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撫順系列之八 煤校宿舍

穿越撫順系列之八 煤校宿舍

今天發的這棟建築,是位於迎賓路與東富平路交界處的一個不起眼的小建築。

穿越撫順系列之八 煤校宿舍

上世紀三十年代隨著滿鐵撫順炭礦在撫順的工作人員不斷增加,“撫順炭礦事務所”在當年的四國町(今迎賓街)與南大街(今東富平路)交匯處建設了兩棟單身宿舍,分別命名為康德寮和昭和寮。

注:康德、昭和分別為當時偽滿洲國和日本的年號。

穿越撫順系列之八 煤校宿舍

穿越撫順系列之八 煤校宿舍

新中國成立後,這裡成為撫順煤炭工業學校的學生宿舍,隨著學校併入遼寧石油化工大學,南臺校區逐漸廢棄,這裡在2014年短暫做過某樓盤的售樓處後,近年基本處於閒置狀態。

穿越撫順系列之八 煤校宿舍

2014年作為售樓處的原煤校宿舍 拍攝於2014.4

穿越撫順系列之八 煤校宿舍

穿越撫順系列之八 煤校宿舍

然而,就是這座不起眼的建築,在1947年六月到1948年3月,不到一年時間裡,曾經有一所當年東北地區很著名的高等學府——國立長白師範學院在這裡短暫駐留過。

國立長白師範學院,前身為1931年創建的吉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1934年吉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更名為吉林高等師範學校,1938年更名為吉林師道高等學校,1942年吉林師道高等學校更名為國立吉林師道大學,為偽“滿洲國”的國立大學,1946年,中華民國政府接管後國立吉林師道大學改建為國立長白師範學院,1947年隨著解放戰爭東北戰場戰事加劇,國立長白師範學院除少部分繼續留在吉林外,大部分遷往撫順臨時辦學。

後隨著戰事的不斷髮展,留在吉林的部分在吉林解放後併入中共建立的東北大學,後來發展為今天的東北師範大學。遷建撫順的師生隨著戰事發展歷經瀋陽、北平、南嶽、廣州、瓊山,最終遷往臺灣,到達臺灣後五百餘名師生陸續奔赴臺灣各個教育崗位,未能覆校。

穿越撫順系列之八 煤校宿舍

文章截取自關於國立長白師範學院南遷的回憶錄 《國立長白師範學院的創建與播遷》

穿越撫順系列之八 煤校宿舍

文章截取自關於國立長白師範學院在撫順時期的回憶錄 《生活在煤都》

兩篇文章中所提到的借給學生教室上課的私立仁山中學校址就是解放後的撫順煤炭工業學校,而作為學生宿舍的兩座紅磚樓就應該是當年的所謂“康德寮”和“昭和寮”。

穿越撫順系列之八 煤校宿舍

撫順礦區大事記中關於仁山中學的記載

穿越撫順系列之八 煤校宿舍

穿越撫順系列之八 煤校宿舍

穿越撫順系列之八 煤校宿舍

穿越撫順系列之八 煤校宿舍

上世紀七十年代臺灣出版的國立長白師範學院建校三十週年的紀念特刊 圖片來源

穿越撫順系列之八 煤校宿舍

上世紀七十年代臺灣出版的國立長白師範學院建校三十週年的紀念特刊 圖片來源

穿越撫順系列之八 煤校宿舍

上世紀七十年代臺灣出版的國立長白師範學院建校三十週年的紀念特刊 體現了該校的南遷歷程 圖片來源

附:國立長白師範學院院長方永蒸簡歷

方永蒸 (1893-1994 ),字蔚東。遼寧省鐵嶺縣人。

1917年北京高等師範學校英語部畢業。

1922年又畢業於該校教育研究科。初在東北從事教育工作。1927年任東省特別區第一中學校長。

1930年初,曾與王裡封一起向當局立案創辦哈爾濱學院。同年底赴美留學,入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研究教育。後任北平師範大學及西北師範學院教授兼附屬中學校長、國立長白師範學院院長等職。

1948年當選國民黨第一屆國民大會東北地區教育團代表。全國解放前夕,他與長白師範學院師生,由吉林永吉縣遷至海南島,再遷往臺灣。

1954年起,任臺灣當局考試院考試委員12年.其問兼任考試技術改進委員會主任委員7年。

《撫順礦區志》

《撫順礦區大事記》

《長白三十年》

畫冊《撫順198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