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師的自我修養:擺脫''大法師''視角,拍出真正耐人尋味的照片

攝影師的自我修養:擺脫''大法師''視角,拍出真正耐人尋味的照片

△ 川內倫子

當我們手握利鏡閱盡世間美物、美景;依靠刀銳奶化勾兌了無數誘人糖水;或站在街頭凜冽的風中,舉目望去街景了無新意的時候,當利用強大後期,無休止地糾結於色彩銳度這些表象的形式美,感慨攝影境界一直陷入瓶頸上不去的時候。

我們是否想到,也許我們過於在乎對於表象世界的呈現影響了我們對於照片藝術的體悟與理解?其實一張照片的空間,遠遠不限於它本身呈現的,還應該有深層次的表達。

文 | 行遍明日之後

▶︎ 本文約 1800字,細讀全文需 10 分鐘

有時候某些照片讓我們不自覺地去思索、回味、或者觸發心中積聚已久的情感。同樣的鏡頭下的景、物,攝影者給照片施加了什麼魔法,讓它與眾不同?在按下快門的一瞬間,我們和他們所要捕捉的重心與所關注的焦點究竟有何不同?

今天,我們嘗試著通過解讀一位攝影師的作品,來試圖摸索一種操作層面的思路。首先,我們來看兩張器材設設備和形式風格很接近(似乎拍攝地也是同一州)的兩位攝影師的作品:

攝影師的自我修養:擺脫''大法師''視角,拍出真正耐人尋味的照片

△ 《眠於密西西比河畔》埃裡克·索斯

攝影師的自我修養:擺脫''大法師''視角,拍出真正耐人尋味的照片

△ 《居住區》肖恩·斯圖爾特

第一張是攝影師埃裡克索斯《眠於密西西比河畔》中的一幅作品。第二幅是攝影師肖恩斯圖爾特《居住區》中的一幅。

第一幅我們看到了什麼?感受到了什麼?一個把自己整個包裹在衣服裡的留著奇特鬍鬚的古板形象,還有手裡拿著兩架象徵自由和無拘無束飛翔的飛機模型。似乎想表達的東西需要你細細品味。你感受到的一定是畫面之外的。

第二幅我們看到了什麼?一個青澀的小胖墩站在一輛小型卡車旁。冰雪。技術上來講拍的很棒。細節豐富。但是然後呢?(斯圖爾特也是我很喜歡的一位攝影師,這裡只是拿來個別作品來做範例,沒有貶低的意思)

你看了之後有何感覺,哪一幅讓你的眼睛更願意停留?

再來一組對比:

攝影師的自我修養:擺脫''大法師''視角,拍出真正耐人尋味的照片

攝影師的自我修養:擺脫''大法師''視角,拍出真正耐人尋味的照片

第一幅看大圖你會清晰的留意到眼鏡上的一個問號圖案,然後這個人看上去很像一位神父,不是嗎?

宗教元素和饒有趣味的圖案像兩種有所特指的符號,讓這幅照片的含義更加層次豐富。而多看幾眼,你會發現他穿的並不是神父的衣服,這裡還帶情節反轉!

攝影師的自我修養:擺脫''大法師''視角,拍出真正耐人尋味的照片

攝影師的自我修養:擺脫''大法師''視角,拍出真正耐人尋味的照片

這兩幅圖中,哪一位主人公更能激發你的想象力呢?

第二幅中廉價的娛樂場所佔據了絕大部分畫面,場景對於人物和情緒的烘托更加顯而易見。你是不是覺得她有訴說不盡的故事呢?當然還有衝擊視覺的壓抑紅色。

再來看幾張索斯的作品:

攝影師的自我修養:擺脫''大法師''視角,拍出真正耐人尋味的照片

攝影師的自我修養:擺脫''大法師''視角,拍出真正耐人尋味的照片

他的作品個別有簡短的人物簡介,看到的這些人和物之外,你有沒有感受到一些情緒或者情感?這種感覺從何而來呢?

雖然《眠於密西西比河畔》這本攝影書是以整體照片序列來講故事而著名,但就單幅照片來說所蘊含的情感和信息量也是非常豐富。我們分析單幅照片也是有助於整體來感受作者的序列敘事的。

攝影師的自我修養:擺脫''大法師''視角,拍出真正耐人尋味的照片

攝影師的自我修養:擺脫''大法師''視角,拍出真正耐人尋味的照片

照片中看似不起眼存在的一些元素都在發揮著作用,從衣服到手中的道具和圖案都是經過符號化了的元素,它們或明確、或曖昧但無一不在激發你的想象,而這就是索斯拍攝是所最為關注的焦點。

這些元素為攝影師所用,成為講故事的一種工具,極大的豐富了照片所蘊含的信息量,成為一種隱含在畫面裡的力量,而且依觀看者的自身理解力不同能夠形成多層表達。

正是這些暗含在作品中的潛層表達彰顯了作者的創作手段。

攝影師的自我修養:擺脫''大法師''視角,拍出真正耐人尋味的照片

攝影師的自我修養:擺脫''大法師''視角,拍出真正耐人尋味的照片

攝影師的自我修養:擺脫''大法師''視角,拍出真正耐人尋味的照片

攝影師的自我修養:擺脫''大法師''視角,拍出真正耐人尋味的照片

攝影師的自我修養:擺脫''大法師''視角,拍出真正耐人尋味的照片

埃裡克·索斯,生於美國明尼蘇達州,是美國年輕攝影師中的當紅炸子雞。他出版過 25 本攝影書,其中最為著名的便是 2004 年的《眠於密西西比河畔》。依靠此書他順利成為了瑪格南圖片社的成員。

索斯在外出拍攝前會列一個表,裡面註明了本次拍攝需要拍到的內容:戒指,神龕,旅行箱.....可以看出,從操作層面來說,他關注的重心是突出人物特徵並有明顯暗喻的道具物品,而非常態的人物身份特徵。這是和我們常態拍攝時最大的一個意識上的區別。

在接受採訪是他也曾說過:

當你看見某人帶著獨眼罩時,你無法控制地想要拍下他的照片。

我們需要學習的就是發現和找到拍攝訴求連接事物的“獨眼罩”為自己的創作表達而用。

關 鍵 觀 點

創作時的出發點應該立足於內容和故事性而非表象形式。

符號、環境、道具的應用。培養一種符號化物體的能力:即把需要表達的抽象概提煉並具體化在畫面中。

通過道具元素製造對比反差突出人物特徵。

通過道具製造暗喻和暗示,調動觀眾的聯想。

你通過畫面表達的一定是畫面之外的。

概念整合

通過符號、環境、道具等元素製造反差或暗喻激發觀者的潛層意識,使其自發地聯繫起自身經歷或需求並自然地產生一種共鳴情感與情緒。(本篇完)

各位小夥伴有什麼高見呢?

歡迎來評論區一起分享討論

我是圖蟲攝影師,行遍明日之後

我在圖蟲等你一起交流玩耍

松 果 計 劃

攝影師的自我修養:擺脫''大法師''視角,拍出真正耐人尋味的照片

本文為「松果計劃」書房類文博推薦作品,「松果計劃」是圖蟲為鼓勵站內攝影師們創作分享更多優質文章而推出的現金激勵計劃。

只要你的作品足夠優秀,就有機會獲得 10005000 元不等的獎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