法(路)

方法論:節目名稱=萌娃或萌寵+可愛風。

舉一反三:萌娃、萌寵屬於標準的粉紅系綜藝範疇,當節目名稱中有這兩類元素,勢必會吸引該類節目的核心受眾用戶,尤其是“雙萌”元素同時具備的時候,可愛風的效果自然會凸顯或加強。

······

套路100:慢綜藝的“空間系”

給節目起名字的一百種方(套)法(路)

方法論:節目名稱=修飾語+房地產。

舉一反三:雖然行業內戲稱去年扎堆的“慢綜藝”像極了一場房地產追逐賽,但如果仔細考慮一下,或許與這類綜藝本身有關,一言以蔽之,其實它是一種接近於“休閒場景”的綜藝。

那麼,自然是要在“空間”上做足功夫,所以選擇了海外的餐廳,仙境似的客棧,遠離塵世的旅社,以及大隱隱於市的院子等,至少從外在形式上要給觀眾一種“看似逼真”的“慢生活”既視感。

總之,通過覆盤近200檔綜藝節目名稱後,筆者覺得行業內好玩有趣的事情很多,與其每天焦慮感不斷,不如換一種態度看待行業和生活,或許有額外收穫也不一定。

給節目起名字的一百種方(套)法(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