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考试总是审题马虎怎么办?

学生家长物理问题咨询

齐思源老师您好,一直关注和阅读您的文章,从文中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我向您请教自家孩子的物理学习问题。上个学期期末考试后组织了学校老师说我家孩子考试卷子主要暴露的问题是:审题马虎。在考试的时候,可能是心里紧张,孩子有的时候不注意题中的一些条件,或看错条件,如忽略摩擦,不计重力,等等。比如,这次考试就有一道磁场和静电场的问题,第一问题目说的是考虑摩擦力,孩子做出来了,而第二问明确说的是的不计摩擦力,可孩子还是按照有摩擦力来做,结果显而易见,孩子费了很大力气,还是没有做出来。还有一道电磁感应+电路+牛顿动力学的问题,题目中说到了不计杆的内阻,孩子还是考虑了。本身孩子物理基础就不是特别好,在物理考试还总是马虎,咋才能提高考试成绩呢?孩子高中已经度过一半的时间了,再这么下去,我真的很担心他的高考成绩啊。请齐思源老师有空回复我,多谢。

物理考试总是审题马虎怎么办?

齐思源老师回复

谢谢您对我的信赖。马虎,忽略题目条件,导致的无辜丢分确实不应该。要是在高考中出现这样的问题,是多么的可悲啊,你辛苦学习了十二年,考点没有问题,可就因为不注意审题而导致大量丢分是多么可惜的事儿。

物理考试中,认真审题,把题意条件搞明白搞清楚,这是解题的前提,这一步非常关键,走错了,后面就无法顺利进行,甚至会陷入思维的“死胡同”。如何提高审题能力,不会一撮而就,立竿见影,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时间的积累。而且,这个过程也没人监督你,只能依赖同学们自我约束,严格自律。在这个问题上齐思源老师提如下几点建议供同学们参考:

物理考试总是审题马虎怎么办?

(1)抱着研究的心态来分析物理考试卷子。

认真分析试卷,总结归纳出自己常见的审题失误。每次的物理试卷都指出了我们前一阶段学习上的不足之处,这些是非常可观的。多分析几套考试卷子,把这些卷子汇总起来,理性、客观分析和总结自己审题的问题到底是什么?看题马虎一共犯错了几次,都分别出现在哪些点儿上?对隐含条件的挖掘不到位?对干扰因素的排除不到位?要做出标记来。其他问题也是如此归纳。课后做作业的过程中,同学们要注意审题能力的锻炼,原则就是要快也要准,获取题干有价值信息(如重点词汇,类似于忽略重力,不计摩擦要圈起来),排除干扰。

物理考试总是审题马虎怎么办?

(2)物理课本基础概念、定理定律和物理公式得掌握牢,这是学好物理考好物理的基本前提。

任何一道物理题,都是基于课本上最基本的概念和物理公式的,包括最难的高考压轴题在内,所有题无一例外都是通过最基本的定理定律来求解的。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在一道牛顿动力学综合考题中,物体所受到的摩擦力与拉力是否平衡,是否满足牛顿第一定律?如果你连最基本的受力分析都没搞懂,分析步骤不熟悉,能把这道题做出来吗?或者说,在一道静电场能量分析的综合题中,如果你连感应电动势是如何产生的都分析不清楚,电场力做功与电势差关系和物理公式都不知道怎么回事,这道题能做出来吗?最近几年我们高考物理试卷对基础知识的考察更是重视,比如在一道原子物理学选择题中,四个选项可能会涉及到四个不同的知识的,如核裂变,阿尔法散射实验,波尔能级模型,半衰期。我想,很多家长朋友们看过物理学习方法和考试经验的文章,专家学者们都提到这一点,基础很关键。这并不是说我们没有新词了,而是这一点太重要了。我们见到过太多的学生在学习中忽视了这一点,而导致考试中大量扣分啊。

物理考试总是审题马虎怎么办?

(3)课下习题演练是必不可少的。

物理考试总是审题马虎怎么办?

(4)物理知识要熟练,非常熟练。

学霸们考高分离不开熟练二字。物理考试与篮球比赛非常像,不是说课堂老师讲的你懂了,三步上篮你知道是咋回事儿了,就能在赛场上力压群雄。在齐思源原来文章提到过这样的案例,在篮球赛上你总不能对盯防着你的对手说,你等等,我得想一想是到底是传球还是三步上篮。赛场上,就你在犹豫的那一刻,你手中的球已被对方抢走了。所以我才在很多文章里强调解题熟练的重要性。从本质上来看,考试不是考你会不会,而是在规定的时间内是不是比其他人做得好。我们的物理自诊断就像是你的陪打教练一样,每一段视频都在帮你分析赛场上遇到不同情况该如何应对,不断演练汲取教练的科学建议才能打好篮球,打好比赛啊。为啥购买物理自诊断的孩子成绩能得到很快的提高?因为我在通过视频不断引导孩子们正确的解题思路,通过读题与审题一步步推导和探寻解题突破口,并总结归纳解题步骤。可以说所有的视频都是在帮你实战,帮你提高解题速度,考场上遇到了类似题,应该如何动手分析、解决。

提高物理考试分数,只说不练是不会起到任何作用的。

科学学习方法,行之有效的辅助工具,自己的努力坚持付出,这些都是必不可少,是缺一不可的。

高中物理辅导书物理自诊断发售,每道题都有视频讲解的辅导书。每道题旁边都有二维码,扫码即可看视频,学习效率更高,考试分数更高。欢迎咨询购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