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建軍大業》早13年,這位八一廠導演用黃海波沙溢拍青年鄧小平

比《建軍大業》早13年,這位八一廠導演用黃海波沙溢拍青年鄧小平

1978 年12 月召開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實現了建國以來黨的歷史的偉大轉折,標誌著撥亂反正和全面改革開放的開始。以此為起點,中國進入了一個嶄新的發展時期。

到2018 年,改革開放已經四十年了,這四十年裡,在文化、藝術、娛樂、體育領域出現了風起雲湧、翻天覆地的變化和發展;這四十年,是思想大解放的時代,也是商業大潮蓬勃發展的年代。

新京報獨家專訪改革開放四十年來文體娛領域的四十位“先鋒”人物,他們分別在不同的領域取得了開拓性的創新和耀眼的成就,他們見證著時代的改變,也引領著時代的發展,他們都有著過人的魅力,也經歷了精彩的人生。新京報將在接下來的時間裡,陸續推出這些改變了時代的“先鋒”人物專題。

No.1

比《建軍大業》早13年,這位八一廠導演用黃海波沙溢拍青年鄧小平

翟俊傑

生於1941年9月

河南開封人

“第四代”導演、編劇、製作人

代表作:

1986年《血戰臺兒莊》

1989年《共和國不會忘記》

1991年《大決戰之遼瀋戰役》

1991年《大決戰之淮海戰役》

1992年《大決戰之平津戰役》

1994年《金沙水拍》

2001年《長征》

2003年《驚濤駭浪》

2004年《我的法蘭西歲月》

2006年《我的長征》

2014年《一號目標》

▷ 1986 年,翟俊傑的第一部電影,與楊光遠聯合執導的《血戰臺兒莊》上映,這是新中國第一部將鏡頭聚焦到抗日戰爭正面戰場的電影,開啟了軍事歷史題材打破“模式化”“概念化”的先河。

比《建軍大業》早13年,這位八一廠導演用黃海波沙溢拍青年鄧小平

▷ 此後,翟俊傑三拍“長征”,力排眾議起用了早年有“奶油小生”之稱的唐國強來飾演毛澤東,是中國影視史上第一次打破了必須由特型演員飾演領袖人物的慣例。

比《建軍大業》早13年,這位八一廠導演用黃海波沙溢拍青年鄧小平

▷ 他在《大決戰》中,改變了一直以來對蔣介石的臉譜化刻畫,在《我的法蘭西歲月》裡,首次用青春偶像片的手法拍攝革命先驅的年輕歲月,在《共和國不會忘記》裡,直接描寫了國企改革經歷的陣痛,“在當時是很前衛的”。

比《建軍大業》早13年,這位八一廠導演用黃海波沙溢拍青年鄧小平

在翟俊傑看來,這些題材上、藝術手法上、思想主題上的種種突破,很大程度上得益於改革開放帶來的思想解放,“放在改革開放之前是不可能的”。

如今已年過七旬的翟俊傑,努力保持著與時代的同步,充滿對於當下青年流行文化的好奇心與求知慾,他了解時下最熱銷的化妝品品牌,也瞭解“萌萌噠”“麼麼噠”的意思,翟俊傑十分感恩改革開放為電影帶來的繁榮的進步,也保持著警惕,“不能忽視近幾年的浮躁現象,比如電影被資本綁架、演員高片酬、泛娛樂化、低俗化等,要堅守底線、不忘初心。”

倒帶40年

比《建軍大業》早13年,這位八一廠導演用黃海波沙溢拍青年鄧小平

▶ 新京報:改革開放對你生活帶來的最直接變化是什麼?

翟俊傑:我記得是改革開放第二年,1979年,家裡買了一臺飛躍牌黑白電視機,上面要抽出一根兒天線那種,兩三百塊錢,當時簡直不得了,周圍鄰居還沒有呢,每天晚上鄰居小孩就搬著小板凳到我們家看。我搬了很多次家,這臺九英寸的黑白電視機我始終不扔掉,現在這臺電視機也還能看,只不過不用了,一直保存著留作紀念,包括當時卡式盒帶的收錄機、自行車、縫紉機,我都沒扔掉。我覺得那是關於我們時代的念想,再看看現在,真是幸福感滿滿。

比《建軍大業》早13年,這位八一廠導演用黃海波沙溢拍青年鄧小平

飛躍牌黑白電視機(圖源網絡)

新京報:當時印象比較深的電視節目有哪些?

翟俊傑:那時電視節目種類還沒有像現在那麼多,也沒有什麼綜藝,《新聞聯播》小孩不管看懂看不懂,都搬個小板凳坐著看,只要有影兒就行。後來出了電視劇《西遊記》,火得一塌糊塗,另外還有日本動畫片《聰明的一休》,這是孩子們最喜歡的。後來慢慢到90 年代《渴望》就出來了。

比《建軍大業》早13年,這位八一廠導演用黃海波沙溢拍青年鄧小平

新京報:第一次去香港是什麼時候?

翟俊傑:1986 年,去參加《血戰臺兒莊》在香港首映。那是我真正第一次穿西服,當時還不知道怎麼打領帶,以為是打紅領巾的打法。現在我有兩套好西服,都留著呢,平常也不穿,出去旅遊或者參加活動的時候才會穿。記得有次電影放完燈一亮,兩個姑娘攙著一個雍容華貴、白髮蒼蒼的老婦人過來,姑娘對我說這是王銘章將軍的夫人,老人家突然抱著我哭了起來。(王銘章是《血戰臺兒莊》裡翟俊傑飾演的角色,是國民革命軍一二二師團長,在臺兒莊英勇就義)

新京報:第一次去臺灣是什麼時候?

比《建軍大業》早13年,這位八一廠導演用黃海波沙溢拍青年鄧小平

新京報:改革開放之後,採取了什麼方式來學習當時的新知識?

翟俊傑:1982年去北京電影學院編導進修班學習了,包括西方影壇一些好的藝術也要吸收,比如表現二戰題材的《巴頓將軍》,還有蘇聯戰爭片《這裡的黎明靜悄悄》,這些影片關注人的命運和遭遇,對於戰爭題材影片是有開拓意義的。

還有一些文藝片,《辦公室的故事》《克萊默夫婦》《金色池塘》等,也極大地開拓了我的視野。說老實話,現在有時會覺得有點悲哀,真把《金色池塘》拿來放映,沒準咱中國觀眾還不愛看,既沒小鮮肉,也沒小美女,什麼凱瑟琳·赫本,什麼簡·方達、亨利·方達一群老頭老太太有什麼看頭?

比《建軍大業》早13年,這位八一廠導演用黃海波沙溢拍青年鄧小平

《血戰臺兒莊》

第一次表現抗日戰爭正面戰場

翟俊傑一家都是當兵的,而且都是從事影視、戲劇藝術,他談到“現在把我們劃分成第四代導演,只是年齡劃分,實際上我們和第五代的崛起時間是契合在一塊的,都是改革開放之後才真正地拍出了好片子。”

比《建軍大業》早13年,這位八一廠導演用黃海波沙溢拍青年鄧小平

《血戰臺兒莊》現場給演員說戲

1985 年,翟俊傑與楊光遠聯合執導了戰爭片《血戰臺兒莊》,這是新中國拍攝的第一部表現抗戰時期國民黨正面戰場的影片。“我個人的電影導演生涯從1985 年開始,用我的話說叫強行起飛。《血戰臺兒莊》放在之前是不可能拍的,也只有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堅持歷史唯物主義、實事求是的基礎上,才有可能搬上銀幕。

除了導演之外,翟俊傑在片中還飾演了川軍師長王銘章一角,在飾演這個角色的時候加入了很多細節,特別是在王銘章就義前的最後一場戲,整個段落沒有一句臺詞,對當時的很多觀眾都記憶猶新。

比《建軍大業》早13年,這位八一廠導演用黃海波沙溢拍青年鄧小平

翟俊傑在《血戰臺兒莊》中的抽菸鏡頭

當時王銘章的一二二師全軍陣亡,敵軍登上城樓將王銘章包圍。翟俊傑設計將手中的棍子一扔,抽根菸。他從煙盒裡掏出一截皺巴巴的香菸,可能是沒來得及抽完剩下的,然後順手拿起旁邊燒焦的木棍將香菸點上,並且拿煙的姿勢不是用中指和食指夾著,而是用拇指和食指捏著,“更純樸一些。”

在翟俊傑看來,1978 年之前的很多戰爭片也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也有模式化、概念化的圖解和標語口號”,隨著改革開放後對於國外各種藝術的廣泛吸收,才能拍出富有感染力的藝術細節。

人物突破

讓“奶油小生”唐國強演毛澤東

由於《血戰臺兒莊》藝術上的成功,翟俊傑被選定為大型歷史電影《大決戰》的導演之一,負責拍攝國民黨統帥部的所有戲份。接到任務後,翟俊傑對蔣介石的塑造提出了一個首要原則:堅決去除臉譜化。“

比《建軍大業》早13年,這位八一廠導演用黃海波沙溢拍青年鄧小平

《大決戰之平津戰役》裡的蔣介石

以往影視作品在表現國民黨形象時,臉上貼一個膏藥,斜戴著帽子,他們忘記了國民黨也是正規軍,也是很有戰鬥力的。”所以,翟俊傑將劇本中蔣介石“娘希匹”等罵人的髒話全部刪掉,“不要醜化他,要寫出歷史感。”《平津戰役》中為了表現出蔣介石燈枯油盡的狀態,翟俊傑還特意讓化妝師在蔣介石的臉上畫了一些老年斑。

對於人物塑造的另一個大膽突破是,翟俊傑推出了一個嶄新的毛澤東形象。1996 年,翟俊傑拍攝他第二部表現長征題材的影片《長征》,他決定起用唐國強飾演毛澤東。

消息一出,輿論全都是反對的聲音:“他一個奶油小生,怎麼能夠演毛主席?翟導太不嚴肅了。”儘管扮演領袖人物是一個很嚴肅的創作任務,但翟俊傑還是想在電影美學上突破一下,塑造一個全新的毛澤東形象。以前飾演領袖的都是特型演員,但翟俊傑不太贊成特型演員一說,“如果以後不管什麼題材,老是這幾個人演,新片也有一種陳舊感。《巴頓將軍》的演員斯科特,他是專門演巴頓的嗎?他也可以演教授、科學家。”

比《建軍大業》早13年,這位八一廠導演用黃海波沙溢拍青年鄧小平

翟俊傑在《長征》拍攝現場給唐國強說戲

最終,翟俊傑頂住了外界壓力,讓唐國強首次飾演了毛澤東,為了符合長征時期毛澤東憔悴的形象,唐國強在40天裡減肥20斤,最後呈現出很好的藝術效果,之前反對的聲音也都平息了。

在翟俊傑看來,這種對於人物塑造的創新是改革開放以來,電影觀念更新借鑑的結果。

藝術虛構

用青春偶像片手法拍革命歷史題材

在拍攝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影片時,翟俊傑總是能夠從電影語言、人物塑造等不同角度打破以往的傳統觀念。在翟俊傑看來,雖然重大革命歷史題材,有承載黨史的義務,但還是一個藝術品,要用與眾不同的藝術方式去打動觀眾,調動觀眾的藝術審美。比如,一場慘烈的戰爭場景,大多數導演都會用很悲壯的音樂,但翟俊傑卻會用《十送紅軍》這樣婉轉悠揚的曲子,“造成強烈的反差,更有藝術感染力。”

比《建軍大業》早13年,這位八一廠導演用黃海波沙溢拍青年鄧小平

《我的法蘭西歲月》

2004 年,翟俊傑又拍了一部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影片《我的法蘭西歲月》,講述了1920 年至1925 年,青年鄧小平赴法國勤工儉學期間發生的一系列故事。

當時,翟俊傑把導演闡述打印出來發表了,說這是一部青春偶像片,不是按照重大革命歷史題材拍的。“當時的鄧小平叫鄧希賢,才16 歲,在那樣浪漫得不得了、又異常艱辛的情況下,何嘗不能成為我們老中青幼幾代人共同的偶像。”

電影中有一個片段,鄧希賢出任務前,周恩來給了鄧希賢十法郎,讓他路上買個羊角麵包填肚子。鄧希賢騎著自行車路過一家食品店,透過大玻璃櫥窗能看見裡面的烤雞、燻腸等各種食物。飾演鄧希賢的演員昂首挺胸,看都不看一眼。

翟俊傑馬上喊停,問他:“你不餓啊?”小演員用四川話回答:“我是共產黨員。”翟俊傑對他說:“那時候小平同志還沒入黨呢,你應該像《三毛流浪記》裡的三毛一樣,直咽口水,但又不捨得吃。”翟俊傑給了演員一個手部特寫,手伸進兜裡摸了摸那十塊法郎,又塞回去不捨得花。鄧希賢肚子餓,只好去李富春和蔡暢夫婦家蹭飯。翟俊傑特意設計了一個情節,鄧希賢一頭撞進別人家門,正好遇到李富春夫婦正在擁抱親吻,把兩人嚇了一大跳。

比《建軍大業》早13年,這位八一廠導演用黃海波沙溢拍青年鄧小平

《我的法蘭西歲月》劇照

影片在深圳首映的時候,李富春的家屬看完後問導演:“ 翟導,這是您編的嗎?查年譜和史料都沒聽說過鄧小平去蹭飯這事兒啊?”翟俊傑承認是虛構,但這比真實還要動人。翟俊傑是重大革命和歷史題材影視創作領導小組成員,小組成員都牢記八個字“大事不虛,小事不拘”,就是在符合史實和生活的前提下,允許大膽地進行藝術虛構,並不是說把所有真實史料捏在一塊兒電影就成了的。

關注當下

年輕人以為趙一曼是歌手,怎麼得了

中國電影導演協會曾經在北京香山舉辦過一場內部的頒獎,當時謝飛被評為“最具有女性氣質的男導演”,王君正被評為“最具有男性特質的女導演”,到了翟俊傑的時候,給他頒了一個“最佳老頑童獎”,獎狀是“奧運福娃”設計者韓美林先生手繪的一隻猴子。在翟俊傑看來,“一個人的生理年齡可以增長,但一個人的藝術年齡、心理年齡要永遠保持青春。”

改革開放後,受國外影響,一些流行時尚文化進入中國,對於封閉已久的中國人思想衝擊很大。但翟俊傑卻表現出了很大的包容,“我沒什麼看不慣的,一開始是喇叭褲,只要自己覺得美,那有什麼不可呢?哪還能像過去,大家都穿灰色、藍色的正裝,才算正經嗎?”

對於各種化妝品牌,翟俊傑也是如數家珍,“雅詩蘭黛、蘭蔻……油性皮膚還是乾性皮膚,用的是不一樣的。”很多人問他為什麼還懂這些,翟俊傑反問道:“這都不懂,我還拍什麼電影?”

比《建軍大業》早13年,這位八一廠導演用黃海波沙溢拍青年鄧小平

翟俊傑

改革開放以來,人們的生活越來越便利。對於各種電子產品,翟俊傑也都能適應。有時候飛機延誤了,他就在候機室裡用電腦看文件、劇本,或者在平板電腦裡下載一些電子書。“說老實話,這些東西不接觸也不行。這些數字技術是改革開放初期沒有的,比如3D、4D技術,用常規手法是拍不出來的,都得依賴這些技術,如果不接觸,能行嗎?那還怎麼走出去和世界同步。”

對於時下青年人中流行的網絡文化,年過七旬的翟俊傑表現出了很強的好奇心,並且能夠很快地融入進去。“其實我知道得挺多的,比如網絡語言萌萌噠、麼麼噠,非要把親愛的叫親耐滴,還有藍瘦香菇……當時還很納悶,有‘喜大普奔’這個詞嗎,後來才知道這不是詞,是縮略語。大喜過望+奔走相告=喜大普奔(大笑)。”

不過翟俊傑也認為網絡文化帶來了一些問題,“別把漢語摻雜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比如說罵人的話變成用字母縮寫。”對當今社會的浮躁氛圍和反智文化,翟老也頗為不滿,“不讀書了,全是低頭一族,全是手機,春節回去陪父母親,老頭老太太坐著近在咫尺,也沒給親爹孃說過一句話,就是玩王者榮耀,這怎麼了得?問過去的一些重要的歷史人物他們都不知道,問到趙一曼就以為是唱什麼歌的歌手,怎麼得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