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网红妈妈的回答:“妈妈,同学家有五套房,我们家有几套?”错误的价值导向多可怕!

这是一篇走红朋友圈和妈妈圈的文章,文中孩子参加完家境殷实同学辰辰的生日会后,提出一个问题,“妈妈,我们家是不是很穷?”

于是,妈妈作了如下引导:

作为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学习对吗,那电视大不大重要吗?

辰辰家的房子比我们家漂亮,但是有我们家温馨吗?

你现在穿的鞋舒服合脚吗?

驳网红妈妈的回答:“妈妈,同学家有五套房,我们家有几套?”错误的价值导向多可怕!

妈妈故意以偏概全,逃避主题。孩子问的是咱家穷不穷的问题。妈妈回答咱家电视大不大、房子漂不漂亮、鞋贵不贵的问题。

“妈妈不换大电视,是因为,妈妈希望你不要迷上看电视,而要专心学习。”

妈妈的回答是电视不够大,是因为我不想买大的,都是为了你好。

“妈妈不换大房子,是因为我们一家人住在这里真的好温馨,等你以后成家了,我们的家庭成员增加了,那时候就要换大房子了。”

房子不够漂亮,是因为够温馨,漂不漂亮就不重要了。

“妈妈不给你买名牌鞋,是因为鞋子的重点在于穿得合不合脚,舒不舒服,而不在于它是哪个品牌,我们何不把买那么贵的鞋的钱存起来作为以后上大学的学费呢。”

鞋不过贵是因为我们要省钱给你上大学,买贵的就属于铺张浪费了。

粗线阅读没什么问题,但细思极恐,如果你真这么回答孩子,才是对孩子价值观的扭曲。

因为她的回答存在三个致命的缺陷:

第一,回避问题,逃避现实。把现实按自己的想象规划成依托孩子的乌托邦。你要好好学习,自己去买贵的东西;你要好好学习,长大换大房子;你要好好学习,不看电视。孩子对家长的现实“拷问”,变成了家长对孩子的现实“鞭打”。

第二,偏执的道德标榜,存在仇富倾向。让孩子觉得比自己家境殷实的必定会有家庭不幸福、不温馨,一定会有某种缺陷,长大易形成仇富心理。

第三,给自己制定“双重标准”,为孩子形成独立、正确的价值观造成障碍。一方面“要把钱花在更值得花的地方”,一方面“外在的东西,适合自己就好,如果真的喜欢,等自己长大有能力了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范围去购买。”即是说,穷的时候买奢侈品是一种浪费,富的时候买奢侈品就可以量力而为。所以购买奢侈品到底是不是浪费?!

驳网红妈妈的回答:“妈妈,同学家有五套房,我们家有几套?”错误的价值导向多可怕!

教会孩子认识世界,了解社会,学习立身处世之道!

1. 贫富是客观存在的这个世界天生就有贫富之分,有的人生来就住了大房子,有的人生来就住着小房子,甚至很多人一出生就没有房子住。这是客观存在,不是因为父母原因、家庭原因,而是社会的复杂原因造成的,要学会接纳。不要觉得富人不好,也不要看不起穷人。

2. 贫富是相对的。小朋友家有住大房子的,但还有小朋友住更大房子的。就像身高一样,你觉得自己很高了,但爸爸比你还高,超市里商场里比爸爸高的人也很多,没有最富只有更富,同样穷也是如此,你觉得自己的房子小,还有人住的更小。因此这种比较是毫无意义的,没有尽头。

3. 贫富有两个层面,“物质”和“精神”。有些拥有大房子、大电视、贵鞋子的有钱人,精神是很贫穷的。有些住着破房子、穿着旧衣服的人,精神是很富裕的。看书、学习、旅游等等都可以让精神富足。精神富裕的人过的每一天不一定快乐,但是一定很充实、很有意义。

驳网红妈妈的回答:“妈妈,同学家有五套房,我们家有几套?”错误的价值导向多可怕!

可见,网红妈妈的回答基本属于无效解释,有些甚至是曲解。

正确的价值观需要我们告诉孩子

驳网红妈妈的回答:“妈妈,同学家有五套房,我们家有几套?”错误的价值导向多可怕!

成为一个富有的人,需要跟自己比较,无论是生活品质的改变还是精神世界的改变,每一天进步一点就能成为一个更富有的人、一个灵魂有趣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