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未来很可能会出现的7大趋势

其实,教育一直是我们聊得最多的一个话题,不管我们在幼儿园还是到了初中到大学,经常出现在你耳畔应该就是考试啊,专业啊!其实教育也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

此文部分摘录

趋势之一:取消重点

在中小学阶段,评选什么重点学校,本身就是很荒谬的事情。重点的学校,就会有资源的倾斜了,有更多的财政支持了,有更多的好老师了,上重点学校的孩子,也就是重要的孩子了?这个逻辑是不是很荒诞呢?

义务教育阶段,是每个孩子教育最基本的权利,如果一开始就把学校分为三六九等。这不能怨家长非要让孩子上重点校,重点班,因为谁也不想上落后校,落后班。

所以,从根本上来做,就是一定要取消重点校、重点班。

教育资源平衡,是初级教育的必然之路。

教育|未来很可能会出现的7大趋势

趋势之二:就近入学

就近入学,其实是每个家庭最想实现的教育目标之一。

谁都知道,如果在家周围几公里的范围内上学,会减少多少麻烦,会带来多少便利。不仅让家长解放出来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还让孩子有了充足的休息和玩乐时间。

说到底,谁也不想让孩子去远的地方上学。那么,让家长舍近求远的原因,无非是“好学校”值得这样做。如果学校之间的差别没有那么大,谁也犯不着去那么远的地方上学了。

所以,随着教育资源越来越趋近平均,中小学阶段就可以实现就近上学了。

教育|未来很可能会出现的7大趋势

趋势之三:取消小升初

我很不理解,就在义务教育阶段,就在孩子的最初级的学习阶段,为什么也要围绕“升学”来进行教学?

也就是说,小学阶段的学习,竟然有很大一部分是为了“考入”一所“好的中学”,这简直是太荒谬了。

小学阶段到底应该学什么?不是更多的知识,而是为了以后学习更多的知识的那些基础。比如良好的学习习惯、思维能力、情感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等,然后,才是一些基础性知识的积淀。

但是,我们现在却在小学三四年级,就开始为了“升学”而学习一些超前的、超难的知识。只是为了在进入“好中学”的时候有更多的机会。

这哪里是“学习以孩子为中心”,而是赤裸裸的“学习以升学为中心”。我可以这样说,以升学为目的的学习,基本就是浪费孩子宝贵的时间,破坏孩子的学习兴趣,从而摧毁一个人学习的能力。

要知道,这才是一个人漫漫一生的开启,一个十岁的孩子,以后要不断学习四五十年,才可能面对日益变化的时代。

可是,我们的孩子,为了眼前的“升学”,破坏的是学习的兴趣和一生的幸福。

在中国的学校里,普遍存在着厌学的情绪。现在,这种厌学的情绪已经越来越低龄化了。很难想象,十岁的孩子、七八岁的孩子,甚至幼儿园的孩子,都讨厌学习,他们该怎样面对需要终身学习的未来?

道理其实很简单,就是大人们把“学习”变成了“升学”的恐吓:如果你不好好学习,就不能考上好的中学;考不上好的中学,就上不了好的大学;上不了好的大学,你一辈子就完了!

当一个刚刚开始学习知识的孩子,一接触到学习就受到了如此的恐吓,请问,他未来怎样才能好好地学下去?!

趋势四:不以成绩考核学生、老师、学校

在这里,我想澄清一个误解,就是很多人认为,“中国人多,就应该淘汰一些人,让少数人享有稀缺的教育资源”,“目前最好的制度,就是统一考试,保证基本的公平”。

我想说,第一,中国人多,但人才不多。很多人连最基础的能力都没有。在基础教育阶段,最应该保证的,反而是让每个孩子拥有起码的“能力”,而不是从这个阶段就开始淘汰。这样的话,就算最后每年全国有了一千多个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但这条路上有多少人学了没用的知识,又被淘汰成为了炮灰的人呢?

第二,我们应该加大教育的投入,培养更多优秀的老师,让老师更有职业尊严和相应的收入。而不是相反,在现有的教育资源里去拼得头破血流,你死我活。

我一直都很不明白,一边我们说好老师少,一边我们的老师却很少得到重视。我所说的重视,不是那种“尊师重教”“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些虚的重视,是给予老师实实在在的待遇的那种重视。

第三,每一个孩子都有价值,我们要帮助他们找到。中小学阶段,不是用来淘汰掉很多人,来选出适合上大学的孩子的。我们的社会,需要一些人上大学从事学术之路,但是,还有很多工作,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技术,以及服务能力。这些技术和能力,同样能让一个人过得很好。

现在已经不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时代了。我们要承认,社会的每一个工作,都是同等重要的。

所以,我们的学校,并不应该只培养了几个精英而骄傲,而是以毕业的每一个学生都找到了自我价值而骄傲。

第四,我们的学校,也不应该按照升学率去排名和考核。我觉得很奇怪,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有很多,每个人的特长天赋也有很多,但是,我们的学校却只有一种,而我们学校的考核,也只有升学率这一种。

未来的学校,在基础教育方面,应该有一致的目标和水平,让每一个孩子都拥有最基本的知识体系和学习能力。到了初等教育之后,就可以分为职业教育和学术教育。而且,职业教育的毕业生,以后也有机会进入大学继续深造。

很多人说,这不可能,这很遥远。但是,我想告诉你的,就算短时间内中国还不能够实现,那么未来的趋势也是这样。世界上很多的国家已经实现了,证明这才是真正的培养人才的道路。

如果我们也看到了这个现实,以及教育肯定会发生的趋势,那么,我们的孩子,就拥有了更多的选择,不用非在一棵树上吊死,不是吗?

趋势之五:没有主课副课之分

我们小学的时候,所谓的上学,就是拼成绩;所谓的成绩,就是语文、数学、英语三科。考好了这三科,就可以上重点中学。

到了中学,遇到了科目调整。我记得要上重点高中,需要语文数学英语化学物理,那一年,还加上了地理历史(不过,两科加起来一共60分)。

也就是说,考什么,学什么;考过什么,扔掉什么;不考什么,不学什么。

说实话,我们的初级教育,学得很苦。每天的学习时间很长,作业很多。而且,很多的时间,就是为了升学考试。

比如初三的一年,基本上都是在复习中度过(初二的暑假和初三刚开始的几个月,已经把全年的知识都讲完了)。我们的核心,就是考试。

好了。我们再回过头来,想一想我们国家为什么要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难道是让我们学会考试的能力吗?这样的学习,对于提高我们的整体国民素质,到底有什么帮助?

于是,你就会发现,一个孩子,如果是初中毕业,基本上是没有学到真正有用的知识的。

所以,我们就拼命让孩子上高中,发现一个高中生,也是没有什么文化的。

再然后,我们就让孩子上大学,发现一个大学毕业生,其实也没有真正的工作能力的。

再再然后,我们就让孩子上名牌大学,发现一个名牌大学毕业生,也不能保证实现自己的价值。

再再再然后,我们送孩子去国外上名牌大学,而且不仅要本科,还要研究生、博士,这样才算是安心。

但是,请问,这还是教育吗?!这不就是军备竞赛吗?

我们的教育,为什么不能老老实实地教给孩子最实用的知识,最有价值的能力呢?

明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千千万万的,我们的教育,任何一门学科,也同样应该是平等而重要的。

教育|未来很可能会出现的7大趋势

趋势之六:减少学习时间和作业

提高学习效率,增强综合素质

可能吗?可能。

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未来人才的需求是这样。

我们的学校,用了那么多的时间,让孩子在学什么?知识。为了让孩子掌握更多的知识,为了让孩子把知识掌握得更牢,就用大量的时间去复习、去考试。

然后,我们得到了一个优秀的学生——就是掌握了大量知识的孩子。

可惜的是,这样的孩子,在未来根本没有真正的竞争能力,甚至,没有真正的生存能力。

你知道吗,每次去国外去参观教育,去和教育工作者交流。回到国内,我再看很多的学校的时候,都会有一种悲凉的感觉。

就是我们虽然很重视教育,但力量用错了,方向不对,理念很陈旧。我们有豪华的大楼,塑胶的跑道,但是,我们的课堂里,上的却是已经被淘汰的内容,用的却是陈旧的方法。

就像是我们从城市里回到农村,看到很多人在盖新房子,非要把外墙贴上瓷砖,以为那是城里最时髦的做法。而实际上,城市里用瓷砖贴外墙的最多的建筑,可能就是公共厕所。

就教育而言,单纯的掌握知识,早就在知识爆炸时代不成为价值了。一个人就算是天才,头脑里也装不下多少已经存在的知识——而我们的学校,几乎所有的力量,都在做这件事情。

未来人才的核心能力,是创造力,是创新能力,是情感联结能力,是表达能力……也就是说,都是机器不可能代替的那些能力,那些只属于人类所有的能力。

没有这些能力,我们学的越多,越容易被淘汰。

教育部多年来一直都在“减负”,可谓用心良苦。

可惜的是,我们的家长,有些反对减负;有些干脆是学校给孩子减负,他放学后给孩子加负。

说实话,我要是教育部的人,也会被气得哭笑不得的。明明是为了你的孩子未来着想、考虑,让这些孩子拥有综合的素质和能力,来应对未来智能时代的挑战。但是,我们的家长,却反其道而行之,走向了另一个歧途。

趋势之七:取消高考,自主招生

天哪,那天不是天都要塌下来啦?

你知道吗?每当我说起要取消高考的时候,很多人的反应,就会让我想起晚清的时候,革命党去剪辫子的情形。

没有了辫子,还是中国人吗?没有了辫子,还有体统吗?

当这些人宁可掉脑袋也要保着辫子的时候,他们或许已经忘了,当初留上辫子,也就一两百年的事儿。

当我们要改革高考制度的时候,很多人也或许忘了,就在几十年前,还凭工农兵的出身来上大学呢。他们也忘了,就在一百年前,北大招生的时候,理科考零分也是可以进北大的。

一个大学,不能自己招喜欢的学生,那么,它也就不会对毕业生的质量负责。这是天经地义的。

所以,大学的自主,是培养人才的基础。

一个大学,有它自己的理念,有它自己的特长,有它自己的方法。然后,它就会找到认同它理念的老师,再然后,它就会吸引认同它的学生。最后,它就成为了贡献这类人才的基地。

其实老生常谈的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根据自己特长与兴趣自己去选择。或许最终将会收获到意向不道的成果。其实我们也可以从侧面去思考一个问题,我们学习最终得目的是要做生么?

教育|未来很可能会出现的7大趋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