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钓友把钓竿做成了事业,全靠手中的专利

钓鱼是不少钓友的兴趣爱好,而本文提到的这位名为李星成的钓友却把钓竿做成了事业。依靠着在钓竿方面的发明创新,李星成获得了中国专利证书。一起来看看这位钓友的“专利钓竿”故事吧。

这位钓友把钓竿做成了事业,全靠手中的专利

不久前,在天津举办的碧海(中国)2018年春季钓具产业博览会上,一个不大的展位频频引人驻足,其展示的内线钓鱼竿时常有钓友拿起来把玩。“这个挺新鲜,没见过。”“展会走一圈第一次见这个。”听到钓友的评价,内线钓鱼竿的发明人李星成说:“我这竿是专利产品,用了我这个竿,保准你把别的竿都扔海河里去。”

这位钓友把钓竿做成了事业,全靠手中的专利

天津人李星成,今年63岁,从小就爱好钓鱼。谈起这件实用新型专利,他坦言,制作内线竿的想法其实源于一次偶然。三十多年前,李星成钓鱼的“爱竿”是一支威海玻璃钢竿。竿头竿尾用坏了,他发现竿子是中空的,于是尝试把鱼线穿在竿内,并动手改装了配件,第一支内线竿诞生了。

后来,李星成一直用这只改装的内线竿游钓于天津的海河、大小水库、稻渠苇塘、园湖鱼池,“内线竿钓绩显著,钓趣非凡。”李星成介绍,内线竿在抛线时不会打爆线,并且浅水、深水、近钓、远钓一竿通用,这些特点使其特别适合城市江河两岸的观水、观景台栏的休闲垂钓。

2015年春,李星成退休了。闲下来的他有更多的时间琢磨钓鱼,这一琢磨就又把心思放在了内线钓竿。“内线竿优于现用的手竿和甩竿,它能将上述两种鱼竿的特点集合到一起。”李星成说。经过在原基础上反复设计修改,李星成为内线竿提交了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并在2015年9月获得了中国专利证书。

这位钓友把钓竿做成了事业,全靠手中的专利

“那时候有好多人联系我,想买这个专利,但是我都没有动心。”李星成说,如果作为一款产品,内线竿还不成熟,还需要进行进一步改进。于是,李星成联系多位机械专家进行咨询,根据专家的建议对内线竿的配件进行改进。到2018年,第三批产品改进完成。经过改进、优化和调整,最新设计研制出的内线竿长底把、短前节,竿轮合用、竿内走线,更加方便,而且成本十分低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