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营销的十大关键词之四——习惯

营销,在当今迎来了巨大的变化,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市场营销者所面对的市场环境和客户状况发生了大量质的变化,并且这些质变正在随着客户和互联网双向的变化深入,持续发酵,阿甘认为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传统营销将被彻底颠覆。在这里,阿甘将为您细述未来营销的十大关键词,希望通过这些碎片化的关键词,为大家描绘未来营销。阿甘总结的这十大关键词是:1、生活者,2、需求,3、价值,4、习惯,5、碎片,6、长尾,7、场景,8、数据,9、共享,10、定制。


对于过去的营销,我们经常把渠道作为最重要的一个关键点去考虑,很多营销人员认为要想做好销售,至关重要的核心环节是渠道。正因为此,“渠道为王、终端制胜”喊了很多年。产生这种现状的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是从根本上我们需要了解下面这几条:

1、大规模制造与大规模营销背景下的无奈选择。过去的中国制造业企业一直把通过扩大规模降低成本,继而获取更高利润作为重要的盈利手段。在这种状况之下,绝大部分制造业企业都必须要将自己的渠道宽度和深度同步进行拓展,才能支撑自身的产能需求。因此,渠道问题也就成为营销中的核心障碍点。

2、中国市场的总体容量要远远超出任何一个国家,我们常说,中国一个省的市场容量甚至比欧洲几个国家都要大。在这种背景下,大批的“大制造小市场”的制造业企业不得不依靠渠道商完成销售的末端环节,也就造成了中国渠道更为庞大的现实状况。

3、国内市场的复杂度高,层次多,这些也是造成渠道问题困扰销售的重要原因。一个生产企业要同时面对一线二线市场,还要照顾三线市场,城乡差异、南北差异、东西差异,每一个差异的背后都是企业营销的两难,渠道商在中间的作用也就更加不可替代。

走到今天,实际上中国制造业企业与渠道之间的厂商矛盾已经到了不可调和的极限:制造业企业承担着大量的研发和基础投资的成本,而渠道商却又承担着巨大的库存与终端压榨的风险,谁的日子都不好过。制造业企业希望杀大户,将利润拿回来。而渠道商则一方面要天天提防着被下沉,丧失获利的途径;另一方面还随时要防备商场突然关店,带来货款、保证金等等的损失。事实上,渠道已成鸡肋。


而阿甘认为,在当下的背景之下,真正想彻底摆脱渠道困局,根本的出发点必须要立足于生活者的变化,只有研究清楚了生活者新环境下的新的状态才能找到营销的出路。那么在现阶段,我们还要研究渠道吗?阿甘的观点是,作为制造业企业营销过程中,应当从研究渠道变身为研究生活者的习惯!(关于生活者理念可参考本系列第一篇)

现在丰富的购买途径,给我们带来最大的一个变化,就是如何买不再取决于你在哪里卖,只取决于我想在哪里买。这样一来,生活者已经占据了主动权,他们也就完全有机会、有权力由着自己的性子,由着自己的喜好,由着自己的产品使用习惯和购买习惯,选择在哪里实施购买行为。所以,在未来的营销中,研究我们在哪里卖变得不重要,重要的是要研究生活者究竟会在哪里买,会在什么情况下买,他们的产品使用习惯是什么样的,这些使用习惯又会怎样影响他们的购买行为。

纯理论,可能理解起来不容易,那么说个阿甘自身的经历吧。前几年每当有人和我说起线下店将消亡的观点时,阿甘总会讲一个自己的例子:“作为一个烟民,阿甘非常固执的会选择一个线下渠道购买香烟,无论线上渠道多么便利,都不如我的停车位旁边那个书报亭更直接,更便利。因为,我有上车后点上一支烟的生活习惯。”你看,这就是典型的生活习惯会从根本上影响购物习惯的例子。所以,不是线上冲击了线下,而是生活者的部分习惯在改变;线下生存的空间依旧,关键要搞清楚哪些习惯让生活者不得不继续依赖于线下。

放弃过去那种高高在上的姿态,俯下身子去研究我们的生活者,搞清楚他们的习惯究竟是什么,弄清楚了这一点,我们也就可以轻松的找到最适合的渠道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