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农业太难了!做农业其实很简单!

做农业太难了!做农业其实很简单!

这个时代,靠什么生存?吸引眼球、掌握用户心理、遵循市场规则。

有人说,做农业太难!这句话包含两层意思:

1、太累。农业经营者或者从业者基本上每天要面朝黄土、背朝天,不付出点汗水,想获得收成是很难的;

2、赚钱少或不赚钱。靠天吃饭的确很难,种养最害怕遇到天灾人祸、更害怕市场滞销。

因此,很多农业经营者都在抱怨:做农业太难!

但,有些人却依托新模式、新商业、新营销把农产品卖出去了,而且还赚到了大钱。

忘记了是哪位营销大师说过:没有卖不出去的产品,只有不会卖产品的人。

做农业太难了!做农业其实很简单!

一、社群营销

社群营销下,品牌传播一开始就从核心粉丝群开始,并通过粉丝的力量裂变增长,像金字塔一样,从一点推向整体目标人群的覆盖。农企玩转互联网,打造自己的社群经济,要弄懂八大兵法!

一、产品内容化

产品内容化和广告的最大区别在于,内容化让产品走出了渠道的限制圈,通过内容将品牌的传播融入到一般的社会生活中,形成了以产品为载体的独特偶像文化,苹果、小米、褚橙、酣客酒都是其中的佼佼者。有人判断,以后每个企业都需要有一个主编。

互联网只是提供了一个手段,内容则是沟通和拉近的载体。特产是最好的内容源,但是,很多农业企业却并没有抓到产品内容化的精髓,有的甚至只是传统广告、软文的变体。究竟内容与产品如何连接?怎样让内容为品牌创造附加值?农业企业要从三个维度来把握。

2、重在沟通。沟通的目的不再是灌输,不是强加给用户营销信息,而是服务,通过实实在在的服务让用户感受到你的诚意、文化、价值观,并借此形成口碑。

3、还原细节。细节是个性的最直观体现,是内容生动化的来源。核桃书记李祥的近万条微博,绝大多数是成县成县核桃、樱桃、野草莓等农产品的历史文化、耕种收获,以及政府工作支持的点滴细节。

做农业太难了!做农业其实很简单!

二、品牌人格化

社群时代的品牌人格化需要更加以人为本,更加的拟人化。信息爆炸带来了品牌辨识度的降低,品牌必须有更鲜明、更有针对性的“性格”。社交媒体改变了信息交流方式,品牌从高高在上的,点对面的传播模式,被迫要去适应点对点的传播模式,从“神与人”的沟通时代进入“人与人”的沟通时代。

品牌性格是一项综合的系统表达。品牌人格,通常不是企业用言语告诉你的。而是消费者对产品包装、店面装修,服务员形象,产品外观,品牌风格,品牌代言人等的综合感受。

做农业太难了!做农业其实很简单!

三、价格价值化

农产品总是陷入价格战。要避免价格战的挤压,只有反其道行之,价格价值化,向价值链的上游要空间,要溢价。

这就必须要回到品牌问题上来,一个企业的竞争优势,最直接的是能否为客户创造超过其成本的价值,而品牌就是最大的超额价值。

做农业太难了!做农业其实很简单!

四、渠道媒体化

充分利用渠道的摆放、陈列、产品包装等方式,实现媒体化推广传播目的。社群模式将极度扩大这种效果,实现渠道和媒体的高度融合和统一。

渠道媒体化并不是一个僵化的概念,其中渠道和媒体属性的结合和偏重,要根据企业和品牌的优势,以及社群粉丝的性质来发展。

做农业太难了!做农业其实很简单!

五、消费场景化

和消费者密切的场景可以通过营销手段打上专属的品牌烙印,一旦融入消费者生活方式,就能形成对场景的抢占甚至是独占。食品,尤其是特产天然带有最容易唤起消费者的消费场景,“怕上火喝王老吉”、“经常用脑,就喝六个核桃”等都是典型的例子。流量批发红利时代结束,迅速登场的是社交关系,是基于更加鲜活的人格吸引所形成的连接,场景争夺已经成为今天商业升级和商业创新的必由之路。

社群激活产品从需要到想要,在这种新营销场景下,营销和品牌都需要有新的认识和表达。特产如何做到消费场景化?

1、挖掘产品属性场景。溜溜梅作为休闲食品,天然场景是打发时间的时候,于是“没事就吃溜溜梅”成了最量身的打造;立顿午后红茶,也是根据红茶的产品属性,紧密融入了下午茶的生活场景

2、创造生活方式场景。同样是卖果汁,为什么主张轻断食的Hey Juice果汁就更胜一筹?因为它不仅是一种排毒果蔬汁,更是打造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场景——轻断食。

3、跨界合作创新场景。滴滴打车、Uber、雕爷牛腩、58到家、百果园、伊利……这些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的公司,其本质上都是近乎同样的消费人群,而围绕着同样的人群,这些与生活场景密切相关的公司完全可以合作创新,支付宝和超市、美食城跨界,改变了支付场景。

做农业太难了!做农业其实很简单!

六、销售定制化

定制化能够让特产快速有效的与同类产品实现明显差异化,而社群营销时代,为个性化提供了规模化的市场,并能够支撑其规模化发展。

基于定制化模式不同,目前的销售定制化可以分为前端定制和后端定制两种。

一种模式是,购买在产品之后,即产品具体形态的确定发生于消费者购买之前,品牌根据一部分消费者的兴趣爱好,推出针对性产品,比如我们常说的小而美。

另一种模式是,购买在产品之前,即产品的具体确定发生在消费者购买之后,消费者全程参与产品的生产过程。

做农业太难了!做农业其实很简单!

七、体验极致化

特产是天生的体验品,极致体验是互联网思维的标志之一,当特产遇到社群,体验极致化必将引发让农业企业惊叹的化学反应。

1,身临其境的粉丝体验

特产要做出可感可视可证明的差异化,要让粉丝身临其境的体验,并成为证明和代言,继而形成裂变式传播。

一方面消费者可以直观的从产品外表和口感上,体会到产品的差异化。

另一方面,企业能为这种差异化提供可靠的生产和经营上的证明。

2,“产品+”带来的极致体验

社群经济时代,消费者对个性化需求强烈,除了产品本身,在产品周边、服务,以及产业联合上下功夫,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做农业太难了!做农业其实很简单!

移动互联时代,在传播中互动,在持续互动中产生新的商业价值,全方位、多层次,挖掘消费者的关注点和参与度。我称之为“传播运动化”。

首先,从追赶话题到制造话题,互联网时代的新品牌主动权。一天没有话题,就立即失去热度,媒体受众分散直接带来企业话语权的急剧丧失,而传播运动化为企业带来了把握主动权的新模式。

其次,动起来的社群才是“活”社群。活跃粉丝才有真正的价值,传播运动化,让传播在互动沟通的过程中进行,这才是社群传播的本质。

线上茶叶品牌乡土乡亲发布了一个“处女检查团”的活动,找到那些完美主义的处女座,每个人发一万块钱奖金,让他们来参与企业的社会化监管,全年候,不分时间、不分地点的飞行检查,在这种运动化的传播中,企业与自己的目标消费者产生了深度沟通和互动,而这些检查团成员们也会把自己的见闻与粉丝们形成互动分享与充分放大效应。

在运动化传播过程中,用户黏性不断强化,从普通粉丝到忠实粉丝,不但自己主动购买,还会成为传播者和推荐者,甚至进一步成为品牌形象的维护者。

第三,病毒化的乘级效应。移动互联网时代,互动分享方式的传播、扩散和讨论,更容易产生病毒化的乘级效应。

本来生活创造性地根据草莓的形状、大小、口感将其分为红颜、章姬、弥生姬、枥乙女灯“四大美莓”。并在微博上推出了选“四小花旦”赢“四大美莓”的活动(以投票选出新生代女星四小花旦为主要载体),活动一推出,在很短的时间内,转评就是几十万,阅读几百万计。这四种草莓也成功引起了众多粉丝们的注意和喜爱,销量自然不愁。

做农业太难了!做农业其实很简单!

二、周边营销

第一、提炼优势,筑牢根基。

现在来破解那个关子,请用户来做什么。农产品的销售半径、产量以及请“用户来”的营销方式,属于典型的周边营销。而周边营销的成功要素,是让客户更多的投入——时间、精力、情感,从而变成“他自己”的产品,至少是一部分。

第二、充分借势,厘清主次。

还是以淄博市的太河镇为例。太河镇位于鲁中山区,山清水秀,乡村游红红火火,央视热播的《马向阳下乡记》就是在这里拍摄的。那太河镇的主业是什么?旅游?错了,是环境。

旅游是什么?是把人拉过来,来了以后,吃点喝点,收个门票,拍拍屁股回城了。旅游的真正作用是什么?是让人来体验,体验你的农副产品,你的居住环境。什么意思?旅游是花,走马观花;把村里乡镇上的农副产品推出去,才是果。

把环境当作产品来体验,还可以做什么?养老啊,慢性病康复啊。什么是经济?人啊,没有人口,你的消费、税收哪里来?这几年是农村人口净流出,让这些有钱的城里老太住下来,针灸、护理、健身,哪样不需要人?不是能解决一部分人员的就业吗?围着淄博最大的水库——太河水库搞百花坊,从春到秋,每个周末都有花看,看花有收入吧,果子呢。还能搞环水库徒步,自行车比赛。没什么名山大川,反而是好事,你一辈子准备爬几次泰山?但你每个周末都可以来这里放风、放松。

伺候好了客户,从而实现产品走出去,线下向线上的完美转移。否则,只开旅游的花,不结产品的果。

第三、保持定力,坚持不懈。

不要摇摆,不要偏离,你问问身边的人,还在只顾赚钱不顾生活吗?说到玩,哪一个不是两样放光?小到一个公司,大到一方政府,看清了自己的优势,摸准了用户的心脉后,就要坚定不移走下去,把内功做扎实。想三相四,最终只能不三不四。

但是,你也要量力而行。咱可以看三步走一步,每一步留有余富,为将来的业务扩展预留基础,但这同样离不开保持定力,创业真的是修行,难的不是获取,而是放弃那么多的诱惑。

做农业太难了!做农业其实很简单!

为什么可以这样玩?

社会发展到现在,满足了四个条件:

首先是车的普及。过去主要靠公交,这些景点或基地,大多偏僻,公共交通不便,再好的风景,也自然只能待字闺中了。

第三,经济驶入下行期。慢下来也有好处,让灵魂沉淀一下,好跟得上自己的脚步。你看看身边,统计一下,很多资金是不是投向水上世界、欢乐谷等玩的项目,你再看看火爆的电影院线,你该悟道了些什么。

第四,消费升级。消费升级,不是换大房子,生二胎。而是从过去简单的实用主义、性价比,逐步转向审美的、个性的、更人性化的。过去卖饮品,大家鼓吹多少层过滤,什么搬运工,什么vc含量,行了别忽悠了,谁还看你的广告、信你的吆喝?一个完美曲线的包装瓶,就足以俘获小女生的心了。


“农业有料儿”是由紫荆传媒推出的自媒体平台。紫荆传媒作为中国农业自媒体第一传播平台,依托紫荆创新农业研究院,聚合多方自媒体资源,为大家提供前瞻性的农业权威智库、农业视频栏目,以期推动中国农业事业的多角度、全方位的发展,传播农业正能量。

往期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