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百年前貴州不通路,第一輛汽車竟然用這種方式進入貴州

西南交通數貴州起步最晚,其原因莫過於重重大山的阻隔,修路代價太大,所以貴州直到民國初年,竟然全省沒有一段公路,更別說有汽車在貴州大地上奔馳了。李白有詩云: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可是人盡皆知,黔道可比蜀道更難。

近百年前貴州不通路,第一輛汽車竟然用這種方式進入貴州

周西成購進的第一輛車

時間的車輪行進到公元一九二六年,這一年,有一個叫做周西成的人當了貴州省主席,周西成雖然是軍閥出身,大字不識幾個,可是他在從軍經歷中,走南闖北,也算是見過世面的人,思想和認知相當前衛。於是他就想到發展貴州交通,這一年冬天,周西成下令修建貴陽環城公路,並且發動貴陽中小學三年級以上的學生參與修路,每人每天給予一角小洋作為獎勵。在周西成的大力支持下,修路的工程進展還算順利,但是信息蔽塞的貴州人看見這樣寬闊的馬路竟然不知有何用,一時間反對諷刺之聲此起彼伏。為了讓貴州人知道公路是用來行使汽車,並能提高行進速度和運輸的效益,周西成於一九二七年春天,託廣西人盧燾(盧曾在貴州做過高官)前往香港購買了一輛美國製造的福特敞篷汽車,並請李濟深的私人駕駛員曹孝端隨車回貴州並幫助培訓駕駛員。

近百年前貴州不通路,第一輛汽車竟然用這種方式進入貴州

周西成號召學生參與修路的場景

矛盾先生的文章裡寫過這樣一段關於貴州第一輛車進貴州的過程:“……根說貴州之有汽車,周西成實開紀元;當時周‘經營’全省馬路,以省城為起點,故購得汽車後,由大幫民夫翻山越嶺抬到貴陽。然後放它在路上走,這恐怕也是中國‘興行汽車史’上一段笑話罷。”

車是買了,駕駛人員也找到了,但是當時的公路只能通到廣西梧州呀,盧燾和曹孝端將車從廣州開到梧州後,路盡頭了。於是,他們開始走了水路,從梧州用船將車載到柳州。然後也是水路將車轉運到榕江縣,自榕江開始江面水流湍急,航道變窄,大船已經無法通行,二人想出了一個辦法,將兩條小木船綁在一起,將車載到三都。可是這一次出現了一個很大的意外,當船即將到達三都時,經過一個叫做拉覽村的地方,突然天降暴雨,河水暴漲,小船承受不了這風急浪高的打擊而沉入了河底,眼睜睜看著連船帶車沉下去,盧燾和曹孝端雖心急如焚卻也無計可施。等到兩天後,天晴了,河水下降後,盧燾請了水性很好的當地人潛入水下查看,當確定車還在河底的船上後,花了一百大洋僱傭當地船工才將車打撈上來。從這裡開始,他們將車拆散僱傭了二百六十多個民工,肩挑背扛,花了十多天時間,車終於運抵貴陽。

近百年前貴州不通路,第一輛汽車竟然用這種方式進入貴州

周西成

運抵貴陽後,周西成將紫林庵內作為此車的停車之處,可是由於汽車曾在水裡浸泡了兩天,當司機曹孝端將車組裝完成後,貴陽人紛紛前來觀看這個龐然大物,都睜著眼睛等著看這個來自美國的洋玩意是怎麼飛奔的。可是不管怎麼弄,車就是打不著火,對汽車還是比較熟悉的曹孝端忙前忙後就是不能啟動。要是放在現在,這根本就不算個事,不要說貴陽遍佈大小4S店的專業人員了,就隨地找一個修理店師傅都能搞定,可是那時候去哪找人啊,一眾官員只能眼巴巴看著曹孝端無計可施。

近百年前貴州不通路,第一輛汽車竟然用這種方式進入貴州

說也巧,在圍觀人群中有一個叫黃福成的廣東人,他是貴陽電廠的技術人員,對電路比較精通,他上前仔細查看了汽車發動機以及電路後,發現電瓶的線路連接存在問題。當他糾正了電瓶線路後,讓曹孝端上車試試,結果是汽車發動機響起來了,並順利啟動上路行駛。一時間,貴陽人相互奔走相告,爭相前來看這個能飛奔疾馳的鐵玩意西洋貨,連連拍手叫絕!這,就是貴州省第一輛車。

近百年前貴州不通路,第一輛汽車竟然用這種方式進入貴州

周西成故居

今天,各型的進口、合資、國產汽車多如牛毛在貴州大地上奔馳,提起汽車,早已經不是什麼稀奇貨了,貴州的交通也相對發達了起來,逐漸成為西南重要交通樞紐。可是當我們回想這第一輛車進貴州的經歷,不免還有些許談談的酸楚在心裡浮現。作為一個軍閥主政者,周西成對貴州沒有什麼大的政績值得稱頌,但是他對貴州的交通事業的起步也算是一個了不起的開端!

文:納雍趙遠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