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建必拆露头就打 济南拆违“不走回头路”

拆违二期台账

月底全部“清零”

5月10日上午,市中区六里山街道办事处城管委联合市中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社区、公安等部门60余名工作人员,对铁路玉函小区6处约400平违建进行了拆除。

同一天,市中区泺源街道办事处城管委联合市中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社区等部门50余名工作人员,对趵突泉西片区小区楼顶加盖部分进行拆除。这次拆除行动从5月8日就开始,拆除违建约500平方米。

接下来,市中区白马山街道办事处联合相关部门对白马山小学周边小区内3处违建进行了助拆。此次拆除主要是对9日的集中拆除进行收尾,在两天的拆违行动中,共计拆除9处1万余平方米。

据了解,3个办事处围绕老旧小区违法违章建设重点突破,同时发力,这是市中区全力完成二期台账攻坚战的一项重要举措。“目前的拆违工作已经进入一个新阶段,居民看到其他小区的环境变美了,秩序变好了,主动到我们社区要求清理辖区违章。”一名社区工作人员这样说。

其中,长清区、章丘区、平阴县、济阳县、商河县5个区县二期台账已经“清零”,槐荫区完成近99%,南部山区完成近97%,历城区完成近95%。“目前二期拆违进展顺利,预计5月31日前能全部‘清零’。”办公室工作人员介绍。

从路边到居民区

越往后拆难度越大

“原计划3月底公布分类处置办法,但我们也担心启动分类处置后,会有人产生侥幸心理。因此到现在,我们一直主张以拆为主。”

从2017年初济南正式启动拆违拆临行动,近一年半时间过去,拆违拆临正逐步走进“深水区”,越往后拆难度也越大。“这一点从拆违台账中就可以看得出来,去年拆违台账中,主要是主次干道两侧违建和涉公类违建,而今年,玉函小区、七里山小区等小区内违建所占比例迅速提高。”

济南市依法整治违法违章建设领导小组工作人员介绍,“深水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拆除范围越来越向居民小区延伸,二是拆除位置、拆除难度更大,如楼顶违建的拆除。

“违建的拆除是从易到难的,去年的涉公类违建,如果不拆除可以直接问责涉公单位,难度就会小一些。但小区违建,尤其是开放式老旧小区的违建,牵扯到市民的切身利益,有些也确实存在房屋面积小、配套不完全等困难,这才是拆违里的‘硬骨头’。”

个别人顶风而上

一经发现立即拆除

在拆违拆临火热进行的当下,还有一些人在顶风而上。日前,在历下区文化西路9号院内,两处紧挨着的一楼住户就这么试探了一把,他们同时对一楼南阳台进行违章扩建。历下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执法人员发现后立即责令当事人停工,并对其进行拆除。

无独有偶,5月18日上午,千佛山执法中队配合办事处城管委及济柴社区工作人员对文化西路9号院内一楼的两处违章加建进行拆除。一处正在搭建房屋结构,砖块在院中放置,另一处已经搭建完毕,面积5平方米左右。

“要坚定不移抓好拆违拆临工作,坚决不能走回头路。”日前,在调研拆违拆临及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时,济南市委副书记、代理市长孙述涛说。为了让拆违“不走回头路”,济南各个街道办也在想着自己的办法。

其中,市中区十六里河执法中队开启了“城管+”控违管理模式,探索开展无违建小区创建活动。针对封闭式小区控违工作中存在的“物业能监管不能执法,城管能执法难以监管”难题,以鲁能领秀城漫山香墅东区N2地块为“封闭式住宅小区控违示范点”,联合办事处城管科主动对接小区物业,强化协作联动,突破执法、监管无法兼顾的瓶颈,确定“联合办公,联合巡查,联合制止”的工作思路,强化违建源头防控机制,第一时间发现、登记、报告、制止和查处新增违建,并依法进行“即查即拆”,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道德街街道办事处则将社区划分为24个网格,设置兼职网长、格长、单元长,充分发挥居民当中老干部、老党员的主观能动性,发现违建,立即拆除。

创“无违建”街道,道德街有底气

敢建必拆露头就打 济南拆违“不走回头路”

兴济河商城拆除前。

敢建必拆露头就打 济南拆违“不走回头路”

道德街辖区干净整洁的环境。(资料片)

在拆违拆临积累了一定的基础和经验之后,济南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年济南“两会”上,时任济南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忠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积极推进‘无违建’创建活动,严防新的违法建设产生。”在这一方面,一些街道和社区也走在了前面。

在近两期拆违台账中,已经看不到道德街街道办事处的名字。“我们目前在争创无违建街道。”道德街街道办事处城管科负责人表示。能够有底气争创无违建街道,既有先天的优势,也有后天的努力。辖区面积小违建相对较少,是全市较早实现无棚户区的街道。“同时,我们的拆违拆临的决心和力度大,而且持续不断地投入,年年通过参与式预算,对小区环境进行综合整治,有了一定的积累。”

“我们这一片区,既有一些成熟的高档社区,也有老旧小区,其中违建的形式各不相同,我们采用的方法也不同。”上述负责人表示。其中,阳光花园西区属于高档社区,自2008年建成交房后,很多一楼业主跟风扩建楼前小院,将原本属于小区的公共绿地扩成了自家小院,有的业主扩建的面积高达100多平米,甚至挖了养鱼池,养起锦鲤等观赏鱼。“对于养鱼池,我们坚决填平,对于特别难拆的鱼池,街道党工委高度重视,纪工委及时介入,得以又快又好地解决。”而对于扩建小院内的“园林”,特别是绿植花丛都已成形的景观,不是一拆了之,对于既有绿植草木可以保留的都会进行保留,让景色为全体业主共有。

更加困难的还是老旧小区。北辛街社区属于老旧开放式小区,在整个社区分布着35座老旧楼院,由于年代久远,储藏室、车棚等配套设施不全,居民只能在楼前自己搭建,有的居民楼与储藏室之间仅相隔2米。虽然既不美观,还造成了出行困难,但要拆掉,居民们是一百个不愿意。

“拆违拆临要与老旧小区整治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协商民主作用,先后收集150余条居民建议,保证拆违拆临与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合民意、接地气、受欢迎’。”现在,原本楼前随意搭建的储藏室被宽敞美观的车棚取代,坑洼不平的路面铺上了靓丽的花砖,拆出的空间建起园林式景观,种上了盆景,摆上了观赏石,原本无处锻炼的居民们也有了健身小广场。

拆违拆临的效果要想长期保持,还要居民的支持。“我们这里拆违后的空地由居民说了算,通过召集居民议事会,决定建广场还是建绿地,这样既满足了居民期待,又激发了居民主人翁意识,居民发现违建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上述负责人说。

今年拆掉好几个“最”

面积最大、跨度最长

济南今年的拆违拆临工作力度不减,啃下多个“硬骨头”,大量存在时间长、拆除难度大的违建被拆掉。面积最大、跨度最长、一次性单体拆除面积最大……这一系列的“最”,也是济南拆违决心的体现。

5月18日上午,济南长清区组织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区国土分局及相关部门、平安街道办事处近360人对位于东潘村的再生棉市场及周边区域违法违章建筑依法实施拆除。这是全市一次性单体拆除面积最大的行动。

这一处违建群的产生,原因也挺常见。据了解,这里原本属于农业种植项目,但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擅自变更用途,最终建成了31处违建14万余平方米,没有任何审批手续。不仅如此,这一违建群位于京福高速和济菏高速交叉口西南角,紧邻玉符河,根据市三高沿线综合整治要求,也在整治范围内。在拆除之前,这处违建已经被列入2018年二期拆违拆临台账。拆除过程中,采用了人力助拆和机械拆除相结合的方式,8台大型挖掘机不同地点同时作业,尽可能缩短拆除时间,确保整个拆除工作顺利完成,在全部违章建筑拆除完毕后,长清区将会对拆除位置进行绿化提升,打造一处绿意盎然的休闲公园。

时间往前推移,5月初,经过一个多月的拆除,存在了20多年,被称作济南面积最大、跨度最长的违建,兴济河商城8座建筑全部拆除完毕。这座欧式建筑位于兴济河泄洪通道上,南至经十路北至张庄路,全长764米,有8栋2到3层的欧式建筑风格楼,单层面积约15000平方米,500多家家具、汽配、小商品商户在此经营。

兴济河本为泄洪河道,但坐落在上的兴济河商城,因阻碍泄洪功能及环境脏乱差等原因,多次被市民投诉。2017年6月28日终被列入拆违名单,在拆除“大限”过去7个月后,2018年3月份正式开始拆除。

根据规划,这些建筑拆除后,整治方案已交由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设计。整个兴济河拆除完毕之后,将进行重新的规划,未来兴济河河床将进一步地开挖,打造成一条景观河道。

目前,兴济河下游张庄路以北河段的景观河道整治改造已过半。除了宽阔的河道水面,在河道两岸适宜步行的区域,搭建了步行木栈道,沿河护栏已重新安装,此外,河床内部和两岸河堤也按照景观绿化要求在施工。

拆违拆临的速度,也是屡创新高。5月22日晚,历下区城管局对燕山立交至玉函立交经十路段两侧绿化带的灯箱实施拆除。晚上9点,在燕山立交桥西路北,拆除工作开始,到次日凌晨6时,210个灯箱一夜之间全部消失。

据历下区城管局市容管理科副科长何彦介绍,从玉函立交至燕山立交经十路段两侧绿化带放置210个灯箱广告,已存在长达10年的时间,根据城市提升要求,需全部拆除。为避免出现道路拥堵,保护人员安全,选择在夜间施工,4组施工队伍6台车同时从东西两个方向开始拆除,保证了拆除的高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