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堪比三國,更為混亂的朝代——五代十國之後周篇

後周,五代十國時期五代中的最後一個朝代,從951年郭威滅後漢開國,到960年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共10年時間,歷經三個皇帝。 郭威是後漢的開國功臣,受後漢高祖劉知遠重任。劉知遠臨死時郭威是指定的顧命大臣之一,多次平定藩鎮叛亂。

一個堪比三國,更為混亂的朝代——五代十國之後周篇

後周建立後,郭威轄州比起前幾代還要小,只有九十八州。實際上是個大藩鎮而已。但是,比起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前“四代”開國“皇帝”,郭威的人品要好得多。雖然郭威只當了三年多皇帝,他的“文功武治”卻很有善可陳。

一個堪比三國,更為混亂的朝代——五代十國之後周篇

郭威下令廢止後漢時期的一些苛絹雜稅,使百姓負擔減輕。對於前代朝廷每年向轄地索求特特產的“慣例”也深惡痛絕,一概禁止地方再行上貢。

後周王朝大修水利,治理黃河河患,此種舉措,在五代能過一天算一天的黑暗年代確實罕見。

郭威稱帝后未行大肆屠戮功臣之事,還算一老成厚道之君。

公元954年,郭威病死。周太祖沒有親生兒子,養子晉王郭榮繼位,就是周世宗。周世宗本姓柴,歷史上多稱他柴榮。

周世宗剛即位,北漢主劉旻勾結遼國,大舉入侵。周世宗決定御駕親征。高平大戰,周世宗的英武果敢,開始為群臣所信服,因而得行施政治抱負。

一個堪比三國,更為混亂的朝代——五代十國之後周篇

周世宗回到開封,開始親攬大權,改革政治,整頓軍事,獎勵生產,準備幹一番大事業。周世宗大權獨攬,但並不剛腹自用,他要求群臣積極勸諫。

一個堪比三國,更為混亂的朝代——五代十國之後周篇

周世宗採取各種措施,減輕人民疾苦。他限制佛教,下令減少寺院和僧尼,不許受戒出家。

周世宗整頓軍隊,準備統一天下。他下令檢閱禁軍,留用精銳,斥退老弱,又廣募天下壯士,組成一支精悍而富有戰鬥力的軍隊。

公元955年冬,周世宗開始伐南唐。親征淮南,大敗南唐兵,殺劉彥貞。同時,周世宗還派攻取了後蜀的四州,後周的疆域更加廣闊了。公元959年,周世宗下詔親征,收復北方失地。遼國君臣恐懼,撤幽州遼兵後退。就在即將勝利之時,周世宗得重病,不得以退兵,返回開封,功敗垂成!

一個堪比三國,更為混亂的朝代——五代十國之後周篇

周世宗是五代時最好的一位皇帝,整頓軍政,西敗後蜀,三徵南唐,北伐遼朝,在即將收復幽州的關鍵時期卻英年早逝。他改革了不少前朝德積弊,開闢了統一全國的道路。他死的時候,遠近哀悼。周世宗柴榮在位六年,享年只有三十九歲.

959,周世宗病死,太子梁王柴宗訓即位,年方七歲,就是周恭帝。趙匡胤隨後發動陳橋兵變,奪得少主的天下。奉周恭帝為鄭王,符太后為周太后。

一個堪比三國,更為混亂的朝代——五代十國之後周篇

周恭帝在位只半年,十一年以後死去,死時十八歲。

在當時中原如此紛繁複雜的形勢下,北宋僅用了20年便完成統一。這固然離不開趙匡胤的英明決斷,但更重要的是他接手的後周政權國力強大,統一之勢已不可阻擋。如果不是英年早逝,柴榮不僅有可能更早地實現國家統一,而且極有可能收回幽雲十六州。

柴榮雖然未能實現掃平天下的願望,但他在位5年半的文治武功,已經決定了他必將成為結束中唐以來200多年割據動盪的決定性人物。

面對歷史,我們往往更注重結果而忽視過程。一代英主周世宗柴榮做好了掃平天下、開創盛世的一切準備,卻英年早逝、功敗垂成!

一個堪比三國,更為混亂的朝代——五代十國之後周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