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文子與“不恥下問”

孔文子與“不恥下問”

孔子是春秋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被歷代封建統治者遵奉為最有學問的"聖人"。然而孔子卻說:"餘非生而知之者"。

《論語》上曾說過一件事,說"子入太廟,每事問。”就有人不屑一顧地說:'孰謂鄒人之子知禮乎?入太廟,每事問。”孔子聽到後,也不生氣,只是微微一笑:“是知禮也。”

孔子生育魯國鄒縣,孔子的父親叔梁紇,做過鄒縣的縣官,因此當時有人管孔子叫"鄒人之子",意即鄒縣縣官的兒子。太廟,是國君的祖廟。有一次,孔子去太廟參加魯國國君祭祖的典禮。一進太廟,他就向人問這問那,幾乎把每一件事都問到了。當時有人譏笑他說:"都說鄒人之子,懂得禮儀? 沒想到來到太廟,什麼事情都要問一問。”孔子聽到這些人對他的議論,不以為然,笑而答說:"對那些我不明白的事,向別人請教,這恰恰是我要求知禮的表現啊!"

衛國有一個大夫,叫孔圉,聰明好學,他為人非常謙虛,是學者的榜樣。孔圉死後,衛國國君為了讓後人學習和發揚他好學的精神,特地賜給了他一個"文公"的稱號,這地位相當的高。時人為區別他和孔子,就尊稱他為“孔文子”。

孔子有一個學生,叫子貢,他也是衛國人。子貢見衛國國君封孔圉為"文公",有媲美老師的意思,就嗤之以鼻,認為孔圉配不上那樣高的評價。

有一次,子貢去見他的老師孔子,閒談之間,說到了這件事,他對孔子說:"老師,孔圉的學問及才華雖然很高,但是比他更傑出的人還很多,憑什麼賜給他 '文公' 的稱號?"

孔子聽了微微一笑說:"我知道孔圉,這個人非常勤奮好學,腦筋聰明靈活,有任何不懂的事情,就算簡單的問題,他都會大方而謙虛的請教。我想以孔圉的地位或學問對這些事情應該是理解,但是可能理解的不全面,然而向別人求教,他一點都不感到羞恥,這就是他難得的地方,所以說衛國君賜給他'文公'的稱號是不會不巧當的"。

經過孔子這樣的解釋,子貢終於服氣了。

這個事情記錄在《論語·公冶長》,原文是“: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這也是成語不恥下問的由來,意思是不以向學問或職位較低的人請教為恥。現代我們用來形容一個人謙虛、好學,真誠地向別人提問請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