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针一线绣出美好生活

一针一线绣出美好生活

彝家“绣娘”飞针走线

云南泸西特色刺绣助力脱贫攻坚

文/袁爱莉

“放牛羊的时间还可以做刺绣,两样都不耽误。”坐在树荫下飞针走线的彝族妇女金银芝乐呵呵地说。在金银芝看来,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金银芝的心愿,是要联络更多的“绣娘”,共同把刺绣做成一个大产业。

金银芝是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泸西县向阳乡山色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她带着村里的几名贫困妇女做手工刺绣,各种活色生香的白彝特色手工绣品,为这个古老的彝族村落增添了古朴神秘的民族风韵。

丝丝线线,复复繁繁,一面传统,一面现代。刺绣,是泸西县少数民族群众传统的“指间艺术”和“心灵之花”。心灵手巧的“绣娘”用一针一线将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花草虫鱼、牛羊鸟兽精心地绣在服饰、背包等生活用品上,充分展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今,这种世代相传的手工技艺在人们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大路上发挥了顶梁柱的作用。

泸西刺绣主要分布在该县三塘、向阳、永宁、午街铺等彝族、哈尼族、苗族、壮族聚居的村寨,这里80%的妇女都会传统的刺绣手艺。彝族传统服饰做工精细讲究,一个心灵手巧的姑娘完成一套嫁妆往往要三四年,需要一公斤左右的丝线,得一针一线绣出云霞、日月、山水、草木、花鸟、鱼兽等图案,这些图案融入了她们无尽的遐思,寄托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壮族刺绣被称为世界上最复杂的绣法,妇女们传承并创新该民族绣法,以串绣为主,用绣线把针绕满再绣上去,每针如此,一幅图案要绣数月,可谓呕心沥血。母亲绣给女儿的嫁妆,针针是爱。外婆绣给外孙的壮家泡花背裳,缕缕情深。还有那美丽的绣花鞋,是壮家女儿的最爱……

三塘乡俱久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唐天奎也召集了10余名妇女做手工刺绣。“勤劳的彝家女子最舒心的时光,就是这样围坐一起刺绣。不用去田间地头日晒雨淋忙农活,只要拿起针线,岁月一切静好。”唐天奎说。

2016年,唐天奎注册了子轩背背服装店,建立“农妇+市场”、“保护+产品”的运作模式,以创新的思路、细腻的设计,让民族刺绣与时尚生活更紧密地结合,也让古老的手工艺找到新时代的传承之路。2017年,唐天奎的服装店实现年收入30万元,所带领10余名妇女实现务工收入4000余元。

向阳乡小沙马村的梁文忠则联络了20多名绣娘,成为自己不在册的“员工”。梁文忠统一提供原材料,分散到各家各户,绣娘们利用农闲时节制作民族服饰、提包、挂包、头饰等,梁文忠再统一回收。“让绣娘们守着自己的文化和手艺,坐在家中就能有收入,也让她们看到了生活的美好和希望。”梁文忠说。

“花随玉指添春色,鸟逐金针长羽毛”,彩色的绣线,让金银芝用一针一线绣出了美好生活。“以前,长辈们织布绣花是为了自己穿得好看点。现在我们的手艺却能变成商品,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都可以买到我的绣品。”金银芝颇有些自豪地说,去年她光卖绣品的收入就有2万多元,今年形势比去年还要好。

金银芝的绣品店开在素有“云南第一洞”阿庐古洞景区边上,这是她展示各种刺绣作品的平台,也是一个展示民族文化的窗口。金银芝瞄准当下年轻人生活中追求时尚与民族文化混搭的潮流,设计出系列的衣服、包、鞋及佩饰、挂件,民族刺绣是产品上画龙点睛的一笔。

和金银芝一样,唐天奎、梁文忠等人联络的绣娘越来越多。各类绣品给她们带来实实在在经济收入的同时,“绣娘”们的品牌意识越来越强。她们不断学习新的理念、新的工艺、新的技术和新的知识,把刺绣当作文化艺术来传承、创新和发展,从而赢得更大的市场。

当地政府亦看到了“商机”,看到了刺绣文化产业发展的广阔前景和在脱贫攻坚中蕴含的巨大潜力。政府出面为绣娘牵线搭桥和上海人“谈生意”,不间断搞培训、授技术、建组织、创品牌、拓市场,以“党建引领”确保刺绣脱贫“航向”精准……泸西县从资金、政策上大力扶持具有明显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合作社和经纪人,探索“党组织+合作社+龙头企业”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使手工刺绣逐步成为促进农村和城镇失业、待业妇女增收致富的“富民”产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