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三類不經意謊言影響孩子心理健康

家長三類不經意謊言影響孩子心理健康

“在家裡打傘長不高”

“不聽話的孩子會被熊外婆吃掉”

“吃西瓜要吐西瓜籽,不然瓜籽會在肚子裡發芽”

……

這些大人們曾經說過的可笑謊言,是否一下子讓你回想起當年自己的童真萌態?

家長三類不經意謊言影響孩子心理健康

或許是當年的父母們不知道如何解答疑問,但如今也為人父母的你們有沒有想過,這樣不經意的謊言會給孩子帶來困擾?

—— 案例1 ——

“吃飯灑米粒雷公會打你”

——母親一句謊言,讓她的一生都有陰影

方豔萍是西南大學一名大三學生,,她年幼時,母親總愛隨口說些話“逼”她乖乖就範,什麼“小娃兒不要玩火,不然會尿被子”、“在家裡打傘長不高”,不過最讓她難忘的,還數“吃飯灑米粒雷公會打你”。

方豔萍回憶,自己小時候吃飯時總會灑幾粒米飯在餐桌上,一天,吃飯時恰好下大雨打雷,她又灑了幾粒米飯在桌子上。母親知道她怕打雷,便隨口說了 句“吃飯灑米粒雷公會打你哦”。方豔萍一下就被母親的話嚇著了,趕緊把桌上的米粒撿起來吃掉。從此以後,方豔萍就畏懼打雷閃電,“因為曾經灑過米粒,怕 ‘雷公’真的打我。”

方豔萍說,懂事後的她知道母親跟她開了個玩笑,她也清楚普通人被雷擊中的概率非常小,但她依然繞不過那道陰影。每逢雷雨天氣,她就不敢出門,躲在家裡把門窗關得緊緊的。

方豔萍小時候家庭條件不好,生活很節儉,她媽媽那樣說是為了教她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對此,方豔萍並不贊同,“這對孩子的心理健康影響太大了!”

專家解析:母親明知年幼的方豔萍害怕打雷,還用恐嚇式的謊言嚇她,非常不妥。應該嘗試採用童話型教育,讓打雷的場景成為孩子反思、成長、總結的機會。

家長三類不經意謊言影響孩子心理健康

“小朋友吃飯漏嘴很浪費糧食,雷爺爺在天上看著你呢!”如果家長髮現孩子此後很害怕打雷,家長可以在打雷時提醒孩子:“雷爺爺看到小朋友改變壞習慣就會鼓掌,雷聲就是他給你的掌聲!”

不過,父母要注意,童話型教育適用於糾正孩子壞習慣,一定要給孩子正能量的立意,這樣才能成為有技巧、有智慧的高情商父母。

—— 案例2 ——

“你是撿來的!”

——母親一句戲言 孩子感覺自己多餘

“以前我父母就經常說,我是河裡撿來的,那感覺比充話費送的還難過!”今年20歲,家住巫溪縣的鄔雲鳳說,小時候自己比較調皮,四處闖禍,有時候母親心情不好,就會說她是撿來的。

“她剛開始這樣說我不相信,但是媽媽一次次說我是撿來的,我就真的信了。”鄔雲鳳說,那時她大概七八歲,開始有了自尊心,從此她便覺得母親不喜 歡自己,更偏愛她的哥哥,常常覺得自己多餘,偷偷躲在被子裡抹眼淚。不過,稍微長大一點就明白母親是在騙她,也就很快釋懷,不過當時的傷心情緒記憶猶新。

馮琪家住沙坪壩,今年18歲,她的母親經常逗年幼的妹妹,說妹妹是撿來的。馮琪說,妹妹今年11歲,每當聽到母親說這樣的話,都會一臉不開心,還時常說母親偏心。

專家解析:告訴孩子是撿來的,是父母和小孩逗趣的相處方式,大多數人都有這種經歷。不過,家長在教育孩子時,一定要以不傷害孩子的心靈健康為標準。因為,小 孩子看事物只能透過現象錯誤歸因,認為父母偏心。

這個年齡的孩子正在建立歸屬感、安全感,父母應該停止說這樣的戲言。小孩子的想法充滿童真,模仿性強,對 事物無預測能力,看不到後果,即使孩子做出出格的事,家長也要表明“就算你不聽話,媽媽也愛你”,然後詢問孩子這樣做的原因。

家長三類不經意謊言影響孩子心理健康

不提倡撒謊教育 親子要互信

“孩子就像一隻潔淨的玻璃杯,不管怎樣小心觸碰,都會在杯上留下指紋。”

專家表示,父母對孩子問題的回答,會成為孩子童年特殊的記憶。這份記憶有的會轉化為溫暖、幸福的回憶,有的可能成為心理陰影,因此,父母在教育孩子時,儘量少“撒謊”。

專家提醒,父母編造的一些謊言,存在很多常識性錯誤,會對孩子產生誤導。孩子不聽話,總有些內在的特殊原因,此時父母就應注意觀察分析,細心詢問原因。家長應採取更真實、更客觀的方式引導孩子,建立互信、融洽的親子關係。

三類謊言家長不能說

1 知識型的謊言不能說

孩子一問“我從哪裡來?”,父母常會感到尷尬,用“撿來的”、“抱來的”等謊言應付。這類回答會讓孩子有較多猜測,產生不安全感。

正確做法:根據孩子的年齡適當普及基本生理常識。

2 嚇唬型的謊言不能說

孩子哭個不停,家長常會說“再哭就讓警察叔叔把你帶走”,孩子剩飯、不睡覺,也常用警察叔叔、大灰狼來嚇唬。這不僅會讓孩子對周圍事物的認知產生偏差,也會影響孩子心理健康。孩子剩飯,也許是飯盛多了,下次少盛些,同時告訴他節約的重要性。

正確做法:對孩子多一些引導,往往比簡單的命令更有效。

3 情感型的謊言不能說

“再哭媽媽不愛你了”,“再鬧就把你送人”……這種謊言會加劇不良情緒積累。孩子哭鬧本是為了尋求關注和愛,父母卻威脅不要他,只會讓孩子哭鬧得更厲害,甚至在成長過程中,因始終擔心自己不被愛而缺少歸屬感。

正確做法:家長要溫柔地堅持自己的觀點,安靜的陪伴,等孩子想明白了再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