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多款在產汽車優劣點評——購車寶典

100多款在產汽車優劣點評——購車寶典

引導語:現在很多成功人士都會擁有一部自己的私人車,越來越多的人已經愛上了車,越來越多的人對車也很瞭解和講究。那麼,我們怎樣判別自己的車是否是一部好車呢?

上汽大眾:依靠桑塔納賺了很多錢,但是這是他們應得的報酬,不要忘記,改革開放後我國與其他品牌談合資時,是大眾義無反顧的與我們合作,而其他品牌則是不屑一顧。

100多款在產汽車優劣點評——購車寶典

大眾-桑塔納:雖然是很久的車型,但是不要小看它,因為薩特說過:存在即是真理。說明它很適合我國的國情。皮實,配件便宜,保養方便。

100多款在產汽車優劣點評——購車寶典

桑塔納2000、3000:曾經很風光,但是相信它不如普桑,唯一的優點就是空間大。

100多款在產汽車優劣點評——購車寶典

大眾-波羅:是一款精貴的小車。尤其是剛上市時由於較貴的配件,致使很長時間不被國人認可。駕駛感覺不像小車,就是發動機有點小,很多人說加速有點肉,其實是很多人的駕駛習慣導致。

100多款在產汽車優劣點評——購車寶典

大眾-帕薩特:比較好的中級車,聽關車門聲就知道是很安全的車子,中級車裡,它是工藝最好的,沒有車的關門聲能超過它。

操控也很好,加速和變線指標都很高,但有兩個缺點:一是方向盤偏沉,纖弱的女性朋友可能不喜歡,但是高速表現很好。二是車身拉長10cm,對操控影響很大,轉彎激烈操控會導致一隻後輪離地,原因是因為國人喜歡空間大。另一後果是5萬公里以上輪胎偏磨,原因是後懸掛採用半獨立懸掛,雖然增強剛性,提高轉彎傾側,但是加長後更加促使具半扭力梁的變形,所以一定公里後需要及時進行四輪定位。

變速箱採用5檔手自一體,單從這一點來說,大眾的價格不貴,與競爭車型相比,大部分是4檔變速器,更沒有手自一體。但是中國的消費者,汽車知識太少,不懂。

保養也比較便宜。但是有幾個問題,主要是渦輪問題,1.8T的長時間行駛後不宜馬上熄火,應怠速運行3分鐘以後熄火,不然渦輪易損壞,損壞後更換要以萬元計。還有就是水泵和正時皮帶問題,在6-8萬公里時一定要換,不然會損壞發動機,這是設計敗筆。在4S店保養,也要自己小心,一般說明書上說7500公里、10000公里保養間隔進行,但是店裡都說要7500公里保養一次,其實沒必要。

100多款在產汽車優劣點評——購車寶典

大眾-帕薩特領馭:這是適合中國人口味的改款車,重點有二:一是舒適性,就是將原來的懸掛改軟,中國人大部分喜歡軟懸掛,所以適應潮流,但是為保證操控,廠家只好將車體下降了幾公分,根據有關理論,車體下降1釐米,操控性能可提高好幾個數量級別。二是內飾和車外形。中國人也重內飾,所以廠家下了大功夫,提高很多層次。車外形就是車頭和車尾改動較大,其實帕薩特的造型是比較經典的,波羅、帕薩特、奧迪A6三款車的造型,在世界汽車史上應該是非常有地位的,當然這需要有美術基礎的人,否則也不會有現在的改款了,廠家只有迎合大眾的口味。另外附帶的車門也改了,後門改得很大,其後果是直接導致碰撞測試成績不高,肯定不如原來的帕薩特。

100多款在產汽車優劣點評——購車寶典

大眾-途安:一款好車,但是並沒有適合大家的習慣,大眾如果將一款經濟型越野車拿來的話,肯定很好。可惜MPV沒被大家接受。說明大眾的營銷工作沒做好,還是以產品為中心,而不是以顧客為中心。工藝是目前上汽最好的,無論內飾還是機械部分。操控也很好,但是畢竟車型高,駕駛感覺上在轉彎傾側上不如轎車。

100多款在產汽車優劣點評——購車寶典

斯柯達-明銳:從操控指標上看很好,也應用了大眾最新的TSI發動機技術。底盤也是PQ35平臺,前後都是獨立懸掛,6檔手自一體,這些是競爭車型所不具備的哦,可能4-5年內是沒人突破的,這是大眾因為斯柯達品牌而照顧的產物,速騰也沒有最新的發動機技術。不過畢竟是中低級車,用料方面很算計,車殼感覺不如帕薩特等,當然不是同檔次不好比,上市後如何有待市場檢驗。

100多款在產汽車優劣點評——購車寶典

大眾-捷達:與桑塔納非常接近的車型,應該比桑塔納高檔,也在中國紅火相當長時間,車也皮實,很奇怪,就一樣,一汽一直沒解決,就是後懸掛問題,時間一長,這車就塌屁股,應該不是設計問題,而是懸掛的用料問題,這麼多年一直沒解決,說明一汽的激勵機制有問題,所以一汽很難造出民族品牌也不足為怪。

大眾-寶來:一款很舒適的駕駛車,雖然說駕駛者之車有點狂,但畢竟開起來很舒服,無論手動還是自動,無論1.6還是1.8T,女性朋友也很喜歡,方向盤輕,轉彎半徑小,懸掛也很舒適的那種。

100多款在產汽車優劣點評——購車寶典

當然,操控也較好,就是傾側有點大,舒適和操控是一對矛盾,關鍵看如何取捨如何平衡。雖然德國車世界一流,但是在中國許多地方往往賣不過日本車,原因就在於民族理念的衝突,亞洲人重舒適,歐洲人重操控,德國人要堅持造車理念的話,得先改造中國人的用車理念。

寶來最大的缺點就是後座空間,不然它早就登上銷量冠軍榜,可能會再造一個桑塔納或捷達神話。還有一個缺點就是看上去車身太短,有點臃腫,所以為很多家庭主婦所不喜歡。看來大眾在中國還是缺少營銷調查,沒有了解中國家庭的需求。

還有現在的改款,尤其是屁股,迎合低級趣味,庸俗。

大眾-速騰:是寶來的升級版,但是造型並不好看,有點類似三廂飛度。駕駛座位相對不如寶來視野開闊,需要適應。操控比寶來升級了不少,但是發動機並未升級,不如明銳。與明銳將處於競爭地位。

大眾-高爾夫:比較經典的大眾車,在中國卻有點水土不服,原因是多方面的,兩廂車,空間不夠大,配件較貴(與銷量有關),車頭造型不符合國人習慣,眾多因素導致高爾夫不能再續歐洲的傳奇,進一步印證了市場營銷的重要性,不要以為市場是可以複製的,所以這也直接導致大眾不敢拿歐洲同步的高爾夫過來。

100多款在產汽車優劣點評——購車寶典

奧迪A4:一款好車,就是空間小了點,因為品牌,價格高,當然工藝也不一樣,只是相對群體狹窄,又受寶馬品牌的打壓,銷量不怎麼樣。

100多款在產汽車優劣點評——購車寶典

奧迪A6:原來的造型非常經典,線條圓潤,非常像豐滿的少婦,雍容華貴,含蓄而不張揚。對比帕薩特,非常明顯,帕薩特的屁股,就是男人的屁股,剛性,像刀子一樣下切,有稜有角,奧迪A6的則是少婦的屁股,曲線分明,波羅的則小巧精靈,就像還沒有發育好的少女,輕盈靈動但不失莊重。改款車的造型完全改變了這些經典形象,奧迪A6像張開血盆大口,有點像悍婦,領馭的屁股改得像小日本的女人,扭怩小氣,波羅則作了變性手術,完全是男人的模樣,從眼睛到後部,總有點怪味。

奧迪的操控是很好的,儘管拿到中國的新A6又是令人憎惡的加長車,而操控與寶馬也是有得一拼的,說明奧迪的進步很快。既舒適又有操控性,空間又大,內飾又精細,所以銷量很好,奧迪的品牌深入中國人的心理,這是大眾公司做得最好的車型。

馬自達6:一款強調操控的車。但是馬6相對不那麼像日本車。

雖然強調操控,但這款車有著重大設計缺陷,就是跑偏,據說是無法糾正的,當然很多人感覺不出來,更多人不知道,有許多人知道了也認為沒關係。

100多款在產汽車優劣點評——購車寶典

還有就是底盤過低,要提高操控,技術上不如德國車,唯一法寶就是降低車身,馬自達6 的的車身之低是中級車之最,不然緊急變線速度和繞樁速度就不會取得好成績。根據測試,與速騰、福克斯是有的一拼的。

底盤做得太糙是一缺點,如果不信,鑽入大眾車和M6底下就會看出區別。車殼太薄、車重過輕是另一缺點,安全性有一定隱患。雖然廠家都說有潰縮區,但是這一功能僅能應付碰撞測試,現在的碰撞測試是拿汽車碰牆壁,就像雞蛋碰石頭,當然硬殼的先碎,軟殼的可能不碎,但是拿雞蛋碰雞蛋可能還是軟殼的先碎,而實際生活中大都是雞蛋碰雞蛋,很少碰牆壁。所以這是聰明的日本鬼子鑽的空子。

本田品牌在東部沿海發達地區銷量很好,本田的品牌早在摩托車時代給人們以很深的印象。80、90年代的本田摩托車,質量過硬,很少維修,給這些地區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捎帶給現在的本田轎車帶來了很好的銷量。曾經一直加價銷售,飢餓銷售給國人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記。如果杭州不出結婚門事件,本田神話的傳奇可能還要繼續演繹。

本田的操控自然不如德國車,可是國人喜歡,儘管它的操控指標不好,但大多數人喜歡它的方向盤感受,喜歡敏感的油門,喜歡舒適的懸掛,喜歡精細的內飾,喜歡較大的空間。

不過日本人號稱的省油其實在中級車上是絲毫體現不出來的,自從國家發改委發佈各車型油耗後,日本車省油的神話被打破了。差不多的自重、同樣寬的輪胎,基本上德國車、日本車的油耗是相同的。

但是保養週期是不同的,一般日本車保養週期短,5000公里是比較普遍的,因此費用就不怎麼經濟。在此可以看出發動機的精細程度,從變速器看,普遍日系車不如德系車,當時帕薩特出來的時候,就是5檔手自一體,甚至現在大部分日系車,還只是4檔自動,技術含量不可同日而語。

本田車的另一優點是精細,小毛病較少,這為它贏得了較好的口碑。

但是從婚禮門事件來看,本田車工藝與德系車相差較遠,僅焊接技術就相差很多。

本田的造型還可以,就是眼睛太兇,像鷹眼。而且小日本經常小改款,勤換馬甲,學習大眾波羅搞了飛度,原來搞了市場調研,認為中國人有三廂車情節,於是搞出了三廂飛度。呵呵,外貌奇醜。直到後來感覺不對才推出兩廂車。總體感覺還可以,但是缺少大車的感覺,懸掛過軟,在後座乘坐,短距離就會暈車。

100多款在產汽車優劣點評——購車寶典

本田CR-V:上面有評論,目前這級別做的最好,國內競爭車型太少了。途安與奧德賽實際不是同個級別,與奧德賽同級別的應是夏朗,大眾沒有引進。途安應說這級別最好的。

100多款在產汽車優劣點評——購車寶典

與奧德賽競爭的是別克GL8還有福特S-MAX,奧德賽採用雅閣的發動機和底盤,好像質量不如雅閣穩定。從皮實的角度講應選別克,福特有待觀察。

雪鐵龍-凱旋:雪鐵龍系列,法國人的浪漫體現在造型上,非常前衛,可惜國人有點跟不上,凱旋的造型足以令人眼睛一亮。

凱旋的底盤很有雪鐵龍的味道,懸掛不失硬朗,但是較舒適,過坎的時候,很明顯,有怦怦的響動但沒有傳遞到人身上,操控很有信心。

100多款在產汽車優劣點評——購車寶典

凱旋:缺點是裝配工藝不夠嚴謹,有小毛病。

東風在許多地方4S店布點不夠多,嚴重影響了他的經濟性,維修保養是除了油耗外另一重要因素。

總體凱旋應屬於中低級車,很多人將之與中級車比,過了,看它的用料都是很算計的。

一個值得鄙視又值得學習的品牌。曾經是中國第一個希望引進合資的品牌,也是第一個生硬回絕中國的品牌。大家都曾記得“車到山前必有路,路上必有豐田車”的廣告詞,豐田車深深的植根於老一輩人的腦海裡。

100多款在產汽車優劣點評——購車寶典

豐田-皇冠:一款40-50歲中年人特別鍾愛的車,可惜,這批人也大多不懂車。皇冠的漏機油事件非常有名,可惜中國的媒體大部分是軟骨頭,報道非常少,報道頻率遠不如以前的寶馬和奔馳。不僅漏機油,該車的操控也差,140邁以上就會吃不消了,就像中年人的身體,僅適合慢跑、短距跑。是一款真正的“轎”車,很有面子,慢吞吞的四平八穩是它最好的寫照。急性子、年輕人、錢不多的人、嫌麻煩的人建議不要買,它曾與銳志一起登上浙江省汽車投訴榜前茅。

豐田-銳志:看上去年輕,其實也腎衰----漏機油,浙江台州的車主曾經集體投訴。自吹與寶馬一樣,後輪驅動,駕駛性能好,可也沒見公佈變線速度、繞樁速度。

100多款在產汽車優劣點評——購車寶典

銳志:緊急變線速度和繞樁速度是測試汽車性能的重要指標,如果沒有這些參數,基本上都是瞎吹。遺憾的是許多自詡專業的汽車媒體,很少測試這些指標,其測試結果只能是誤導消費者,或者就是他們的託。

豐田-凱美瑞:這是一款欺騙人的車,樣子大氣端莊,骨子裡是小車,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一上120邁左右,小車的感覺就出來了,噪音很大,操控不靈,即使你不相信這些,打開機艙蓋,你會發現偌大的機艙安裝著如此小的發動機,空著很大的空間,底下空空的,這是所有車型都不會有的。很明顯,發動機不是為該車設計的,嚴重的小馬拉大車。凱美瑞的價位是依靠原有的進口凱美瑞提升上去的,原來的要賣40萬元,現在只要20萬,所以人們趨之若鶩,感覺很賺啊。

100多款在產汽車優劣點評——購車寶典

凱美瑞:這種事也只有豐田做得出來,也只有中國人會買,真的很佩服豐田。他們對中國人的心理摸得一清二楚,非常危險啊!

100多款在產汽車優劣點評——購車寶典

豐田-卡羅拉:其實就是花冠。同樣價格有點高,所以花冠和卡羅拉,就當前的價位,不是很值得購買,因為它是最沒有特點的車,噪音較大,底盤還是花冠的底盤,後懸掛是非獨立懸掛,不如斯柯達明銳,變速箱還是4檔自動,與明銳的6檔手自一體差不少檔次。說舒適不是最舒適,說操控不是很好,說經濟嗎又不經濟,說價格嗎又不低,各方面都比較中庸。而且日系車在維修保養上比較頻繁,經濟性不好,講究樣子的、對錢不在乎的、比較重視豐田品牌的人值得一買。豐田車在其他國家大行其道,靠得是價格,在中國彷彿要走高端路線。消費者可不要上當,當年的威馳甚至賣到20萬,非常不保值。

美國人是最會做生意的,所以他們是世界第一老大。市場營銷的理論就發端於美國,菲利普.科特勒的營銷管理理論很好的指導了美國的企業,汽車業也不例外,一切以顧客為中心,而不是產品為中心。雖然美國的汽車技術在世界上都是較次的,但這絲毫不影響他們的利潤。盤點中國市場上的通用車型,技術含量都是最低的,但是同樣銷量很好,他們深深懂得,合適的才是最好的。

100多款在產汽車優劣點評——購車寶典

別克-君威:最大的特點就是外表大氣,有點美國牛仔的味道。駕駛舒適,看看他們的輪胎就行,非常厚,同時自重也重,雖然外表大,而內部空間比較狹窄,這一點與日本車相比恰恰相反,說明美國車做得厚實,這並不說明美國先進。對油耗的影響卻是比較大的。還有長距離行駛,後座的人會不舒服。該車的防盜也不好,與日系車類似,很多車鑰匙,一般的鎖店都能搞定。

別克-君越:類似君威。就是內部空間太窄,180cm以上的同志建議不要坐或開君越,內部空間要比你想像的窄得多。如果要做做面子,該車是很合適的,車身很長,寬度也很寬。操控也不如德系車。

100多款在產汽車優劣點評——購車寶典

君越:優點是價位和技術,中國市場適宜打價格戰,價格是戰勝對手的重要法寶。雖然通用系列的車油耗大,但是通過拉低總體車價,與其他競爭車型相比,是很有競爭力的。

100多款在產汽車優劣點評——購車寶典

別克-林蔭大道:有待觀察,定位於氣派豪華。該車有著最長的軸距,做家庭車不合適,適合商務。可能比榮御更適合國情。

100多款在產汽車優劣點評——購車寶典

別克-凱越:以之為例,該車型所處區域是目前競爭比較激烈的,凱越依靠的就是總體價格低來競爭,對於其他方面,如操控、舒適等等都不如人家,即使是高油耗,按照目前的油價以10年壽命、每年2萬公里,總體計算,還是要比寶來、標緻、卡羅拉等要便宜,所以對於強調經濟性、手頭比較拮据的家庭是比較適宜的。而且三廂凱越比較大氣,又不失面子。

雪佛蘭:車型特點基本上與上面類似,是通用的品牌策略。通用似乎希望別克做高中端,雪佛蘭做中低端。

100多款在產汽車優劣點評——購車寶典

別克商務車:做的非常好的一款車,在這一區域內對手不多,佔了先機,日系的只有本田奧得賽,德系的沒有,所以佔領了很多市場。如果經常兩戶人家出遊,經濟寬裕,不計油耗,又經常有商務活動的家庭可以購買。

很奇怪通用沒有把歐寶引進中國,歐寶是相對技術含量要高的車,說真的國外汽車公司是很懼怕中國的,很少拿最先進的汽車進來,美國、日本、法國都一樣,這一點還是德國大眾值得表揚,把帕薩特B6,即邁騰引入中國,這是其他廠家所做不到的,非常值得期待。

福特也是美國的老牌汽車。但是到中國的布點有點遲。福特旗下品牌,包括沃爾沃、捷豹、路虎、馬自達等,福特與長安公司進行合作。

100多款在產汽車優劣點評——購車寶典

福特-蒙迪歐:是一款中級車,原來與帕薩特、雅閣的價位非常接近,但是當時福特公司的實際定價還是很準的,遠低於帕薩特,或許是原來價位過高的緣故,沒有搶佔市場,導致現在市場佔有率不高。該車的廣告經常說自己是德國開發的,這說明在美國人心中造車偶像還是德國人。該車是有德國味,操控像歐洲車,配置比較豐富,缺點是變速箱欠缺火候,還有就是小毛病相對較多,有些車偶爾會有發動機啟動困難的毛病。

福特-福克斯:一款運動型車,它的揚名得益於WRC賽場,年輕人比較喜歡,變線速度和繞樁速度和速騰、M6等都比較接近,操控比較好,底盤不錯,不過排檔與大眾的還是沒得比的,無論波羅、寶來還是速騰,大眾車現有的手動檔感覺真的是一流的,無人能出其右。福克斯的缺點是工藝有待精良,底盤防護做得比較次,這是廠家比較摳的緣故,一定程度影響了形象,還有就是一些車主反映發動機爆震、熄火。真不知那些叱吒風雲的WRC賽車在賽場上會不會出現這種情況。這些廠家可能會解決,就像以前寶來的點火線圈問題。希望廠家加強工藝,增加維修站的布點,才能贏得消費者的心,提高經濟性。

福特-S-MAX:該車本土化不夠,連名字都是洋名讓人記不住,可能如同大眾的途安會水土不服。從該車的長寬高參數看與奧得賽接近,比途安要大,雖然該公司銷售負責人說不屬於MPV,創造了新名詞,關鍵還是市場,如果中國的家庭主婦不認可,你創造再多名詞也沒用。使用這種車型的家庭一般都比較前衛,除非是商務,否則他們還都在滿足於三廂情節。要想爭奪市場,不如拿款如福特翼虎般的越野車來。

100多款在產汽車優劣點評——購車寶典

福特S-MAX:現代進入中國市場較遲,卻發展迅速,成立了北京現代公司,為北京市場貢獻了不少財政收入,可是也加速了北京成為不宜人居的城市----工業企業無一例外都要用水,都要排廢氣。

韓國最近經濟發展比較快,在軍事上的發展也是咄咄逼人,這裡也有中國人的貢獻,積極購買韓貨,希望韓國人不要成為另一個強鄰。韓國人對於中國人的心理摸得比日本人更透。韓國人造的車一般是配置最豐富的。

現代-途勝:吃透中國人需求的產物。很多家庭在擁有了三廂中級車後的第二輛車,往往都是越野車,而不是MPV,當然這些越野車,都是稍許越野功能的,以公路性能為主的,舒適型的,不是嚴格意義上的越野車。真正的越野車耗油,一般家庭經不起,真正的野地,一般人也下不去,老婆、孩子在旁邊也受不了那個顛簸。

100多款在產汽車優劣點評——購車寶典

這時途勝出現了,價位不高,16-20多萬,配置豐富,外觀霸氣,高底盤,有著一定的越野功能,它準確的佔領了市場,把CR-V擠下去,(因為它價高),同價位的車,沒了。雖然途勝的懸掛偏軟,操控模糊,但是軟也有它的好處,直線行駛,遇到溝溝坎坎時(中國常見的道路),它能幾乎毫不減速的過去,駕乘人員感覺不明顯,懸掛硬的就不行了,要減速,否則就受不了;彎道行駛慢點就行了,何必那麼快啊。加速慢點也無所謂,反正是越野車嗎。這就是現代車,它的取勝之道。中國的現狀是有他們生存的理由。

現代-伊蘭特:新三樣的代表之一(不知還是否能夠延續),家庭喜愛理由有四:價格低、三廂、方向盤輕盈、懸掛舒適。新三樣成功的原因:價格低、有看上去過得去空間的三廂(不是吉利、夏利、波羅的那種)、造型不能都是方頭方尾(那是老三樣過去的造型)。技術含量、性能不在考慮之列。這是中國普通家庭的選擇造就了新三樣。技術含量低,一般意味著可靠,維護方面簡單。所以本人認為,老三樣如果換個馬甲起個新名,做些廣告,說是全球同步發佈、專為中國市場重新設計,說不定就能重新奪回陣地。

100多款在產汽車優劣點評——購車寶典

伊蘭特:從造型看,伊蘭特車頭小氣,線條過多,弧線過多。懸掛軟是韓國車的特點,可能很多人喜歡。操控輕盈也是另一特點,許多中國人希望一個手指頭就能轉動方向盤,大街上到處是邊開車邊打電話的,這時誰不希望用一隻手指頭操控啊。邊開車邊打電話的人,伊蘭特也是較好的選擇。

100多款在產汽車優劣點評——購車寶典

現代-索納塔:造型線條複雜、弧線過多,類似伊蘭特。其他特點類似伊蘭特。曾經賣過20多萬的好價錢,後來人們明白了,價格下來了。

100多款在產汽車優劣點評——購車寶典

現代-索納塔御翔:索納塔的改款,頭是現代的頭,側面是帕薩特的,尾部是雅閣的。底盤有改進。

100多款在產汽車優劣點評——購車寶典

起亞:特點類同現代,很多方面不如現代。

三菱:轎車技術較次,其技術主要體現在越野車。早些年在日本甚至三菱公司就很少有人喜歡三菱的轎車,主要是可靠性問題。所以後來出現了隱瞞質量事件,多年來危機重重。三菱與國內公司的關係也很複雜。三菱曾為國內提供了發動機技術,應用廣泛。

東南菱帥:雖說許多人認為有改裝潛力,但作為家用不合適,尤其是剎車不過關。

100多款在產汽車優劣點評——購車寶典

三菱-歐藍德:老款車已停產,樣子有點標新立異,技術一般,新款車為進口車

三菱-戈藍:外觀非常漂亮時尚,三菱公司為了重樹形象不惜血本著重外觀設計。在操控上有點不像日本車。

100多款在產汽車優劣點評——購車寶典

戈藍:對於買車我們必須考慮其今後的維修、保養等,對於這樣的品牌,建議大家購車之前應三思。

鈴木:與我國幾家廠家有聯繫,比較有名的是長安。鈴木是日本專做小車的廠家。在小車方面有著過人之處。奧托是比較經典的,很多地方對轎車的認識都是從奧托開始的。如果說皮實是不好形容單薄的奧拓話,可靠、耐用是它的特點。

100多款在產汽車優劣點評——購車寶典

鈴木-雨燕:外觀漂亮,操控靈活,除了發動機不先進、變速器稍差外,甚至可以媲美波羅,經濟性要好於大眾車。

鈴木-天語:三廂的不如兩廂的好看、符眼。發動機是全新技術,顯現了鈴木對中國市場開始重視,稍高的底盤,增強了通過性,操控也不差,懸掛與雨燕類似,操控表現並沒有因高底盤有很大的影響,原配的寬大輪胎會令人驚訝。

100多款在產汽車優劣點評——購車寶典

很適合不怎麼講究越野功能的、有一定經濟基礎的家庭的第二輛車。可見日本人、韓國人對市場真的很敏感,僅僅抓住一些中國家庭第二輛車的市場。反觀德系、美系車,還沒有動作,比較遲鈍。這大概是文化差異所致吧。

100多款在產汽車優劣點評——購車寶典

海馬福美來:新三樣的代表之一。樣子尚可,新三樣中最有運動特點,懸掛最硬,燃油經濟性最好。由於與馬自達的合作終止,前景如何有待觀察,非常希望海馬排除萬難、走自力更生之路,不辜負福美來車主和國人的期望,創立新的民族品牌。

100多款在產汽車優劣點評——購車寶典

海馬普力馬:較早出現在中國市場的MPV,過早,接受的人群較少,銷量自然上不去。缺點是底盤過低,另外對承載能力也感到懷疑,經常看到路上的普力馬幾乎肚子貼著路面在行駛很是替他們擔心。MPV的車,應該有較大的承載能力,因為看中這種車的車主一般都喜歡搬運東西,或者家庭裡有不少人,承載量大是必須的。從指標上看,承載質量大於途安、小於畢加索。

100多款在產汽車優劣點評——購車寶典

沃爾沃S40:長安福特生產,與奧迪A4、寶馬3的競爭車型,沃爾沃相對價格低。長期印象中沃爾沃是高安全性的,採用了特種鋼,由於國內還沒有進行碰撞測試,具體如何不得而知。外觀內斂含蓄,不張揚的人建議買它。

寶馬3系:華晨的寶馬,與進口的在配置上也有些差距。寶馬的操控不言而喻,與奧迪A4各有千秋,寶馬是後驅代表,奧迪是前驅,長期開前驅的需要習慣。相對奧迪A4,寶馬底盤過低,道路不好的地區不合適,另外寶馬的保養完全是寶馬的價格,比奧迪要貴,同樣的機油,寶馬維修站的就是比其它地方貴。

中華系列:民族品牌的高級品牌。外觀是意大利名師設計,非常英俊,底盤是保時捷調教的。操控確實不一般,可以蓋過許多中級車。1.8T發動機也出來了,各車型價格也令人驚喜,建議大家都支持國貨。至於德國的碰撞測試,動機和公正性值得懷疑。其實**應該像當初支持大眾一樣支持它,採購中華、奇瑞、吉利應該優先,城市出租車的選擇也行。北京市選擇現代為出租車,真是令人大跌眼鏡,外國人還以為到了韓國呢。如果北京要支持國貨,至少北京應該使出租車全部用中華。反觀韓國當時為了推廣泡菜計劃,化了多大的精力,奧運會期間韓國專門推廣泡菜令人印象深刻,至今泡菜產業每年的增長速度都在20-30%左右。奧運期間是推廣中華等民族品牌最好的時節。

100多款在產汽車優劣點評——購車寶典

駿捷:天津和南京的兩車廠,都有邊緣化的傾向,成為天津一汽後更是明顯,曾經的夏利非常有名,夏利2000也曾紅火過,帕里奧也是好車,可惜接下去的功夫兩車廠都沒做足,新產品乏力,前景如何拭目以待。

吉利:非常善於作秀的民族品牌。在國外不失時機的高調亮相是其他民族品牌所欠缺的,正是它的出現給我國的車市帶來了新的氣象。雖然一開始吉利豪情看上去是在不怎麼樣,單單是模仿奔馳的頭,就讓人不由的想起了東施效顰的成語。可是通過近幾年的擴張,在中國到處可以看到吉利的身影,不由的讓人想起當年福特的豪言壯語:要造每個工人都買得起的車。福特通過流水線生產技術實現了他的豪言壯語,不知中國的汽車狂人通過什麼手段來實現全世界都跑吉利車的夢想,沒有重大的技術革新或技術發明,要讓中國這個蹣跚學步的汽車小孩戰勝世界汽車巨頭無異於痴人說夢。

100多款在產汽車優劣點評——購車寶典

遠景:吉利是真正意義上的私企造車,不像奇瑞、中華有著地方背景,各種艱難不言而喻。當前的市場地位證明了老百姓的肯定。CVVT發動機、自動變速器的研製成功,金剛等的下線讓我們看到了他的生命力。金剛等車的造型,完全看不出仿造的影子,用脫胎換骨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汽車的關鍵在於發動機、懸掛、變速器和外形,可以說現在吉利,四者有其三,相信堅持下去肯定有著較好的成長性。希望吉利加倍努力。

奇瑞QQ(現稱QQ3):奇瑞最熱的車,造型靈巧,價格低。做個代步工具可以了,畢竟國人收入不高。只是毛病相對奧托要多一點,但是大毛病不多。

100多款在產汽車優劣點評——購車寶典

QQ6:車小空間大,性能尚可,可惜三廂造型太差,可評為最差造型獎了,不知道廠家怎麼想的。

100多款在產汽車優劣點評——購車寶典

奇瑞瑞虎:各方面都有驚喜,造型做工空間都可以,只是從排氣管看,工藝有待改進,因為行駛時一顫一顫的,不由得令人想起穿開襠褲的男孩,總感覺檔次不高。目前很好的適應了該區間的市場,是除長城哈弗外的重要車型。

奇瑞旗雲 :奇瑞的另一支柱產品。相對5萬左右的車來說,比較值。工藝有很大改進,但仍需進一步改進。

奇瑞東方之子:寬大,低價位的中高級車,不過奇瑞品牌號召力不行,雖然配置豐富,大家還是認可合資品牌。感覺造型側面比較難看。雖然底盤是蓮花公司調教,仍有待提高操控性能。

100多款在產汽車優劣點評——購車寶典

奇瑞A5:有人稱典型的大車小空間,但也說明車殼結實啊,所以碰撞測試它通過了。造型有點普通,不夠吸引人。

奇瑞是很有民族氣節的企業,能造發動機,非常有希望的民族汽車品牌,所以把它排在首位。希望奇瑞在製造工藝上多下功夫,多出精品。

編後語:大家看了這麼多品牌車的優缺點,相信對大家以後選購車方面有所用途。如果想有想買車的朋友,或者你身邊有這個計劃的朋友趕緊收藏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